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西部证券]: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稳增长,扩内需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稳增长,扩内需

2022-12-18西部证券梦***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稳增长,扩内需

稳增长,扩内需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点评 核心结论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于12月15日至16日召开,会议分析了当前经济形势, 并部署了2023年经济工作。我们预计,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可能定在5%左右,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一般预算赤字率有所提升,总量和结构性货币政策并重,扩大内需政策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放在优先位置,防疫政策重点 分析师 边泉水S0800522070002 13911826169 证券研究报告 2022年12月17日 转向保障就医用药,房地产政策仍然延续“托而不举”方向,产业政策更加重视安全,科技政策重点支持核心技术攻关,改革开放方面将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 我国经济面临的三重压力仍然较大,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可能定在5%左右。会议指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 同时指出“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会议要求“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并强调“对于我们这么大的经济体而言,保持经济平稳运行至关重要。要着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我们认为,2023年经济增长目标可能定在5%左右,既有实现基础,也有助于提振各方面经济主体信心。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同发力,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大。会议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财政政策加力提效,预计2023年预算赤字率有所提升。会议要求“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我们预计,2023年预算赤字率从今年的2.8%提高到3%左右,地方政府专项债占GDP比例可能保持相对稳定,通过贴 息将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支持经济发展。 货币政策更加精准有力,总量政策和结构性政策并重。会议要求,“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保持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加大对小微企业、科 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支持力度”。当前经济仍面临下行压力,货币政策拐点尚未到来。我们预计,2023年降准幅度可能增加,未来几个月不排除降息可能,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将进一步发挥作用。 扩大内需是明年经济工作重中之重,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基建投资有望维持相对高速增长。会议提出明年五项重点经济工作: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 bianquanshui@research.xbmail.com.cn 刘鎏S0800522080001 13811378808 liuliu@research.xbmail.com.cn宋进朝S080052109000115701005636 songjinchao@research.xbmail.com.cn 联系人 杨一凡 13472533756 yangyifan@research.xbmail.com.cn 相关研究 疫情冲击加大,下调4季度GDP增速预测— 11月经济数据点评2022-12-15 美联储的重心或将逐渐从通胀转向经济增长 ——12月FOMC点评2022-12-15 通胀下行,交易关注点将开始切换———11月美国CPI点评2022-12-13 “预期抢跑,现实缺位”,静待需求回暖信号 —中观视点第6期2022-12-13 信贷较弱,M2超预期回升——11月金融数据点评2022-12-12 宏观点评报告 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其中,扩大内需置于首位,“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提出“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投资方面,提出“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加快实施‘十四五’重大工程,加强区域间基础设施联通。政策性金融要加大对符合国家发展规划重大项目的融资支持。鼓励和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国家重大工程和补短板项目建设。”我们预计,2023年消费将成为2023年经济增速回升的主要动力;在财政和准财政资金支持下,基建投资有望维持高于总体经济增速的增长。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防疫政策重点转向保障就医用药。会议提出,“要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因时因势优化疫情防控措施,认真落实新阶段疫情防控各项举措,保障好群众的就医用药,重点抓好老年 人和患基础性疾病群体的防控,着力保健康、防重症”。我们认为,近期国内感染人数快速增长,明年疫情给经济带来的压力仍然存在;随着奥密克戎病毒不断变异,传播力增强,致病性减弱,防疫重点将从切断传播链条转向保障就医用药;我国新冠疫苗接种率仍然偏低,尤其是老年人仍需加强疫苗接种;我国各地医疗资源分布不均,防范避免医疗资源挤兑也是重中之重。 房地产政策延续“托而不举”方向,强调防范化解风险和支持居民合理住房需求。会议指出,“要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延续此前地产政策“托而不举的基本方向。11月以来的PSL加速扩容、“金融16条”发布和“三支箭” 等方面政策从融资端支持房企改善资产负债表状况,避免更多优质头部房企出现资金问题,以实现保交楼、保民生和稳定市场预期目的。未来可能继续完善供给端支持政策,加大对优质头部房企融资支持力度,通过并购重组加速行业出清。会议还提到“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意味着稳定需求端的政策也有望回归,符合条件的城市可能进一步采取降低贷款利率、调降首付比例、优化“认房又认贷”标准以及放松限购等政策措施,有效满足居民合理的住房需求。会议继续强调“房住不炒”以及“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我国目前重点城市房价收入比处于国际较高水平,高房价对居民消费的挤出效应显著,也不符合扩大内需的中长期战略目标。我们预计,“房住不炒”定位会长期坚持。同时,政府会继续通过有效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的供给逐步向租购并举的新发展模式过渡。 产业政策方面,安全的重要性提升,平台经济或步入常态化监管阶段。会议指出,“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安全的重要性在2023年的产业政策中或有重要体现。预计明年的产业政策或从以下两个方面重点展开:1)围 绕“卡脖子”领域出台支持政策,加大核心技术攻关力度,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2)更加积极稳妥推进双碳目标,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低碳以及数字化改造升级,同时积极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新兴产业,在完成双碳目标过程中实现经济增长的新旧动能切换。同时,关于平台经济,会议释放了较为积极的信号,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预计2023年或集中落地一批“绿灯”投资案例,支持平台经济健康发展以及参与国际竞争,有助于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科技政策方面,预计将优先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支持核心技术攻关。会议指出,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完善新型举国体制,发挥好政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中的组织作用,突出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和能力,加快引进高端人才。”实现科技创新能力的自主提升,必然需要有完善的组织机制和实现路径。预计在核心技术攻关方面,未来将采用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更好结合的方式。一方面,完善党中央对科技工作统一领导的体制,通过识别和提出重大任务以及构建良好的激励机制,吸引市场化主体参与核心技术攻关;另一方面,通过加大对基础研究领域的重视和投入力度,培养更多本土优质人才,通过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及激励政策引进海外高端人才,补足科技创新领域的人才短板。 改革开放方面,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会议强调,“针对社会上对我们是否坚持‘两个毫不动摇’的不正确议论,必 须亮明态度,毫不含糊”。国企改革方面,“要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提高国企核心竞争力”,“处理好国企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关系”。对待民营企业,“要从制度和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从政策和舆论上鼓励 支持民营经济和民营企业发展壮大”,“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对待外资,“要扩大市场准入,加大现代服务业领域开放力度。要落实好外资企业国民待遇,保障外资企业依法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 制定,加大知识产权和外商投资合法权益的保护力度”。我们认为,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营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促进内外需增长。 风险提示:国内疫情影响超预期,全球经济衰退风险上升。 索引 图表目录 图表1:2022年和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比较5 图表2:近年主要经济发展预期目标8 图表3:2023年财政收支增速预测8 图表4: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9 图表5:历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房地产政策表述10 图表6:全球主要城市房价收入比11 图表7:国家安全主要方向及涉及产业11 图表1:2023年和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内容比较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形势研判 当前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明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看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指导思想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20大精神。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持续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宏观政策 明年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加强各类政策协调配合,形成共促高质量发展合力。 明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各方面要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要协调联动,跨周期和逆周期宏观调控政策要有机结合。实施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财政政策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保持必要的财政支出强度,优化组合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在有效支持高质量发展中保障财政可持续和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可控。要加大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力度,推动财力下沉,做好基层“三保”工作。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提升效能,更加注重精准、可持续。要保证财政支出强度,加快支出进度。实施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强化对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制造业、风险化解等的支持力度,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党政机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