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观点:数字经济带动通信行业新一轮景气上行。新基建方面,流量与数据传输需求迎来快速增长,带动光模块、IDC、服务器等基础设施放量,有望带动行业内公司业绩增长,建议持续关注行业内优质标的。智能化应用方面,汽车三化持续推进,带来各细分板块新发展机遇。座舱域和驾驶域升级需求加速车载模组技术优化;连接器应用领域广泛,汽车是主要应用场景,行业集中化趋势明显;PCB市场规模稳步提升,国内技术提高是发展趋势。此外,多样化智能场景逐步落地,电网智能化加速推进,工业智能化前景广阔。 涨跌幅:SW通信上涨3.32%,强于大盘。节前一周(20230116-20230120)SW通信上涨3.32%,变动幅度分别强于沪深300和上证综合指数0.69/1.15pct。今年以来(截至2023年1月20日),SW通信指数上涨9.07%,分别强于沪深300和上证综合指数7.18/2.03pct。从全行业来看,通信行业节前一周涨跌幅在31个行业中排第8位,年初至今涨跌幅在31个行业中排第7位,排名较前。 估值:通信板块估值回升,仍处于历史低位。从PE( TTM )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1月20日,通信行业整体PE为26.29倍,相比近一年估值最高点(39.68倍)下降13.39,观察通信行业过去十年的PE估值水平,当前估值水平处于低位,仅超过了历史上2.66%的区间。从PB(MRQ)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1月20日,通信行业整体PB为1.50倍,是近一年来的估值最高点,观察通信行业过去十年的PB估值水平,当前估值水平超过了历史上10.44%的区间。 建议关注标的:1)低估值+高股息: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2)高景气方向:车载模组:美格智能、广和通、移远通信;连接器:瑞可达、鼎通科技;车载/PCB:兴森科技、崇达技术、深南电路、沪电股份、胜宏科技;激光雷达:长光华芯、炬光科技、腾景科技、天孚通信、中际旭创;操作系统:中科创达、光庭信息;线材:新亚电子;域控制器:经纬恒润、德赛西威、和而泰等;储能:英维克、科信技术;电力信息化:朗新科技等。3)行业困境反转:设备商:中兴通讯、紫光股份;光模块:博创科技、新易盛、华工科技;光纤光缆:亨通光电、中天科技、长飞光纤等。 风险提示:运营商收入不及预期;政策扶持力度不及预期;汽车智能网联化推进不及预期;数字经济推进不及预期;中美贸易摩擦的不确定风险,宏观经济环境恶化风险 1.行情回顾 1.1行业涨跌幅:SW通信上涨3.32%,强于大盘 春节假期前一周(20230116-20230120)SW通信上涨3.32%,SW通信服务上涨5.83%,SW通信设备上涨1.84%,网络设备指数上涨5.97%,IDC指数上涨5.00%,光模块指数上涨4.56%,物联网指数上涨6.07%,光纤指数上涨2.44%,PCB指数上涨5.07%,卫星互联网指数上涨5.37%,同期的沪深300指数上涨2.63%,上证综合指数上涨2.18%。总结来看,节前一周通信板块强于大盘,SW通信指数变动幅度分别强于沪深300和上证综合指数0.69/1.15pct。 表1:通信主要板块市场表现(截至2023.1.20) 今年以来(截至2023年1月20日),SW通信指数上涨9.07%,分别强于沪深300和上证综合指数7.18/2.03pct。 图1:2019年至今万通信指数与大盘走势对比(截至2023.1.20) 从全行业来看,通信行业节前一周涨跌幅在31个行业中排第8位,年初至今涨跌幅在31个行业中排第7位,排名较前。 图2:申万一级行业一周(20230116-20230120)涨跌幅 图3:申万一级行业2023年初至今涨跌幅(截至2023.1.20) 1.2估值:通信行业估值回升,仍处于历史低位 从PE( TTM )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1月20日,通信行业整体PE为26.29倍,相比近一年估值最高点(39.68倍)下降13.39,观察通信行业过去十年的PE估值水平,当前估值水平处于低位,仅超过了历史上2.66%的区间。 从PB(MRQ)情况来看,截至2023年1月20日,通信行业整体PB为1.50倍,是近一年来的估值最高点,观察通信行业过去十年的PB估值水平,当前估值水平超过了历史上10.44%的区间。 图4:通信指数近10年PE( TTM )情况 图5:通信指数近10年PB(MRQ)情况 分行业来看,节前一周(截至2023年1月20日),沪深300的市盈率为12.10,低于大部分申万一级行业。通信行业市盈率为26.29,在所有申万一级行业中排第15位,估值处于中等水平。 图6:申万一级各行业PE情况(截至2023.1.20) 2.行业动态 2.15G设备商/运营商 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今年北京将新增5G基站1万个以上 1月15日上午,北京市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系统推进新一代数字集群专网、边缘计算体系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数据中心优化提升和算力中心统筹布局,新增5G基站1万个以上,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底座;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扩区建设,加强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提升国际大数据交易所能级,积极布局互联网3.0等新赛道,打造更具优势的数字产业集群。 中国联通携手合作伙伴率先发布5G RedCap端网协同测试规范并完成测试验证 1月13日,中国联通5G OPENLAB实验室携手华为、鼎桥、展锐、必博、星思等RedCap上游合作伙伴率先发布《中国联通5G OPENLAB实验室RedCap端网协同测试规范V1.0》,并基于实验室领先的5G R17 RedCap端网协同测试环境完成了测试验证。本次发布的测试规范为RedCap终端与联通多场景专网体系的适配提供了技术依据,也为RedCap终端在工业制造、能源电力、视频监控等行业场景中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移动5G无源变频天线规模代工项目采购:华为中标 1月17日,中国移动设计院公示了2022-2024年5G无源变频天线规模代工项目的中标结果,本项目入围的企业有华为和盛路两家,华为获得100%份额,盛路作为备选中标人。 此前,中国移动发布集采公告称,本次共将采购5G无源变频全向吸顶天线预估280000个、5G无源变频定向壁挂天线预估20000个的产品生产、保修等服务。供应商按照采购人提供的详细产品原理图、结构设计图、PCB设计图等技术资料生产产品,根据采购人的要求进行产品加工生产、检验测试、包装、运输等,并提供产品维保、维修等服务。 产品所需的关键原材料、部件等,需按采购人要求,不得随意更换,如确需更换,需采购人同意。该次采购不划分标包,中标人数量为1个,中标份额100%。 工信部:2022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5G基站新增88.7万个 1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总工程师、新闻发言人田玉龙表示,2022年我国电信业务收入同比增长8%;5G基站新增88.7万个(目前已达到231.2万个,总量占全球超过60%),全国已有110个城市达到千兆城市建设标准,千兆光网具备覆盖超5亿户家庭的能力;移动物联网连接数达18.4亿户,我国成为全球主要经济体中首个实现“物超人”的国家;5 G用户达5.61亿户,在移动电话用户中占比1/3,是全球平均水平的2.75倍。加快推进融合应用,5G已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应用案例数超过5万个,打造了一批5G全连接工厂,提质降本增效成效明显。 工信部:2022年中国通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193亿元 1月20日,工信部发布2022年通信业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中国通信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4193亿元,在上年高基数的基础上增长3.3%。投资进一步向新基建倾斜,其中完成5G投资超1803亿元,占比达43%;互联网及数据通信投资增长最快,比上年增长26.2%。 2.2物联网 工信部:工业5G融合产品日益丰富,模组价格较商用初期下降80% 1月18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赵志国表示,2022年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预计将达到1.2万亿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一是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全面建成。二是“5G+工业互联网”512工程圆满收官。工业5G融合产品日益丰富,模组价格较商用初期下降了80%。各地掀起了5G全连接工厂建设热潮,加速5G向生产核心控制环节进一步深化拓展。三是赋能行业转型呈现千姿百态。打造了一批应用推广服务载体,制定推广钢铁、电子等10余个重点行业的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指南,发布了一批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团体标准,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 工信部:物联网用户规模快速扩大,全年净增4.47亿户 1月20日,工信部发布2022年通信业统计公报,公报显示,物联网用户规模快速扩大,截至2022年底,三家基础电信企业发展蜂窝物联网用户18.45亿户,全年净增4.47亿户,较移动电话用户数高1.61亿户,占移动网终端连接数(包括移动电话用户和蜂窝物联网终端用户)的比重达52.3%。 2.3卫星互联网 国家卫星有效载荷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怀柔科学城启动建设 1月16日,首个专门面向国家卫星有效载荷产品的质量检验检测机构——国家卫星有效载荷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怀柔科学城正式启动建设。该中心是我国首个专门面向卫星有效载荷产品全研制周期、全链条质量检验检测的国家认证机构。其依托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建设,将具备从元器件、原材料、部组件、单机到有效载荷整机研制的全阶段、全链条的检验检测能力,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全要素的融合、科研与市场化的融合、建设单位全产业链的融合,为我国卫星有效载荷产品的高质量发展做好服务保障。未来,该中心还将围绕新型有效载荷产品检测方法的前瞻性研究、检验检测技术体系与规范、商业航天等方向开展建设,为实现航天强国、质量强国的国家战略需求提供支撑。 商业卫星企业“微纳星空”宣布完成近4亿元B轮、B+轮融资 1月16日,国内商业卫星研制公司微纳星空MinoSpace宣布已于近日完成近4亿元B轮及B+轮融资,主要投资方包括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越秀产业基金、东浩兰生瑞力投资、海通创新投、清科母基金等。 微纳星空是国内最早一批以卫星制造业务为核心的卫星系统研制供应商。主要从事卫星整星研发制造业务并提供卫星在轨交付服务。公司研发自主知识产权卫星平台和核心部组件,拥有卫星整星设计、生产、总装和集成测试能力,具有通信载荷、光学遥感载荷和微波遥感载荷等研制能力,具备牵头抓总、统筹协调、统揽全局的能力。公司自主研发卫星地面通信终端和信关站,具备卫星地面通信系统集成经验,可为国防、行业、区域等用户提供基于卫星资源的天地一体化综合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截至2023年1月13日,微纳星空总发射卫星数量达到17颗。 “中科西光航天”完成近亿元A轮融资,打造高光谱卫星全产业链运营体系 1月18日,西安中科西光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近期宣布完成近亿元的A轮融资,本轮融资领投方为西安高新技术产业风险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成都科技创新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安财金科创天使基金,海南煊佑私募基金管理合作企业等国内知名机构和具备产业背景的私募机构。中科西光航天总经理秦静表示,本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研发、产线规划等方向。 中科西光航天成立于2021年1月,是国内首家全自主研发高光谱遥感卫星星座的商业航天公司。基于国内顶尖卫星载荷技术优势,中科西光航天以星座运营、卫星研制、载荷定制及数据应用开发为主营业务板块,主打产品为高光谱遥感卫星星座系统,可提供卫星总体设计、研制、试验、在轨运管及数据应用等一站式全套服务。 3.业绩预告一览 截至2023年1月28日,重点关注公司已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情况见下表。 表2:主要公司已披露业绩预告情况(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