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福建省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报告 总报告 GeneralReport . 2021年福建省碳达峰、碳中和发展报告 ———擘画福建省低碳发展新蓝图,谱写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福建“碳达峰、碳中和”报告课题组* 摘要:控制碳排放、早日实现碳中和是人类应对温室效应和全球气候变暖的必由之路。为如期实现碳中和愿景,首先必须高质量、高标准实现碳达峰目标。截至2020年底,全球已有54个国家实现碳达峰,2个国家实现碳中和,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我国已承诺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较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碳减排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需要以“抓铁有痕”的劲头谋划推进各项工作。福建是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 *课题组组长:雷勇。课题组副组长:蔡建煌、杜翼。课题组成员:李益楠、李源非、张林垚、陈柯任、陈晗、陈晚晴、林红阳、林昶咏、郑楠、项康利、施鹏佳、蔡期塬。执笔:雷勇,工学硕士,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经济、电网规划、输变电工程设计;杜翼,工学硕士,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主要研究领域为能源经济、电网规划、能源战略与政策。 标的优势条件突出,但困难挑战也同样明显。为早日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福建省应重点聚焦“五大领域”、推动“五个协同”——在能源领域推动供给和消费协同转型,在产业领域推动结构与布局协同优化,在生态领域推动林业与海洋协同共进,在技术领域推动减排与捕集协同突破,在政策领域推动激励与约束协同作用,全方位促进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实现清洁低碳发展。 关键词:碳达峰碳中和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碳达峰、碳中和的国际情况 (一)碳达峰、碳中和的起源与概念 随着人类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人口激增、化石能源大量燃烧、海洋生态环境改变,大气中的温室气体不断增加,导致地气系统吸收与发射的能量不平衡,能量不断在地气系统累积,从而使得温度上升,造成全球气候变暖。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频发和生态圈断裂,继而带来全球性系统风险,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应对全球气候变暖问题,已成为全世界各国共同的挑战。2015年《巴黎协定》提出“到本世纪末把全球平均气温较工业化前水平上升幅度控制在2℃以内,并努力把温升幅度限制在1.5℃以内”的目标。协定基于该目标提出本世纪下半叶实现温室气体源的人为排放与汇的清除之间的平衡,这一平衡通常被称为碳中和,即碳排放和吸收相互抵消,实现净零排放。从广义上看,碳中和指《京都议定书》及其多哈修正案中规定的七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合物、全氟碳化合物、六氟化硫和 三氟化氮)的净零排放,狭义上指二氧化碳的净零排放。为了实现碳中和,除尽可能降低碳排放之外,还需要通过碳汇(以植树造林等方式吸收碳排放)、碳捕集(以技术手段对碳排放进行捕捉、封存或再利用)抵消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巴黎气候大会形成了以“国家自主贡献(NDC)+每五年一次全球集体盘点”为核心的全球气候治理新机制,截至2017年底,全球已有超过180个国家和地区基于自身国情和发展阶段提交了面向2030年的自主减排目标。① 然而,世界气象组织的气候状况监测显示,2018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水平高1.0℃左右,处于有现代观测记录以来第四位。现有的国家自主贡献减排方案远不能满足温升控制目标。2018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1.5℃温升特别报告》指出:控制1.5℃温升与控制2℃温升相比,能避免大量气候变化带来的损失与风险,但要求至2030年减排45%,本世纪中叶实现全球温室气体净零排放。整体来看,该报告更加凸显应对气候变化的紧迫性,强化了全球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导向。 从生态环境治理的长期路径看,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碳排放会经历先增后减、最后趋于中和的过程。碳达峰是指碳排放达到峰值、由增转降的历史拐点。实现碳达峰是碳中和的基础和前提,达峰时间越早、峰值水平越低,实现碳中和的代价越小、效益越高。因此,为了在保障经济社会充分发展的同时实现碳中和的远景目标,必须高质量、高标准实现碳达峰。 (二)世界各国碳达峰、碳中和现状 从碳达峰情况看,据世界资源研究所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球有54个国家已实现碳达峰,Ⓒ其碳排放量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40%。这54个国家达峰时间分布为:1990年以前18个、1990~2000年13个、2001~2010 ①潘勋章、王海林:《巴黎协定下主要国家自主减排力度评估和比较》,《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8年第9期。 Ⓒ《走进碳达峰碳中和丨碳达峰———世界各国在行动》,搜狐网,https://www.sohu.com/a/445563820_100188001,2021年1月19日。 年19个、2011~2020年4个。已实现碳达峰的国家中,大部分属于工业化后期的发达国家,如美国、德国等;还有少量以第三产业为主导产业的小国,如冰岛等。截至2020年,在碳排放量排名前15位的国家中,美国、俄罗斯、日本、巴西、印度尼西亚、德国、加拿大、韩国、英国和法国已经实现碳达峰,中国、墨西哥、新加坡等国家承诺在2030年以前实现碳达峰。 从碳中和情况看,根据国际能源和气候情报研究院(ECIU)统计,截至2020年底,已有超过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已实现碳中和的有2个国家,已立法的有6个国家,处于立法中的有欧盟(作为整体)和其他5个国家,有20个国家发布了正式的政策宣示(见表1),提出目标但尚处于讨论过程中的国家和地区近100个。 表1已实现碳中和或提出明确碳中和目标的国家 进展情况 国家和地区(承诺时间点) 已实现 苏里南、不丹 已立法 瑞典(2045)、英国(2050)、法国(2050)、丹麦(2050)、新西兰(2050)、匈牙利(2050) 立法中 欧盟(2050)、加拿大(2050)、韩国(2050)、西班牙(2050)、智利(2050)、斐济(2050) 政策宣示 芬兰(2035)、奥地利(2040)、冰岛(2040)、美国(2050)、日本(2050)、南非(2050)、德国(2050)、巴西(2050)、瑞士(2050)、挪威(2050)、爱尔兰(2050)、葡萄牙(2050)、巴拿马(2050)、哥斯达黎加(2050)、斯洛文尼亚(2050)、安道尔(2050)、梵蒂冈(2050)、马绍尔群岛(2050)、哈萨克斯坦(2050)、中国(2060) 数据来源:国际能源和气候情报研究院(ECIU)。 (三)主要国家和地区碳减排路径及启示 1.欧盟碳减排路径 欧盟27国作为整体在1990年就实现了碳达峰,Ⓒ但各成员国达峰时间 差异较大。德国等9个成员国的达峰时间早于1990年,其余18个成员国分 Ⓒ国际能源和气候情报研究院(ECIU),http://eciu.net/netzerotracker。 Ⓒ王鹏、梁鑫垚:《碳达峰和碳中和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影响———理论逻辑与实现路径》,北极星大气网,https://huanbao.bjx.com.cn/news/20210624/1160031.shtml,2021年6月24日。 别在1991~2008年实现碳达峰。为实现更高的碳减排目标,欧盟决定到2030年时温室气体排放比1990年减少不低于55%,并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 为了实现碳减排目标,欧盟形成了贯彻低碳发展战略目标的路线图和涵盖市场、金融、财政、标准、法规等多个领域的政策措施。2011年,欧盟通过了《2050年迈向具有竞争力的低碳经济路线图》,提出了2050年欧盟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80%~95%目标的方法,包括发展清洁能源、循环经济、绿色交通等。2019年,欧盟发布《绿色欧洲协议》,在能源、工业、农业、生产消费、基础设施、交通运输、社会福利等方面进一步细化了碳减排系列配套保障措施。2020年,欧盟公布《欧洲气候法(草案)》,旨在从法律层面确保欧洲到2050年成为首个碳中和大陆,并设立7500亿欧元的专项基金,重点为电动汽车、低碳电力生产、氢燃料等领域提供支持。 2.美国碳减排路径 美国于2007年实现碳达峰,比德国、英国、法国等欧洲发达国家晚15年以上,且峰值水平较高。国际能源署(IEA)测算,美国碳达峰时的人均排放量较欧盟人均水平高出138%,美国总统拜登已明确表示,美国将在2035年通过可再生能源实现无碳发电,并于2050年实现碳中和。 美国的低碳发展路径和政策设计经历了较大波折。2013年,奥巴马政府制定“总统气候行动计划”,提出了202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较2005年下降17%的目标,并制定了分领域落实措施,包括更新发电厂碳排放标准、发展新能源、提高能效、定期开展能源评估等。2014年,推出“清洁电力计划”,要求2030年之前将发电厂的二氧化碳排放在2005年的水平上削减至少30%,这是美国首次对现有和新建燃煤电厂的碳排放进行限制。2017年,特朗普政府宣布美国退出《巴黎协定》,全国范围内低碳政策推行陷入停滞,但仍有50个州自主制定了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其中加州宣布于2045年实现碳中和。2021年,拜登政府宣布重返《巴黎协定》,并承诺投资2万亿美元用于清洁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重点措施包括:在交通领 域,加快发展城市零碳交通、推进“第二次铁路革命”;在建筑领域,加快建筑节能升级,推动新建建筑零碳排放;在能源领域,加快发展新能源,推进储能、绿氢、核能、碳捕集等技术研发。 3.日本碳减排路径 日本于2013年实现碳达峰,峰值水平的人均排放量较欧盟人均水平低 8.7%。2020年,日本宣布“到2050年国内温室气体排放达到实质上为零”,即实现碳中和目标。 2020年12月,日本政府发布《绿色增长战略》,提出了2050年日本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度表。在能源领域,重点发展可再生能源,实现205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过半。其中海上风电将成为日本未来电力领域的发力重点,目标是到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增至10吉瓦、2040年达到30~45吉瓦。在交通领域,明确提出将在15年内逐步停售燃油汽车,同时降低充电费用,使电动汽车全寿命周期综合费用降至与燃油汽车相当的水平。此外,日本提出将在2021年引入碳价机制助力碳减排。 4.对中国的启示 研究欧盟、美国、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碳达峰情况、碳中和路径,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一是中国实现碳中和目标时间紧、任务重。截至2020年底,已有超过 130个国家和地区提出了碳中和目标或愿景,多数在2050年左右,中国为 2060年。然而,欧盟、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碳达峰时间在1990~2010年, 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跨度达到50~70年。中国从实现碳达峰到实现碳中和的时间跨度仅为30年,约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一半,且碳排放总量超过100亿吨,远高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减排总量大、时间短、任务艰巨。 二是发电及终端部门的清洁能源利用和能效提升是推进碳减排的重要路径。在电力领域,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发电,缩减煤电、气电规模,发展“火电+碳捕集”作为必要补充;在工业领域,大力推进工业过程电气化,提高能源效率和材料回收率等;在建筑领域,推进建筑用能电气化,提高建筑标准进而提高建筑能效,发展可持续建筑等;在交通领域,加快乘用汽 车、铁路等领域的电气化发展,在航空、重型车辆等领域发展氢燃料/混合燃料代替传统化石燃料,提倡绿色出行等。 二碳达峰、碳中和的国内情况 (一)全国及各省份碳排放情况 从碳排放总量看,2018年全国(不含西藏、香港、澳门和台湾)碳排放总量为105亿吨。Ⓒ有统计数据的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碳排放总量如图1所示。各省区市碳排放总量差异显著,排名前五的地区为河北、山东、江苏、内蒙古和广东,均属于化石能源消费较为集中或自身产业结构偏向于重化工业的省份Ⓒ,它们在大量为外省份提供能源密集型产品的同时,也导致自身排放量显著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