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总理莫迪:伟大开创者还是民主终结者? ——环球政治人物观察3 研究结论 莫迪出生于印度的低种姓家庭,曾在印度民族主义团体——国民志愿服务团 (RSS)内担任过要职。RSS提倡维护印度文化和公民社会的价值观,传播印度教思想以强化印度教社会,这对莫迪后期的执政思想产生较大影响,当前印度议会占主导的印度人民党也有多位要员为RSS成员。 创造二元对立吸引民众支持。在竞选过程中,莫迪将民族主义与发展融合在一起。他创造了二元对立:民族主义者(他的支持者)与反民族主义者(他的政治对手和批评者),并在选举前对巴基斯坦进行报复式空袭,将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纳入选举策略,吸引更多民众支持。 强调民族主义和“印度教特性”。莫迪的核心执政理念是实现“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主导的多数统治国家”的右翼政治愿景,莫迪带头在政治和社会事务中展示“印度教特性”,试图利用民众对印度教的虔诚来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 经济政策侧重于基于新自由主义框架的经济私有化和自由化。莫迪放宽了印度的外 宏观经济|专题报告 报告发布日期2023年01月16日 曹靖楠021-63325888*3046 caojingnan@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0010001 孙金霞021-63325888*7590 sunjinxia@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5070001 王仲尧021-63325888*3267 wangzhongyao1@orientsec.com.cn执业证书编号:S0860518050001香港证监会牌照:BQJ932 陈玮chenwei3@orientsec.com.cn 执业证书编号:S0860522080003 国直接投资政策,允许更多的外国投资进入多个行业,包括国防和铁路,并提出“印度制造”口号,目标是将印度打造为全球制造业强国和出口大国。但在莫迪任期内,经济政策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印度GDP增长率在2019年后落后于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问题逐渐显露,失业率也在疫情爆发后达到顶峰。投入医疗保障方面的资金仍不足,农业生产提速缓慢,出口优势也遭遇来自孟加拉国的竞争。 民主制度出现恶化。印度的政治运行体制受到莫迪长期执政影响,政党、内阁、新闻媒体、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都出现恶化,据卡托研究所的“人类自由指数”数据显示,印度已从2015年的第75位下滑至2021年的第119位。 外交战略具有较强“对冲性”,启动“中国议题”转移国内矛盾。近年中美竞争态势愈演愈烈的情势下,印度在安全上明确选择美国,在经济发展上寻求与中国“脱钩”。印度同时参与中俄印三边合作以及美日印三边合作,但其议程各有侧重甚至 存在较大的矛盾性。2020年以来,莫迪政府对华示强举措的范围、频率、力度均大幅上升,致使双边关系陷入紧张局面,甚至跌至1962年边境冲突以来的最低谷。印度国内因疫情而起的经济社会困难,使莫迪政府承压,并迫使其借外交矛盾缓和国内压力。启动“中国议题”不仅可以迅速转移内部矛盾,更有助于右翼势力煽动民族主义,夯实民意支持,莫迪政府“对华示强”成为政治正确和政治需要。 风险提示 美国加强“印太战略”对亚太地区部署,可能以印度为重要支点影响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格局。 莫迪政府借助中国议题对外转移内部矛盾,叠加中印边境问题长期悬而未决,可能将强势对华态度发展为印度国内政治共识。 杰弗里斯:美国历史上首位非洲裔的政党领袖、佩洛西钦点的接班人:——环球政治人物观察2 从商场、招聘等数据捕捉当下改变——月度宏观经济回顾与展望 疫情影响加剧,有效需求不足——12月 PMI点评 候任议长麦卡锡:民主党家庭成长起来的共和党领袖,身段柔和的“变色龙”:——环球政治人物观察1 2023-01-03 2023-01-02 2023-01-02 2022-12-29 有关分析师的申明,见本报告最后部分。其他重要信息披露见分析师申明之后部分,或请与您的投资代表联系。并请阅读本证券研究报告最后一页的免责申明。 目录 早年经历4 执政策略5 是否在“颠覆”民主制度6 启动“中国议题”7 风险提示8 图表目录 图1:2014年印度大选结果(单位:席位)4 图2:印度主要政党概况4 图3:印度宗教构成5 图4:印度GDP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单位:%)6 图5:印度失业率变化(单位:%)6 图6:印度和孟加拉国出口增速对比(单位:%)6 图7:2022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7 早年经历 莫迪出生于印度的低种姓家庭,曾在印度民族主义团体——国民志愿服务团(RSS)内担任过要职。 RSS是印度极右翼、印度教民族主义、全男性的准军事志愿者组织,提倡维护印度文化和公民社会的价值观、传播印度教思想、以强化印度教社会。当前的议会多数党印度人民党(BJP)与其关系密切,共同强调印度教思想,企图边缘化穆斯林,党内多位要员也同为RSS成员。 1975年印度宣布进入“紧急状态”,莫迪在RSS的活动也转入地下,1985年莫迪回到古吉拉特邦并在RSS的指派下进入人民党,并逐渐在党内崛起担任要职。 莫迪在2001年开始担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并在不久后当选为议会议员,但其上任之后的第二 年,古吉拉特邦出现了十分严重的宗教暴乱,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冲突导致超过1000人丧生,莫迪也因为未能采取有效措施减少伤亡而受到国内穆斯林派系的指责。 2014年莫迪被任命为BJP的总理候选人,并在最终大选中获胜,2019年成功连任印度总理。 图1:2014年印度大选结果(单位:席位) 数据来源:EIC,东方证券研究所 图2:印度主要政党概况 政党 概况 印度人民党 1980年4月成立,其前身是1951年成立的印度人民同盟。自称有1.1亿党员。代表北部印度教教徒势力和城镇中小商人利益,具有强烈民族主义和教派主义色彩。1996年首次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并短暂执政。1998年至2004年两度执政。2014年再次赢得人民院过半议席,成为第一大党,在中央单独执政。在2019年人民院选举中席位进一步增加,成功连任。现任主席贾加特·普拉卡什·纳达(JagatPrakashNadda),2020年1月任命。 印度国民大会党 简称国大党。据称有初级党员3000万,积极党员150万。国大党成立于1885年12月,领导了反对英国殖民统治和争取印度独立的斗争。印独立后长期执政,1969年和1978年两次分裂。1978年英·甘地组建新党,改用现名。2004年和2009年人民院选举中两次成为议会中第一大党,在2014年人民院选举中遭受重挫,仅获得44个议席。在2019年人民院选举中稍有起色,获52席。现任主席索尼娅·甘地(女)(SoniaGandhi) 德拉维达进步联盟 1949年9月成立,泰米尔纳德邦地区性政党,主要政治力量在泰邦和本地治理中央直辖区。在2019年人民院选举中位列第三大党,现任党主席斯大林(MKStalin). 草根国大党 1998年1月成立,主要政治力量在西孟加拉邦,主要代表中低阶层利益。在2019年人民院选举中位列第四大党。现任党主席玛玛塔·班纳吉(MamataBanerjee) 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 简称印共(马)。1964年以孙达拉雅和南布迪里巴德为代表的一派从印度共产党分出后成立。党员81.4万(2002年),是印度最大的左翼政党。曾在西孟加拉邦长期执政,2011年5月结束在该邦连续34年的执政地位。现任总书记西塔拉姆·亚秋里(SitaramYechury)。 数据来源:中国领事服务网,东方证券研究所 执政策略 民族主义、宗教两极分化和推行一系列福利计划,这三者的巧妙结合被认为是莫迪获得支持的重要原因,也反映了印度国内政治“右倾”的趋势和民众对成为强国的强烈渴望。 2002年,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发生冲突,造成1000多人死亡,其中大部分是穆斯林。时任古吉拉特邦首席部长的莫迪公然偏袒印度教徒的暴力行为,这也成为其执政史上难以掩盖的污点。面对经济改革的重重阻力,莫迪带头在政治和社会事务中展示“印度教特性”,试图利用民众对印度教的虔诚来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2019年8月5日,印度宣布废除宪法第 370条,取消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特殊地位”,使得印度教教徒与穆斯林之间的宗教矛盾进一步激化。 在竞选过程中,莫迪将民族主义与发展融合在一起。他创造了二元对立:民族主义者(他的支持者)与反民族主义者(他的政治对手和批评者);守望者(莫迪本人,在“陆地、空中和外层空间”保护国家)与有权利的人和腐败的人(对主要反对党的明显挖苦),并在选举前对巴基斯坦进行报复式空袭,将国家安全与外交政策纳入选举策略,吸引更多民众支持。 莫迪政府执政后,从国家层面坚定推动改写历史教材,突出印度教文明和历史,淡化甚至篡改穆斯林统治时期的历史,并以非修宪的形式将穆斯林占主体的地区分割为两个中央直辖领地,从而实现了右翼力量最核心的政治诉求之一。这些举动显示出莫迪的核心执政理念:实现所谓基于大众的、本土文化的印度国族再造,以实现“印度教民族主义者主导的多数统治国家”的右翼政治愿景,当前局面也显示出右翼势力对印度进行国族再造的进展,印度正从事实上的印度教“多数统治”走上法理上的“多数统治”模式。 图3:印度宗教构成 数据来源:维基百科等,东方证券研究所 莫迪政府的经济政策侧重于基于新自由主义框架的经济私有化和自由化。莫迪放宽了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政策,允许更多的外国投资进入多个行业,包括国防和铁路,并提出“印度制造”口号,目标是将印度打造为全球制造业强国和出口大国。 而在莫迪任期内,经济政策并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印度GDP增长率在2019年后落后于通货膨胀率,物价上涨问题逐渐显露,失业率也在疫情爆发后达到顶峰。投入医疗保障方面的资金仍不足,农业生产提速缓慢,出口优势也遭遇来自孟加拉国的竞争。 图4:印度GDP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单位:%)图5:印度失业率变化(单位:%) 数据来源:WorldBank,东方证券研究所数据来源:WorldBank,东方证券研究所 图6:印度和孟加拉国出口增速对比(单位:%) 数据来源:WorldBank,东方证券研究所 是否在“颠覆”民主制度 莫迪在印度享有较高声誉的同时,印度的民主制度也出现动摇迹象。 选举体制公正性丧失。许多选举委员会存在特定党派倾向,且政党资金流向不透明,在部分地方选举中,执政党“印度人民党”(BJP)虽然选举失利,但却在事后以指责或贿赂的方式,要求其他政党的当选人加入自家党派,藉以维持其政治版图。 新闻自由性和客观性受到影响。根据无国界记者组织(RSF)2022年5月发布的“世界新闻自由指数”(WorldPressFreedomIndex),印度排名跌至第150名,反映当局加强对国内媒体的打压力道。另外,印度唯一的英语独立媒体“新德里电视台”(NDTV)被一位与莫迪关系密切的富豪收购,这显然不利印度新闻产业的健康发展。 图7:2022年世界新闻自由指数 数据来源:RSF,东方证券研究所 宣扬“莫迪就是印度,印度就是莫迪”的理念。莫迪掌握着庞大的宣传机器,精明地操纵党内甚至整个国家的话语体系,以削弱竞争对手,塑造自身的伟大形象。 政党、内阁、新闻媒体、行政机构和司法机构的公正性和客观性都发生恶化,据卡托研究所的“人类自由指数”数据显示,印度已从2015年的第75位下滑至2021年的第119位。 启动“中国议题” 印度外交战略具有较明显的“对冲性”,表现为在对立或存在矛盾的国家或国家集团间左右逢源、两面下注。以2013年乌克兰危机为例,美国和俄罗斯围绕乌克兰危机陷入了遏制与反遏制、制裁与反制裁的“新冷战”式对峙,但这丝毫未影响印度同双方的战略安全合作。印度在军事安全领域加强与美国互动的同时并未削弱与俄罗斯的合作:在克里米亚危机和叙利亚问题上偏向俄罗斯,在伊核问题上则逐渐靠近美国。 近年中美竞争态势愈演愈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