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3年3月6日TCL中环公布了最新的硅片价格,新推出N型110μm硅片,210/182报价分别为8.02/6.14元/片,价格低于P型150μm硅片,210/182报价分别为8.20/6.22元/片。 薄片化是HJT特有的降本项,助力&充分受益NP硅片同价:(1)HJT采用低温工艺和板式镀膜设备,结合链式吸杂等工艺目前硅片厚度显著薄于PERC和TOPCon且有更大的硅片减薄潜力:PERC硅片理论极限150微米,TOPCon理论极限厚度130微米,HJT量产片厚逐步切换120微米,理论极限80微米,此次中环推出110微米N型硅片意味着更薄硅片产业化进程加速。(2)HJT将充分受益且助推硅片薄片化带来的NP硅片同价。此次中环新增110微米的N型硅片价格均低于P型150μm硅片,我们认为硅片薄片化能够节省硅料、降低硅片生产成本,但反映到售价端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以210为例,N型110微米硅片相较于P型150微米硅片厚度下降26.7%,售价下降2.2%,价格下降幅度低于硅料节约幅度。未来随着N型硅片规模化形成充分竞争后有望进一步降低N型硅片售价,推动HJT产业化进程。 HJT硅片端优势明显,硅棒利用率&良率更高:HJT除了硅片薄片化优势外,在半棒半片切割&头尾料利用&边皮利用等技术加持下,HJT的硅棒利用率比TOPCon高10%、良率高4%。(1)半棒半片切割能够提高4%良率;(2)头尾料利用等提高6%硅棒利用率;(3)TOPCon黑芯片问题放大了HJT硅棒利用率优势约3%;(4)边皮利用:TOPCon中边皮的效率损失至少有0.15-0.2%,而HJT只有0.05%。 HJT单W硅片成本具备更大下降潜力:(1)HJT:若硅料100元/KG、HJT硅片厚度为80微米时,我们测算得到HJT硅片成本约0.32元/W; (2)TOPCon:若硅料100元/KG、TOPCon硅片厚度为130微米时,我们测算得到TOPCon硅片成本约0.39元/W;(3)PERC:若硅料降低至100元/KG、PERC硅片厚度为150微米时,硅片成本约0.31元/W,我们测算得到PERC硅片成本约0.39元/W。 HJT薄硅片的切片难度增大,我们看好切片代工模式渗透率提升:(1)目前HJT规模偏小,切片模式多样,①自主切片:华晟通过购买高测和宇晶的切片机、购买双良的单晶方锭来自主切半片,积极推动HJT硅片薄片化;金刚购买中环N型整片来自主切半片,树立自主品牌。②合资切片:华晟与华民股份、宇晶等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在安徽宣城建设10GWHJT硅片项目。(2)未来HJT硅片越来越薄,对切片要求提升,而第三方切片代工厂切片技术优势显著,我们认为切片代工渗透率将逐步提升,最佳模式为以切片代工为主,企业保留部分自主切片产能以保持技术研发敏感度。 投资建议:电池片设备环节推荐迈为股份,建议关注捷佳伟创、金辰股份;硅片设备环节推荐晶盛机电、高测股份;组件设备环节推荐奥特维; 热场环节推荐金博股份。 风险提示:HJT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 1.薄片化是HJT特有的降本项,助力&充分受益NP硅片同价 薄片化系HJT低温工艺&板式设备特殊的降本项。HJT采用低温工艺和板式镀膜设备,结合链式吸杂等工艺目前硅片厚度显著薄于PERC和TOPCon且有更大的硅片减薄潜力:PERC硅片理论极限厚度为150微米左右,TOPCon实现150微米硅片量产,理论极限厚度在130微米左右,HJT量产片厚逐步切换120微米,理论极限厚度为80微米,此次中环推出110微米N型硅片意味着更薄硅片的产业化进程加速。 HJT将充分受益且助推硅片薄片化带来的NP硅片同价。以TCL中环2023年3月6日报价为例,N型硅片210/182报价为8.02/6.14元/片,价格均低于P型150μm硅片的8.20/6.22元/片,N型硅片售价已低于P型硅片,我们认为硅片薄片化能够节省硅料、降低硅片生产成本,但反映到售价端仍有进一步下降的空间,以210为例,N型110微米硅片相较于P型150微米硅片厚度下降26.7%,售价下降2.2%,价格下降幅度低于硅料节约幅度。未来随着N型硅片生产厂商的增加,规模化形成充分竞争后有望进一步降低N型硅片售价,进一步降低HJT的硅成本,提升HJT产品竞争力,推动HJT产业化进程。 图2:以210为例,N型110微米硅片相较于P型150 图1:HJT硅片薄片化具备显著优势,具备硅片减薄更 2.HJT硅片端优势明显,硅棒利用率&良率更高 HJT除了硅片薄片化优势外,在半棒半片切割&头尾料利用&边皮利用等技术加持下,HJT的硅棒利用率比TOPCon高10%、良率高4%。 (1)半棒半片切割能够提高4%良率:原有的电池切片做组件容易导致电池微裂纹,并且效率越高切损越大,迈为根据产品特点,提出了直接半片电池/硅片方案,高测股份也推出了半棒半片切割方案。①设备产能损失不到10%;②硅损不到0.7%;③电池端的效率可提升0.03-0.05%;④降低0.3%的电池端碎片率;⑤在130μm薄片的情况下良率提高近4%,其中降低的0.3%电池端碎片率可以抵消0.4%的硅损,剩下的0.3%硅损还可以被电池端的效率增益部分抵消(即③+④可以基本抵消掉②),剩下10%的切片机产能损失微乎其微(即①可忽略不计),则最终可以带来近4%的良率提升(即最后只剩下⑤)。 图3:迈为根据产品特点,提出了直接半片电池/硅片方 图4:高测股份推出了半棒半片切割方案 (2)头尾料利用等提高6%硅棒利用率:⑥HJT本身比TOPCon高3%的硅棒利用率;⑦HJT对硅片的容忍度比TOPCon要高很多,可用TOPCon的头尾料进行生产,此优势又可以使HJT提升3%的硅棒利用率。因此,相较于TOPCon,HJT不仅良率提高了近4%,而且硅棒利用率还比TOPCon高6%(即⑥+⑦)。 (3)TOPCon黑芯片问题放大了HJT硅棒利用率优势约3%:目前TOPCon存在黑芯片问题,在目前TOPCon中占比4-5%,黑芯片是指硅片氧含量高且在高温下氧占位了硅,造成了电池片或组件在EL检测时中心发黑的现象。现行业对TOPCon的黑芯片有容忍度,但在HJT和PERC中不允许这种不良,⑧随着未来TOPCon对良率的要求变高,黑芯片会使得TOPCon比HJT硅棒利用率低3%。再加上之前的6%,最终HJT可以比TOPCon高出约10%的硅棒利用率(即⑥+⑦+⑧)。 (4)边皮利用:TOPCon中边皮的效率损失至少有0.15-0.2%,而HJT只有0.05%,因此HJT还可以利用边皮,能够降低N型复投料的比例。 图5:高测股份推出了边皮料+半片切割方案 3.HJT单W硅片成本具备更大下降潜力 从硅料价格来看,我们预计采购价格降低至约100元/KG,(1)HJT:若硅料降低至100元/KG、HJT硅片厚度为80微米时,硅片总成本约为0.24元/W,我们假设N型硅片毛利率约25%,则硅片售价约为0.32元/W,即HJT电池片的硅片成本约为0.32元/W;(2)TOPCon:若硅料降低至100元/KG、TOPCon硅片厚度为130微米时,硅片总成本约为0.29元/W,我们假设N型硅片毛利率约25%,则硅片售价约为0.39元/W,即TOPCon电池片的硅片成本约为0.39元/W;(3)PERC:若硅料降低至100元/KG、PERC硅片厚度为150微米时,硅片总成本约为0.31元/W,我们假设P型硅片毛利率约20%,则硅片售价约为0.39元/W,即PERC电池片的硅片成本约为0.39元/W。 图6:不同硅片厚度下HJT电池片的硅片成本(单位:元/W)(以210为例) 图7:不同硅片厚度下TOPCon电池片的硅片成本(单位:元/W)(以210为例) 图8:不同硅片厚度下PERC电池片的硅片成本(单位:元/W)(以210为例) 4.HJT薄硅片的切片难度增大,我们看好切片代工模式渗透率提 升 目前HJT规模偏小,切片模式多样,(1)自主切片:安徽华晟通过购买高测股份和宇晶股份的切片机、购买双良节能的单晶方锭来自主切半片,积极推动HJT硅片薄片化;金刚玻璃购买中环N型整片来自主切半片,掌握核心工艺、树立自主品牌。(2)合资切片:安徽华晟与华民股份、宇晶股份、安迅半导体共同投资设立合资公司,分别持股20%/70%/5%/5%,在安徽宣城建设10GWHJT专用硅片项目。 未来随着HJT薄硅片切片难度加大,我们看好切片代工渗透率提升。未来HJT硅片越来越薄,对切片要求提升,而第三方切片代工厂切片技术优势显著,我们认为切片代工渗透率将逐步提升,最佳模式为以切片代工为主,企业保留部分自主切片产能以保持技术研发敏感度。 5.投资建议 电池片设备环节推荐迈为股份,建议关注捷佳伟创、金辰股份;硅片设备环节推荐晶盛机电、高测股份;组件设备环节推荐奥特维;热场环节推荐金博股份。 6.风险提示 下游扩产不及预期,HJT产业化进程不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