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未知机构]:医药策略会纪要–20230310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会议纪要/报告详情/

医药策略会纪要–20230310

2023-03-12未知机构.***
医药策略会纪要–20230310

一、新周期下整个生物医药,不确定性下寻找确定性。 β减弱,下阶段主要赚α的钱。 行业政策频出,政府干预力度和纠偏力度加大,发展迎来再平衡。 换届后,监管法规侧重点调整,板块投资可预见性下降,估值体系改变。确定性在于个股的业绩兑现。 二、关注行业增量逻辑下的投资机会:贴息贷款将成为未来3-5年内行业发展的重点增量催化剂。 二十大精神,生物医药制造及科研核心产业链国产化将是确定性最高的投资主线,提前布局“隐形冠军”。 DRGs医保控费政策落地,药械国产替代放量,也是布局重要主线。中药,从政策鼓励到政策落地,紧抓业绩兑现和国企改革两条思路。全面注册制,板块中新股拥挤,差异化研究是布局个股关键。 药企:还没有复苏的迹象,和投融资无关,主要是研发费用端承压。张江药谷中不少公司在裁员,内资外资都有。 辉瑞研发组,尤其是中国区负责和美国对接人员,裁了几十个,美其名曰“优化”。今年医药猎头推荐岗位的频率明显减少了。 创新药:国内的创新药还出于metoo阶段,刚起步。 真正做原创新药不多,能推进到临床就更少了,和海外还有差距。创新药的关键不在赶时间研发做FIC,容易被BIC赶超。 现在做fastfollow和metoo药物也很困难,过去跨国公司药品进入中国要针对人种额外增加6-8年临床时间,国产快速跟随能打时间差,现在很多进口药免临床就能进中国。 还是要基于临床需求,无论是否出海。 另外一点是要有技术壁垒,因为创新药很难避免追随者。生命科学上游:投资热潮从CXO转移到生命科学上游。 CXO国内已经有龙头,代表企业药明系,在国际上占据一席之地。 生命科学板块还没出现严格意义上的龙头,多聚集在天花板低的细分赛道当隐形冠军,没有哪一家在产品上做到横跨多领域,在产业链上做到一体化综合性平台。 国外第一梯队赛默飞和丹纳赫都是靠不断并购扩张成全球巨头,国产企业要做大,很难逃离这个路线。国外有类似企业被吞并的先例。 几代药品的技术更迭,上游生产设备和耗材的壁垒和复用价值在增加,成本在销售占比由个位数增加到10%-20%,投资机会在于迭代。国产化:新冠是国产替代的催化剂。 后疫情时代,性能差距太大的产品依旧有被进口替换回去的可能性。国际化:估值提升另一大因素。 产品商业化、产业化,市场给的估值可能在500-600亿左右,千亿估值需要靠国际化打开。美国对国产设备多重限制,最近国内设备商面签困难。 医疗器械:小部分发达国家药械市场规模比是1:1,我国器械市场规模只有药品的一半,几千亿,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高端器械零部件的供应,虽然涉及到医学、机械和电子等学科,但并不需要特别高端的零件,如高制程芯片。 国产器械上游产业链已经很成熟,能给国外品牌配套代工。 器械的技术升级来源于医工结合,在使用中优化产品,国内患者多,在使用人群上有天然优势。高值耗材曾经一度是市场关注度较低的板块。 早期处于集采高压下,降幅70%-80%很正常。 一些临近淘汰的国产厂商故意报低价、抢市场,个股表现和中标周期挂钩。 集采正常微调后,允许医院先和厂商关于价格通气,至少维持往年的销量。主动权变到厂商手里,业绩确定性变强。 叠加医疗新基建等激励政策,以及国产化、国际化的量化,器械板块值得长期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