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所 晨会报告2022年11月23日 国都证券 晨会报告 国都证券研究所晨报20221123 【财经新闻】昨日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基金项目开工建设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指数名称收盘涨跌%资本市场功能有效发挥,锚定服务实体经济根基上证指数3088.940.13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沪深3003769.570.01 深证成指11002.93-1.18 证券研究报告 中小综指11827.72-1.38 【行业动态与公司要闻】恒生指数17424.41-1.31 央行、银保监会: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恒生中国企业寻找消费韧性:加强政策导航推动业态升级指数5901.22-1.68 恒生沪深港通 AH股溢价144.260.59 【国都策略视点】标普5004003.581.36 策略观点:偏强预期VS.弱现实,指数震荡缓升纳斯达克指数11174.411.36 MSCI新兴市场927.41-0.39 数据来源:Wind全球大宗商品市场 商品收盘涨跌% 纽约原油81.101.06纽约期金1740.800.07伦敦期铜7995.501.27伦敦期铝2436.002.35波罗的海干散货1149.00-2.38 数据来源:Wind研究员王双电话:010-84183312Email:wangshuang@guodu.com执业证书编号:S0940510120012联系人苏国印电话:010-84183274Email:suguoyin@guodu.com 独立性申明:本报告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可获得资料,国都证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不做任何保证。分析逻辑基于作者的职业理解,通过合理判断并得出结论,力求客观、公正,结论不受任何第三方的授意、影响,特此声明。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第1页研究创造价值 【财经新闻】 国家发展改革委:加快基金项目开工建设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将对重点省份和其他省份开展交替调度,进一步督促指导地方加快开工建设,加快资金支付,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政策发挥更大效应,力争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助力巩固经济回升向好趋势。 7月底,国务院部署通过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加大重大项目融资支持。目前,7399亿金融工具资金已全部投放完毕,支持的项目大部分已开工建设,正在加快形成实物工作量。 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孟玮此前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1-10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8%,在房地产投资下降的情况下,基础设施投资持续发力,1-10月份增长8.7%,制造业投资稳定增长,1-10月份增长9.7%,可以说,金融工具对稳投资发挥了积极作用。 国家发展改革委投资司近日召开部分省份基金项目视频调度工作会,督促指导地方推进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已签约投放项目(以下简称“基金项目”)加快开工建设,尽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会议指出,当前的主要任务是将工作重心从提高审批效率、加快资金投放,尽快转向强化要素保障、做好配套融资、加快推动项目开工建设,并加大对各地方协调机制的指导力度,力争在四季度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 会议要求,要继续加强跟踪调度,督促指导地方落实好已出台要素保障政策,协调解决审批手续办理的堵点难点问题,切实加快基金项目开工建设和资金支付进度。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做到项目安排科学合理、建设条件落实,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检验。同时,做好项目储备和项目前期工作,为明年扩大有效投资打好基础。 (来源:Wind) 资本市场功能有效发挥,锚定服务实体经济根基 11月22日,参加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的业内人士表示,锚定服务实体经济根基,突出资本市场功能发挥,有效推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转型升级。 监管部门有关人士透露,将鼓励各类机构积极参与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塑造多元包容的创新支持市场机制。融资结构得到改善 “健全资本市场功能,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是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重要内容之一。 “融资结构得到改善,充分显现资本市场功能。”中国证监会上市部主任李明表示,近年来,上市公司直接融资比例稳步上升,2021年,上市公司直接融资6.7万亿元,占上市公司融资总额近三成,创历史新高。直接融资中,股权再融资和交易所市场债券融资合计2.5万亿元,占直接融资近四成,比2019年提高8个百分点,资本市场助推优化融资结构作用更加明显。 在助推优化融资结构的同时,资本市场也有效推动实体经济转型升级。李明介绍,2021年,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易金额达1.8万亿元,占全国并购重组交易金额的近五成,配套融资422.4亿元,有效推动实体经济做大做强、转型升级。 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和我国实体经济的基本盘。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表示,上市公司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奋进的征程中责无旁贷。应通过提升上市公司发展质量,助力我国资本市场行稳致远,助力中国式现代化目标如期实现。 服务创新战略提质增速 “目前,我们正全力以赴研发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的第六代智能轨道交通系统,即将实现在世界范围内的领跑。”交控科技董事长郜春海说,作为中小企业的代表,交控科技多年来深挖轨道交通“金矿”,在科创板及双螺旋模式的双重助力下,让中国技术实现国际超越成为可能。 资本市场正日益成为“硬科技”、“三创四新”、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聚集地。“5000余家上市公司中,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上市公司超过2500家、占比超五成,这些公司中30%都是近两年登陆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服务创新战略不断提质增速。”李明说。 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作为直接融资的重要渠道,创新资本形成的重要载体,对科技创新同样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截至今年二季度,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累计投资于未上市和新三板挂牌企业股权项目超过18万个,形成股权资本超 过10万亿元。互联网、机械制造、医药生物、半导体等产业成为投资重点,在投项目近9万个,在投本金4万亿元。”中国证监会市场二部主任王建平介绍。 持续优化制度供给 多位监管部门人士表示,将持续优化制度供给,加快完善资本市场支持科技创新的体系、结构和制度建设,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一方面,伴随注册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科创板、创业板和北交所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将更好促进资本与科技融合。 上交所总经理蔡建春表示,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安排,鼓励和支持更多“硬科技”企业上市。继续发挥科创板改革试验田功能,提升服务科创企业能级。持续优化市场生态建设,营造支持科技创新的良好环境。 深交所总经理沙雁称,增强制度的适应性,塑造多元包容的创新支持市场机制。加快完善创业板成长型创新创业企业评价标准,突出主板蓝筹市场特色,提升市场包容性。研究进一步优化并购重组再融资机制,支持上市公司聚焦主业、规范发展、做优做强。 北交所副总经理王丽说,北交所将打造审核更高效、预期更明确的中小企业上市路径。全面梳理、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审核包容度和效率;形成透明、清晰的审核标准体系;不设“口袋政策”、“隐形门槛”。 另一方面,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深化与高校院所、科技企业、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的合作,将共同促进高水平技术、高层次人才与创新资本的深度融合,推动技术市场和资本市场的高质量发展。 “证监会鼓励各类机构积极参与认股权综合服务试点。支持金融机构、私募基金、证券服务机构、担保公司等机构参与试点,促进认股权价值发现和有序流转,打造合规、专业、高效的认股权服务生态体系。提升服务科创企业能力。”王建平透露。 (来源:Wind) 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 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长江、黄河横贯东西,秦岭、淮河分异南北,统筹区域发展是“国之大者”。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更是作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受访专家认为,目前,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仍然较大。应站在全国统一大市场的角度,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完善地方发展政策,落实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和区域重大战略,推动四大板块迈上发展新台阶,发挥区域重大战略高质量示范作用。同时,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联动、特色化发展,完善城镇化空间格局。 谋求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促地方发展 近年来,我国在区域经济布局上不断优化,国土空间治理水平不断提升。但从绝对规模看,2021年东部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已超4万元,与其他三地的收入差距均超过1万元。 “目前,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实际情况是区域相对差距在逐步缩小,但区域绝对差距还在扩大。”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区域与城市经济研究所教授、全国经济地理研究会会长张可云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我国还需长期不断努力缩小区域相对差距积累量变,继而实现缩小区域绝对差距的质变。 面对新形势新挑战,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对记者概括称,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一个总体战略,旨在促进我国经济地带之间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区域重大战略着眼于对国民经济具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城市群、都市圈和经济带发展,体现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主体功能区战略是基于资源环境承载力而对国土空间实施有效管控,旨在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新型城镇化战略立足于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并以中心城市为引领形成带动区域发展的增长极。 在张可云看来,新时代下的区域协调发展,既要坚持全国一盘棋谋篇布局,又要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落好棋子。地方政府在谋篇布局时,应谋求在全国统一大市场中促进地方发展。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禀赋条件,遵循区域经济发展规律,不断调整完善区域规划与政策,避免要素、资源在各地分配的平均主义,杜绝产业结构雷同和发展模式照搬的现象。 发挥比较优势 促进四大板块迈上新台阶 对于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在受访专家看来,就是要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促进四大板块迈上发展新台阶。 今年前三季度,中西部地区持续保持较高的经济增长势头,全国共有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经济增速高于全国水平,其中有8个来自西部地区,6个来自中部地区。 对于中西部地区的后续发展,中国国土经济学会理事长、国家发改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肖金成对记者说,西部地区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高政策精准性,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西部大开发的新格局,应该是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而中部地区要想加快崛起,应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自主创新方面下功夫,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不断提高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开创中部崛起新局面,实现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东北振兴取得一定成效,但东北地区仍面临人口外流、接续产业成长缓慢等严峻挑战。在党的二十大新闻中心群体采访中,东北三省有关负责人均强调承接、引进产业的重要性。吉林省委副书记刘伟就表示,吉林正全力打造现代新型汽车和零部件、农产品及其深加工和食品细加工、冰雪和避暑休闲生态旅游这3个万亿级大产业。 肖金成认为,东北振兴将是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需要在体制机制上有更大突破,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形成对国家重大战略的坚强支撑。 而对于经济发展走在前头的东部地区,肖金成表示,东部地区要充分发挥改革开放先行、创新要素聚集、现代制造业领先的优势,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在全国率先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推进现代化,率先实现高质量发展。 发挥区域重大战略的引领带动作用 对于区域重大战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要求高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