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市场回顾。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6.38%,环保指数上涨7.55%,周相对收益率1.17%。电力及公用事业指数上涨3.13%,周相对收益率3.25%。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中分别排名第10和第27。科学服务周下跌3.48%。 本周专题:新一轮电改大幕徐徐拉开,电力交易体系趋于完善 多种形式的电力交易机制稳步推进。第一批试点现货省份逐步进入成熟期,将于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进入长期、稳定的运行阶段。同时重点省份的容量市场、辅助容量也在不断推进,现货有望与容量、辅助市场进行深度融合,通过更加有效的价格信号引导机制解决当前电力系统潜在的充裕度、灵活性无法满足的问题。 对应投资看点:虽然现货、容量等市场直接带来的盈利空间或有限,但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电价的后续推演。此外,我们认为贵州煤电一体化政策的影响并非单纯的新能源指标向火电的倾斜,还在于长时间尺度下火电资产在各种交易机制中获得的更加公允的市场回报以及盈利模式的切换,短期内市场机制完善将助力电力板块修复信心进一步增强。 行业要闻。1)11月2日,贵州省能源局下发《关于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稿)》。通过支持多能互补、强化规划引领、鼓励重组推动,加快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通过规划现有与新建煤电项目,制定并强化指标管控,加强新能源资源的有效配置。2)10月28日,国家能源集团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前三季度生产经营及能源保供稳价、稳增长情况。前三季度,国家能源集团认真落实稳经济促增长系列举措,在安全挖潜提效中保供应,在加快转型升级中谋发展,迎峰度夏、防洪度汛等重点任务高质量完成。 异动点评。本周A股环保行业股票多数上涨,申万一级行业中97家环保公司有96家上涨,1家下跌,0家横盘。涨幅前三名是久吾高科(45.15%)、侨银股份(29.98%)、超越科技(28.31%)。久吾高科是国内生产规模大、品种规格多、研发能力强的无机陶瓷膜元件及成套设备的专业化生产企业。公司服务与产品主要包括膜组件、膜分离设备、水处理设备、气体分离设备、湖泊净化器和过程工业产品及设备的开发、制造、销售,设备安装及技术服务等。 投资策略。环保行业:1、业绩高增,估值低位:龙头公司业绩增速基本在20-30%区间,对应22年估值10-15倍之间;2、商业模式改善,运营指标持续向好:板块摆脱纯工程依赖,稳增运营属性显现,收益率、现金流指标持续改善向好;3、政策催化提升估值修复预期:一季度环保政策密集,碳中和带来板块关注度持续升温,估值修复可期。推荐瀚蓝环境、高能环境、首创环保、伟明环保,建议关注北清环能、洪城环境、光大环境、绿色动力。 电力:1、火电业绩修复在即,22Q3有望迎来光伏组件价格拐点,绿电发展景气向上,同时CCER增厚新能源运营收益。推荐三峡能源、华能国际、太阳能、新天绿能,建议关注福能股份等;2、核电装机成长空间打开,叠加电价上浮增强业绩弹性,推荐核电基本盘稳步推进,新能源造就第二增长曲线的中国核电,建议关注中国广核;3、降低单位GDP能耗,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预计2030年市场空间1.5万亿,建议关注南网能源、涪陵电力;4、电网建设方面建议关注特变电工、国电南瑞、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等。 科学服务业:1、当前国内科学服务市场超两千亿,并随科研投入加大呈持续高增态势。2、目前外资企业控制90%以上份额,国产替代空间巨大。3、随着国内经济技术发展,目前涌现出一批国产科学服务企业。我们认为,未来伴随产品研发能力以及本土化服务能力的不断提升,大型本土服务机构的综合竞争力将持续增强,国产替代路径清晰并进入高速发展轨道。推荐泰坦科技、莱伯泰科、阿拉丁、聚光科技、皖仪科技,建议关注禾信仪器。 风险提示:疫情影响;环保政策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用电量增速不及预期;电价下调;天然气终端售价下调。 一、本周专题:新一轮电改大幕徐徐拉开,电力交易体系趋于完善 (一)第一批试点现货省份逐步进入成熟期 1、现货市场的背景及发展沿革 电力现货市场是与电力系统运行紧密结合的市场组织形式。现货市场以集中出清的交易形式,产生面向日内不同时段的分时价格信号,并形成满足安全约束、从而下达执行的电力调度计划指令。 15年电力市场化改革催生电力现货发展,17年进一步发展,22年有望再次突破。2015年电改9号文正式拉开了我国电力市场化改革的序幕。在9号文的指导下,电力市场化建设取得较大进展,但我国的电力市场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省份的市场化交易仍停留在年度、月度等中长期时间跨度,且交易标的物以电量为主,电力系统调度仍保持着计划管理方式,市场价格难以有效反映电力供需的实时变化,与欧美开放成熟的电力市场仍有一段距离。为进一步推动电力市场体系的建设,2017年8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选择南方(以广东起步)、蒙西、浙江、山西、山东、福建、四川、甘肃等八个地区作为第一批电力现货市场改革试点。至今年年底至明年年初,第一批重点展开现货试点的省份均有望进入长周期、稳定运行的阶段,为新型电力系统的转型提供机制支持。 2、现货市场的运行机制 现货市场建设存在6个关键要点。其中包括中长期与现货市场协调机制、集中式与分散式市场模式、定价机制、市场组成、报价方式和调度机构与交易中心职责分工。 图表1现货市场设计环节 1)中长期与现货市场协调机制:实现中长期与现货的有效连接,本质上为将前期确定的较长时间尺度的电量不断分解至更短时间尺度中,因此需要将中长期的电量交易合约进行拆分,实现中长期与现货市场的协调。2)现货市场模式:主要包括分散式市场和集中式市场两类。集中式市场要求供需双方在统一的电力库中进行集合报价、统一出清,分散式市场则可以允许发购电双方自主进行合约的签订。3)现货市场定价机制:可分为统一电价、区域电价和节点电价3类。采用统一电价的区域有英国;采用区域电价的区域主要有北欧和澳洲;采用节点电价的区域主要包括美国、新加坡和新西兰等。4)现货市场按照交易时序分解为日前市场、日内市场和实时市场。在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对电力合约进行出清,以达到电力供需双方的平衡。5)现货市场报价方式:包括单边报价和双边报价。单边报价指发电商向市场提交供给曲线,市场出清时采用负荷预测确定每台机组的发电计划和市场价格。双边报价要求发电商和用户分别向市场提供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供需双方共同决定市场出清价格。6)调度机构与交易中心对于保证电力市场及电力系统稳定运行具有重要作用。 3、各省份目前的执行情况 全国视角来看,我国目前的电力现货市场形成了以两大区域性电力交易中心为主,各省电力交易中心为辅的发展格局。我国目前建立了北京、广州2个区域性电力交易中心,2022年7月南方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包括电力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区域电力市场启动试运行后,现货交易将由广东拓展到云南、贵州、广西、海南,实现南方五省区的电力现货跨区跨省交易。 省份视角来看,各省也分别建立了自身的现货电力交易体系,重点省份已实现了从短期试点运营到中长期试运行的平稳过渡,不断有更多省份逐步进入成熟期。 图表2重点省份现货交易进展 (二)容量市场、辅助容量各省份有望跟进,实现与现货市场互相融合 1、目前市场认知的偏差:“容量”≠“辅助” 描述容量电价首先需界定容量电价为何而生,其真实目的是什么。在此之前需要明确电价定价方式,即何为边际电价定价。边际定价的定义为在实际进行出清时发电方与购电方分别进行报价,发电方报价由低至高与购电方报价由高至低进行匹配,最终形成双方都可接受的价格(即为出清价格)。 图表3边际电价定价方式 边际定价模式下,如果电价非市场化(价格帽限制过低)有可能会导致“收入缺失”问题。如图展示的两种情形,在无极端事件影响的情形下,当实际的供需决定的出清价格低于规定的价格帽上限时,即按照该价格成交,所有机组理论上均可收益。但当需求增加导致理论出清价格高于电价的价格帽上限时,即会出现收入缺失的问题,而此部分缺失的收入将破坏整个电力体系的供需平衡。 图表4出清价格低于价格帽上限情景 图表5出清价格高于价格帽上限情景 收入缺失会迫使一部分边际机组被“淘汰”,因此通过“容量电价”确保固定成本的收回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在无法突破价格帽的情境下,贴近于边际出清价格的机组有可能仅能收回可变成本,而固定成本、运维成本则难以收回,导致边际机组因回收不了全生命周期成本而被挤兑。同时后续将会因缺乏投资激励致使系统发电装机逐渐减少,进而系统充裕性降低。因此“容量电价”本质上是为保证电力系统的充裕度而对边际机组(火电)进行的固定成本补偿。 图表6“容量电价”本质是保障系统的充裕度 而“辅助容量”本质是为电力系统提供灵活性。调峰容量政策的出台本质上是在风光大发/低谷时火电机组通过自身负荷的升降实现“削峰填谷”的作用。而火电机组需前期进行一定程度的灵活性改造来满足机组负荷的升降。因此,以甘肃的辅助容量为例,通过辅助费的模式,促使其火电改造成本的收回。其根本上解决的是系统的灵活性问题,而不解决充裕性问题。 2、以山西为例,现货与辅助的结合进一步放大了价格的信号引导功能 山西通过现货与辅助的结合,以价格信号为引导促进电力系统进行自发调节。在某日山西的用电负荷与风光出力变动图中可以看出,山西出力净负荷(用电-风电及光伏)在光伏出力较大时于中午出现低谷,而在用电最旺盛的傍晚,由于光伏出力大幅走弱,风电整体表现又较为平稳,因此净负荷在傍晚达到峰值。整体而言,山西属于较为常见的用电负荷高峰与风光出力节奏不匹配的省份。在山西11月运行现货市场以来,在风光较为富裕的时段现货价格较低,使得火电机组主动调节向下出力,由于进入12月的供暖季,火电机组新增向下调节负荷有所减少,但风光叠加出力整体呈现出提升趋势,通过现货市场的引导有效提升了电力系统的自发调节能力。 图表7山西某日用电及风光出力变动曲线 图表8山西现货交易带动火电与风光出力变动 现货市场将峰谷价差进一步拉大,价格信号的引导作用显著。可以看出,山西在现货市场运行期间,其日前市场成交的均价为193.6元/兆瓦时,实时现货市场的价格成交均价为233.4元/兆瓦时,且在实时现货市场中交易电价达到上限(1500元/兆瓦时)的时段被大幅拉长,现货市场在价格信号的引导方面效果较为显著。 图表9山西11、12月份日前现货市场价格曲线 图表10山西11、12月份实时现货市场价格曲线 (三)对投资的启示 1、直接带来的盈利空间或有限,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电价的后续推演 现货、容量市场的影响半径和影响能力仍有待提高。一方面,当前现货及容量市场的推广更多体现在省份视角而非全国。以容量电价为例,目前仅有山东进入实际执行阶段,四川、云南等火电机组压力较大、对容量电价有较强诉求的省份或将陆续跟进,但在浙江、江苏等电价本身较高的省份推进或仍有阻力。现货市场方面,当前更多集中于第一批试点的8个省份后续有望进入常态化运行的阶段,全国范围内的推进仍需时日。另一方面,容量电价及现货对电价的实际性提升仍然有限,主要体现在目前电价的价格帽仍然受不得超过标杆电价的120%的限制,虽然现货可突破这一限制但目前在电力交易当中的占比仍然较低。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新型电力系统背景下电价的后续推演。在第二部分中我们提到,在边际定价体系下系统充裕性备受挑战,同时风光大比例并网导致系统灵活性调节需求日益增大,电价背后隐含的社会成本在当前的定价机制下均越来越无法满足新型电力系统的转变。因此,通过将电价解耦,并通过不同的市场回收相应成本将是未来双碳目标实现的必由之路。 图表11各市场的建立有助于回归电力各个功能的解耦 2、市场机制完善助力短期修复信心增强,长期逻辑演变同样循序渐进 短期电力修复信心有望增强。火电经历三季报不及预期后当前板块情绪偏弱。11月2日贵州省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推动煤电新能源一体化发展的工作措施(征求意见稿)》,该意见稿明确在充分利用火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