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璞跃中国创新生态白皮书 一、企业创新 1.1跨国公司的中国创新7 1.1.1跨国企业在华创新进程7 1.1.2跨国公司在华创新展望10 1.2企业创新趋势和思考11 1.3最佳企业创新实践20 1.3.1AEPW的创新实践20 1.3.2特斯联的创新实践24 1.3.3南京银行的创新实践29 1.3.4松下的创新实践35 二、创业公司 2.1全球创业加速模式和趋势40 2.2国内创业趋势思考45 2.2.1元宇宙创业探索45 2.2.2碳中和与可持续发展56 2.3全球独角兽培育68 2.3.1全球独角兽发展概况68 2.3.2我国独角兽发展情况74 2.4最佳创业公司实践75 2.4.1加速代表案例:珞石科技75 2.4.2独角兽案例:非夕科技76 2.4.3投后项目案例:一隅千象78 2.4.4投后项目案例:劢微机器人81 三、城市创新 3.1全球城市创新趋势85 3.1.1主要城市创新范式85 3.1.2城市创新趋势展望88 3.2最佳城市创新案例:89 3.3.1深圳龙华: 依托创新生态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89 3.3.2北京海淀: 政产学研用全要素“创新雨林”生态系统92 3.3.3上海张江: 开放式创新生态共同体赋能科创中心建设94 3.3.4以色列: 研发与激励,创新国度的科技变迁97 3.3.5韩国: 从被动赶超到持续创新变革100 附录103 璞跃中国(PlugandPlayChina)大事记103 璞跃中国(PlugandPlayChina)介绍114 璞跃中国(PlugandPlayChina)创新生态研究院介绍114 推荐序 徐洁平曹仰锋 璞跃中国 首席执行官|管理合伙人|执行董事 回溯开放式创新二十年发展,通贯中西,浮搓百里,企业通过开放式创新,持续塑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二十余年来,PlugandPlay伴随创新生态伙伴共同发展,不断积累政府、企业在开放式创新方面的知识,我们坚定地认为,开放式创新正在为企业面向未来数年的业务带来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新技术创业者中心”正式成立,多年来,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的数量持续增长,孵化能力不断增强,为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肥沃土壤。在众多孵化器的支持下,国内涌现�了一大批成熟的“毕业企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更值得称道的是,开放式创新仍然是一个增长领域,它们的外延和内涵都在不断拓展,它们的作用在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开放式创新在80%以上的大型公司中得到广泛应用。在本年的创新生态白皮书中,我们展示了跨国公司开放式创新的最新发展趋势。2019年至今,跨国公司在中国成立“全球创新中心”并用于支撑其全球创新生态的趋势越发明显,从中国到世界,科技创新面向全球产业链。许多跨国公 在开放式创新生态中,孵化器是进行开放式创新的重要载体之一,今年也是我国孵化器发展的第35个年头,1987年6月,中国首家孵化器“武汉东湖 璞跃中国 创新生态研究院院长 面向未来,开放式创新将会把大企业、政府、创业公司更加紧密地连接起来,聚焦于当下市场中最具价值的创新问题。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信任璞跃中国(PlugandPlayChina)的伙伴加入到开放式创新生态体系中,推动创新要素的全球流动。我们坚定地认为,面向未来的开放式创新生态,将会更加国际化、多元化和生态化,由政、产、学、投、 研、用共同构建的创新生态将更具活力,更能可持续发展。 司意识到,中国的创新资源越来越重要,也是数字 化创新最大的市场,市场、技术、需求共同构成了能够匹配全球研发中心的定位,也为跨国公司中国创新中心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企业创新 1.1跨国公司的中国创新 1.2企业创新趋势和思考 1.3最佳企业创新实践 1.1跨国公司的中国创新 1.1.1跨国企业在华创新进程 2021年UNCTAD发布的《全球投资趋势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FDI外资流入国。一方面疫情控制良好带来的投资趋稳,另一方面也源自于国内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促进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措施的施行。中国全年FDI流入上涨4%至1630亿美元,中国吸收外资的全球占比大幅提升,高达19%。其中,高技术产业增长11%,跨境并购增长了54%,主要集中在信息通信技术和制药行业。在跨境投资愈显活跃的当下,近几年,我们也看到全球科技创新要素的流动更为活跃,为进一步扩大开放,增强全球资源配置和科技创新策源功能,鼓励外国投资者在华设立研发中心。2021年7月29日,上海市浦东新区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计划 (以下简称“GOI”)在上海正式发布。为更好实施计 划,浦东统筹政策、社会资源、专业服务全方位赋能创新生态,构建“政产学研金服用”七位一体的创新生态体系。在政策合力赋能方面,分别给予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建设运营支持和中小科技企业的扶持,整合推🎧12条扶持政策。对于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的支持,具体包括项目建设、空间保障、运营绩效、引进国际前沿项目等6条扶持政策。对于中小科技企业的扶持,具体包括降低融资成本、技术创新支持、国资股权投资、知识产权保障及高端人才引进培育等6条扶持政策。 根据GOI,浦东将在三年内建设大企业开放创新中心100家以上、赋能高质量创新企业5,000家以上。通过GOI计划的实施,当地的创新生态将更为完善,有助于打造世纪级的创新集群,可以预见的是,跨国公司在国内建立的创新生态将更加完善。 璞跃中国(PlugandPlayChina)创新生态研究院认为,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外资企业开始逐步在华设立研发机构,自此研发机构的功能不断升级,目前许多外资企业已经将在中国的研发机构定位成:跨国公司中国创新中心(MNCsChinaInnovationCenter),并将其创新中心的职能定位为跨国公司亚洲创新中心、全球创新中心的战略高度,科技创新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已经成为重要趋势,中国的资源丰裕程度和科技创新加速深度,更具备孕育科技创新中心的条件。璞跃中国(PlugandPlayChina)创新生态研究院选取了在中国设立全球创新中心的50余家公司进行梳理,从设立时机、演进趋势、运营模式、创新机制设计、研发投入等角度对创新中心进行综合研究和分析。 璞跃中国(PlugandPlayChina)创新生态研究院认为,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的节奏和策略是逐步递进的,从生产制造基地,配套研发中心的适应性尝试,到逐步结合地区性产业发展特点,进行本土化研发创新,并进一步提升其研发中心的定位到亚洲或全球创新中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但不是每一个跨国公司都是完整经历了这三个阶段, 一方面取决于跨国公司选择进入中国的时机选择上, 另一方面是跨国公司的业务在国内发展过程和趋势 影响决定的。 (1)起步探索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生产制造基地属性为主,配套在国内设立研发中心,进行产品适应性尝试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行为大约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动因为国内开始改革开放,对外开放吸引了大量的外资进入中国的浪潮,开始在中国尝试寻找新的市场机会,这个阶段,也是中国人力成本具有优势的阶段,大部分跨国公司选择将其生产制造基地放在中国,并配套设立研发中心,这个阶段更多的是进行产品研发的适应性尝试,根据国内的文化情况、生活习惯等对产品进行基础的本土化改造升级,解决的往往是产品中国化的问题,如松下研发公司承担的聋哑儿童学习系统已经有了成熟的日文版,在中国的主要任务是中文化。微软起初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主要进行其英文软件 汉化,因此这一阶段的研发机构大都属于总部研发分支,为辅助产品进入中国市场而进行技术支持和服务,基础研究更多还是源自其海外研发主体,根据公开资料显示,以西门子的研发体系为例,设在美国普林斯顿的研发中心主要承担了基础性研究工作,为西门子探索可能�现的新技术;在德国的5个研发中心,则是把这些技术变成现实;而在中国的 研发中心则是基于市场需求的开发,验证这些技术成果的可能性,再反馈给其他的研发中心。一般40个月后才会在中国申请专利,而此时,此项成果已经在境外产业化了。 在这一阶段后期,伴随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经济运行态势相对良好,并且创新环境得到很大改善,刺激跨国公司研发目光更多转向中国,建立研发中心数量和层次均�现前所未有的增长态势,跨国公司研发中心建设稳步发展。根据国家商务部的数据,2003年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中心数为400余家,截止2009年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各类研发中心投资总额128亿美元,注册资本74亿美元,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中吸引外资研发机构最多的国家之一,研发中心数量超过1,200家。 (2)独立突破期:2010年-2019年,跨国公司 中国研发中心决策独立性显著增强,打磨本土化团队,高新技术吸引投资能力呈向上提升趋势 据统计,2000年以来,我国研发投入规模和创新产�持续大幅增加,其中研发(R&D)经费年均增长率为18.7%,在GDP中的占比从2000年的1%上升到2011年的1.84%;专利申请和授权的年均增长率 分别为21%和19.5%,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增速均高于同期GDP增速。这一阶段,跨国公司在中国的研发中心建设独立性越来越强,建设本土化团队,实现研发团队和本土化生产的高效协同,基于此在华的研究总部将逐渐的不受其跨国公司在本国总部的干涉,自主开展对外合作,以提高研发总部的创新速度和创新质量等,这是研发总部重视国际化的一个趋势。 如:到2013年底,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总部机构的数目相比2002年增长了近10倍1。跨国公司对研发中心的资金投入不断加大,且更加侧重于基础研究,这一新变化更加印证了跨国公司研发总部在中国的研发投资质量呈现向上提升的趋势。 同时,从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研发内容和人才利用方面来看更重视本土化。大多数在华外资研发中心从事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工作,其本土化色彩十分明显。根据科技部的调查,2013年,在这些研发机构中从事应用本土研究的人员占到44%,从事试验和发展本土研究的占到39%,合计达到83%。因此绝大多数的跨国公司还是将在华研发中心定位为本土导向的研发,如通用电气中国研发中心、上海贝尔-阿尔卡特技术中心、汽巴精化中国研发中心、联合利华研发总部等。此外,在本土人才的利用方面。微软等研究院研发人员95%来源于本地,并且从跨国公司研发中心的区域分布来看,多数分布在东部区域,特别是京沪粤等科研机构和科研人才相对发达城市。总之,跨国公司都有长期耕耘中国市场的目标,设立研发中心既看重国际化,更看重本土化。 此外,跨国公司投资结构呈现�与国内经济高度吻合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中期,伴随改革开放和制造业的蓬勃发展,从最初的制造业利用外资过渡到服务业利用外资开始超过制造业,2019年,高新科技技术及其服务业利用外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年吸收外资共增长25.6%,其中高技术服务业增长44.3%,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了68.4%。 1杨志勇等《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的新变化——趋势、动向与问题》,2014 (3)创新先导期:2019年至今,跨国公司全球创新中心区位迁移,从中国到世界,科技创新面向全球产业链 近年来,跨国企业在华研发中心进一步升级,在当前的全球产业升级浪潮中,中国的创新资源越来越重要,已经能够匹配全球研发中心的定位。在疫情暴发带来高度不确定性情况下,施耐德电气此前研发工作以法国市场为主,扩展到美国,2020年中国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四大研发基地之一,并在某些领域领导全球各国的研发团队。在2020年中国研发投入仍比2019年增长了15%,伴随在本土的研发创新,其云边一体智能工厂,质检的解决方案已在全球推广。例如,在马达保护等相关产品上,中国负责在国内市场(占比约40%)和全球其他市场(约60%)的统筹研发。又如保时捷,其全链条�行前、�行中和�行后客户体验解决方案也在全球推广,在全球领域中,跨国企业在华研发中心地位的上升,是因为中国是市场上的领先者,在技术上有着领先主导的地位,同时也是行业富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市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