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人口峭壁》第六篇:延迟退休,能否释放二次人口红利?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人口峭壁》第六篇:延迟退休,能否释放二次人口红利?

2023-02-16高瑞东、刘星辰光大证券李***
《人口峭壁》第六篇:延迟退休,能否释放二次人口红利?

2023年2月16日 总量研究 延迟退休,能否释放二次人口红利? ——《人口峭壁》第六篇 要点 引言: 随着“建国一代”退休潮的到来,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速,人口红利正渐行渐远。在此背景下,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的推出,能否开启二次人口红利,值得我们深思。我们以日本作为观察对象,重点分析其在实施65岁延迟退休政策后,劳动力市场、经济基本面变化。 核心观点: 老龄化加速背景下,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将有效避免大规模“退休潮”出现,我们预计退休人口峰值对应下降1亿人。在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外,更重要的是能否通过促进低龄老年人再就业,释放二次人口红利。从日本经验看,延迟退休政策落地后,老年人口劳动参与率明显提升,带动储蓄率和投资率上行。但居民消费仍较为疲弱,劳动生产率也并未得以提振,释放二次红利的效果总体有限。 国际上看,延迟退休年龄已经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流选择。 迫于老龄化和财政支出的双重压力,美日欧等发达国家,先后在20世纪80-90年代和2010年、2020年前后分阶段延迟本国的退休年龄。相较于国际情况,我国现行退休年龄偏低、男女退休年龄差距较大、退休制度缺乏灵活性,较难适应当前人口结构老龄化、人均寿命延长的客观情况。根据OECD数据,2020年,我国平均退休年龄为57.5岁,远低于同期发达国家退休年龄(65-67 岁)。而同期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1岁,对应接近20年的领取养老金年 限,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美英德三国平均为13.6年),与日韩较为接近。 2020-2035年,我国老龄化进程提速,加速步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十四五”期间,“建国一代”开始集中迈入60岁阶段。1962年-1975年间,我国年平均出生人数高达2600万人,共计3.7亿人,将在2020-2035年 内,推动一轮庞大的“退休潮”。2022年,我国已经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 我们预计将在未来15年内加速步入重度老龄化社会。 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将有效避免大规模“退休潮”的出现。根据我们的测算,2022年,我国退休人口总数为3.4亿人。若2025年-2055年期间,实施65岁渐进式延迟退休,则退休人口峰值将自5.1亿人(2053年)下降至4.1亿人(2039年),对应峰值下降1亿人次。 促进低龄老年人口再就业,有助于释放二次人口红利。对比海外情况,我国老年人就业意愿较低,就业行业多集中于农林牧渔业,基本处于闲暇状态,未来老年人再就业空间较大。2015年,我国60-64岁人口就业率仅为42.8%,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多数介于60%-70%之间。201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就业中,有86.2%集中于农林牧渔业,服务业占比仅为6.5%,而在发达国家中,服务业就业占比均在60%以上。 从日本经验看,延迟退休后,释放二次人口红利的效果有限。 1998年之后,日本劳动年龄人口持续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速,劳动参与率随之回落,此后日本消费增速走低、储蓄率下行、投资率回落。2013年,日本将延迟退休至65岁规定为企业义务化,此后老年群体就业意愿明显增加,劳动参与率触底回升。 老年人口再就业,60-69岁家庭收入得以提升,消费倾向保持稳定,总体储蓄明显增多。但是,青壮年群体由于养老负担、税负加重,消费倾向普遍性回落,储蓄也小幅增加。因此,日本延迟退休后,居民储蓄率回升,促进投资率上行,但居民整体消费仍较为疲弱,劳动生产率也并未得到提振。 风险提示:老年人再就业意愿不强;出生率持续低迷。 作者 分析师:高瑞东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120002010-56513108 gaoruidong@ebscn.com 分析师:刘星辰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2030001021-52523880 liuxc@ebscn.com 相关研报 YCC:日本银行与金融市场的对决——流动性洞见系列十二(2023-01-18) 疫情感染高峰已过,Q1经济修复或超预期—— 《经济复苏追踪系列》第二篇(2023-01-14) 从部委工作会议看2023年经济重点——经济复苏系列报告第一篇(2023-01-05) 为什么是服务型结构性通胀?——光大宏观周报(2022-12-25) 再平衡:东升西渐、逆风复苏、价值重估——2023年全球宏观经济展望(2022-12-20) 本轮扩大内需战略与历史几轮有何不同?——光大宏观周报(2022-12-18) 战略全局出发,提振信心入手——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2022-12-17) 智能制造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产业视角看中国式现代化》系列第一篇(2022-11-29) 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首要任务—— 《二十大报告》精神学习第二篇(2022-10-17) 十二行业集体学习二十大报告之安全发展思想 ——《二十大报告》精神学习第一篇(2022-10-16) 三大周期视角看2022年中报里的宏观线索—— 《见微知著》系列第九篇(2022-09-20) 目录 1、近年来发达国家涌现“延迟退休潮”4 2、中国“退休潮”来袭,老龄化进程加速5 3、从日本经验看,延迟退休政策,能否释放二次人口红利?9 4、风险提示13 中庚基金 图目录 图1:2020年各国平均寿命与退休年龄5 图2:2020-2040年,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6 图3:建国后,我国经历了两轮“婴儿潮”6 图4:2020-2035年,我国养老负担快速增加6 图5:近年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中,保费支出大于保费收入6 图6:适龄生育妇女人数逐步下降7 图7:我国20-40岁青壮年劳动力数量正快速回落7 图8:渐进式延迟退休下,我国退休人口峰值下降1亿人8 图9:延迟退休政策,有助于劳动力市场供需平衡8 图10:中国及部分发达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就业率8 图11:中国及部分发达国家60岁以上老年人就业行业分布8 图12:2013年以来,日本60-69岁人口劳动参与率明显提升9 图13:2013年起,日本60-69岁人口就业率大幅提升9 图14:2021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的就业行业分布10 图15:2021年,日本65岁以上老年人的就业形态10 图16:日本各年龄阶段的家庭年收入分布10 图17:2013年起,日本60-69岁家庭收入稳步增长10 图18:2013-2017年,日本60-69岁家庭消费支出增加,50岁以下家庭消费支出减少11 图19:2013年起,日本老年人消费倾向稳定或上升,青壮年消费倾向下降11 图20:日本各年龄阶段的家庭消费支出分布(2021年)11 图21:2013-2017年,日本60岁以上家庭储蓄明显增加11 图22:日本各年龄阶段的家庭负债分布(2021年)11 图23:2013年起,日本60岁以上家庭储蓄快速回升11 图24:2013年之后,日本劳动参与率持续回升12 图25:2013年后,日本消费短期反弹后走稳,仍处在较低水平12 图26:伴随劳动参与率提升,日本家庭净储蓄率转为上行12 图27:日本储蓄率回升后,消费率下行、投资率上行12 图28:日本少子老龄化持续推升社保负担13 图29:2013年后,劳动参与率回升,但并未提振劳动生产率13 1、近年来发达国家涌现“延迟退休潮” 国际上看,延迟退休年龄已经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主流选择。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西方各主要经济体的经济增速减缓和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福利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普遍出现了危机,其中养老金的可持续性问题尤为突出。基于现实背景,欧洲、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先后在20世纪80-90年 代和2010年前后分阶段延迟本国的退休年龄。 2020年以来,迫于老龄化和财政支出的双重压力,多国提出进一步延长退休年 龄。例如,美国计划在2027年将退休年龄自66岁推迟至67岁;法国计划自 2023年至2030年将退休年龄自62岁分阶段推迟至64岁;德国计划于2029 年将退休年龄延长至67岁;英国计划在2035年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8 岁;韩国政府拟到2033年,将退休年龄从60岁分阶段推迟至65岁;日本在 2020年更是提出,“企业有义务达成雇佣劳动者工作到70岁”。 表1:主要发达国家延迟退休政策 国家延迟退休时间/年龄主要内容 德国2001年/65岁;2029年/67岁1992年,《养老金改革法》规定,2000年开始将退休年龄延迟到65岁。 2007年提出,2012年开始到2029年,逐步将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年龄由65岁提高到67岁。 法国 2010年/62岁;2030年/64岁 从2023年9月开始,法定退休年龄将每年延迟3个月。最终目标是到2030年,法定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2岁延迟至64岁。 美国 2009年/66岁;2027年/67岁 1983年,决定将法定正常退休年龄由65岁提高到67岁,从2003年开始正式执行,每几年提高1岁,直到2027年完成。美国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并设定了三个法定退休年龄:正常退休年龄,最早可提前退休年龄(62岁),最大可奖励延迟退休年龄(70岁)。 日本 1998年/60岁;2013年/65岁 1994年,明确规定了企业有雇佣员工到60岁退休的义务,并从1998年开始正式实施。2004年,提出自2006年开始,阶段性地推迟退休年龄,直至2013年延长至65岁。2020年,提出了“企业有义务达成雇佣劳动者工作到70岁”。 韩国2016年/60岁;2033年/65岁2013年,规定法定退休年龄不得低于60岁,并于2016年起开始实施。2019年,据新加坡《联合 早报》报道,韩国政府拟到2033年,将退休年龄从60岁分阶段推迟至65岁,目前尚未颁布新规。 资料来源:日本总务省、美国社保局、新华社、中新网,光大证券研究所 相较于国际情况,我国现行退休年龄偏低、男女退休年龄差距较大、退休制度缺乏灵活性,较难适应当前人口结构老龄化、人均寿命延长的客观情况。 根据OECD数据,2020年我国平均退休年龄为57.5岁,远低于同期发达国家退休年龄(65-67岁)。而同期我国人均预期寿命为77.1岁,对应接近20年 的领取养老金年限,远高于欧美等发达国家(美英德三国平均为13.6年),与日韩较为接近。 图1:2020年各国平均寿命与退休年龄 预期寿命(岁) 平均退休年龄(岁) 预期寿命-平均退休年龄(右轴,岁) 10025 8020 6015 4010 205 0 中国俄罗斯韩国 日本德国 0 美国英国 资料来源:OECD,光大证券研究所 2、中国“退休潮”来袭,老龄化进程加速 “十四五”期间,我国明确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早在2013年,党的十 八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了将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内容。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进一步提出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 延迟退休政策的提出,背后与老龄化提速密切相关。 我们在2021年3月23日发布的人口峭壁系列第一篇报告《出生率下滑无法逆 转,90后将直面人口峭壁》中提到,“十四五”期间,中国的50后60后 “建国一代”开始集中迈入60岁阶段,未来三个五年规划期间,中国老龄化率将进入加速上升期。 2022年,我国已经接近中度老龄化社会,并将在未来15年内加速步入重度老 龄化社会。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2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8亿 人,占比为19.8%,接近20%。我们预计在2037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 为4.2亿人,步入重度老龄化,即60岁以上人口占比30%;2050年,我国 60岁及以上人口为4.6亿人,步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即60岁以上人口占比35%。 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背后正对应着“建国一代”推动的“退休潮”。1962年-1975年间,我国年平均出生人数高达2600万人,共计3.7亿人,将在 2020-203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