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2023年3月7日,国务院发布一系列机构改革方案,其中包括组建国家数据局(以下简称“方案”)。此外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数字建设纳入干部考核。 数字中国将迎来实质性、明细化的推动,数据价值释放在即。方案提出国家数据局由发改委管理,将网信办承担的研究拟订数字中国建设方案、协调推动公共服务和社会治理信息化、协调促进智慧城市建设、协调国家重要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推动信息资源跨行业跨部门互联互通等职责,发改委承担的统筹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等职责划入国家数据局。我们认为,国家数据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数字经济正式进入专业化、具体化的推进阶段,未来随各层级标杆案例在国家推动下不断涌现,以公共数据为代表的数据价值有望释放,空间广阔。 强化考核,保障资金,确保顶层设计落地。《规划》提出“将数字中国建设工作情况作为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的参考,将数字化发展摆在本地区工作重要位置;创新资金扶持方式,加强对各类资金的统筹引导。发挥国家产融合作平台等作用,引导金融资源支持数字化发展。鼓励引导资本规范参与数字中国建设,构建社会资本有效参与的投融资体系”,前述提法强化了数字中国这一顶层设计未来的落实,各地方政府可能结合自身的经济和产业特点推出符合实际情况的落地方案,并提供相应的资金支持,提升全社会对数字中国建设的关注。 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向数字化转型。《规划》提出“数字基础设施高效联通,数据资源规模和质量加快提升,数据要素价值有效释放,数字经济发展质量效益大幅增强,政务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数字文化建设跃上新台阶,数字社会精准化普惠化便捷化取得显著成效,数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积极进展,数字技术创新实现重大突破,应用创新全球领先,数字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数字治理体系更加完善,数字领域国际合作打开新局面”,总的来看,《规划》从顶层设计上指出了未来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向就是全面的数字化,社会底层驱动引擎正发生历史性的转变,数字经济是未来的强国之路、立国之本。 杭州、深圳等地相继开展数据开放试点。自2022年12月19日,国家发布“数据二十条”后,各地方相继发布数据要素相关政策或推动动作,2023年1月,北京市目录链2.0上线,全市80余个部门,16区以及经济技术开发区,交通、金融、电信等领域10余家社会机构的数据目录全部“上链”,确保数据安全流通与确权。2023年2月,杭州发布《杭州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实施方案(试行)》(征求意见稿)(简称《方案》),提出打造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城市样板,为重塑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提供创新活力。2023年3月,深圳市发改委发布《数据交易管理暂行办法》。我们认为,前述政策显示出国家对心极强,随着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先行试点、形成标杆,未来数据的长期价值有望持续释放,推动经济发展模式长期转型。 数据底层自主可控是基石。中共中央政治局2月21日下午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会议强调,“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我们认为,核心底层软硬件国产化是数据安全流通基础。从底层芯片、整机等基础硬件,到操作系统、ERP等基础/应用软件,我国仍主要以海外厂商为主。如果没有底层关基设施的自主可控,数据要素流转这一顶层国策可能变为空中楼阁,我们持续看好后续泛信创/泛安全/硬科技的产业发展,底层自主可控也将成为核心产业主动脉。 投资建议:建议关注信创领域的太极股份、金山办公、深桑达、中国软件、纳思达、品高股份等;网络安全领域的启明星辰、三未信安、奇安信、深信服、安恒信息等;垂直场景IT领域的德生科技、税友股份、易华录、卫宁健康、中科江南、博思软件、新点软件;数据标注领域的海天瑞声等;算力领域的海光信息、龙芯中科、浪潮信息、中科曙光、宝信软件、景嘉微等;算法领域的科大讯飞、云从科技、格林深瞳、海康威视、大华股份、奥普特以及AIGC领域的万兴科技等。 风险提示:数字中国建设落地不及预期,数据价值挖掘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