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报告 (2021年度)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中国外汇交易中心 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10月 序 2021年,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平稳发展,各类场外衍生品交易持续活跃,不断满足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风险管理需求,持续在支持货币政策调控、维护金融稳定、服务实体经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人民银行、外汇局的指导下,交易商协会、外汇交易中心和上海清算所持续推动场外金融衍生品创新和机制优化,完善衍生品主协议文本序列,夯实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市场参与者培育,不断推动市场健康规范发展,为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报告(2021年度)》聚焦介绍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运行情况和主要立法及监管政策动向,持续跟踪国际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运行及监管改革最新进展,并邀请市场机构围绕标债远期实物交割、CDS指数发展、终止净额结算、大宗商品衍生品中央清算业务、宏观对冲基金交易策略、国际基准利率变革、转让式履约保障的法律性质以及欧盟碳衍生品交易等境内外衍生品关注领域进行了专栏介绍。此外,增加本年度场外金融衍生品相关监管政策汇总和大事记作为附录供读者参阅。 由于时间和能力所限,报告中难免存在差错和不完善之处,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报告(2021年度)》编写组 2022年10月 本书编委会 主编:曹媛媛崔嵬王维强 编委会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 王庆玉 王焕舟 王勤淮 王群 朱红 乔宏军 刘彦许静怡 邹迎光 张红 张昕 陈振宏 罗云舟 庞玫 郑乃全赵弘宇 胡炜 柴非 贾蔚 翁露茜 储国强 薛宏立 戴志英 编写分工及成员: 正文第一章执笔人为张毓。 正文第二章,“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和“人民币场外汇率衍生品市场”部分的执笔人为陆晨希、邵明、柴天仪、朱迪恺、汪希阳、李鑫杰;“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和“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主要法律及监管政策动态”部分的执笔人为潘佳琪、汪希阳、李鑫杰。 正文第三章,“国际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部分的执笔人为朱小川、闫丽琼、臧嘉雯;“国际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最新动态与趋势”部分的执笔人为李亦丹、谭舒予。 正文第四章执笔人为张毓。 附录部分,附录一执笔人为朱莉、李晓斯、李亦丹、谭舒予和张红;附录二由交易商协会牵头整理。 专栏部分,专栏一执笔人为汪希阳、邵明、朱迪恺;专栏二执笔人为闫丽琼、 臧嘉雯、颜欢、董悠盈、王家庆;专栏三执笔人为郭远、葛琳、王冬、李扬舟、房正阳、彭建恩;专栏四执笔人为陈光、时雨、崔崯东、顾淑霏、李爱萍;专栏五执笔人为陈宇翔;专栏六执笔人为李季、李川、刘嘉、刘亮、许启琪、谢鹏飞;专栏七执笔人为陈天翔、林艺、陈小伟、谷艳玲、李昌芬;专栏八执笔人为李季、李川、张放、朱莉、李晓斯;专栏九执笔人为张毓。 统稿成员: 董静张毓潘佳琪吴冠华杭鑫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境内外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概述 境内外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概述7 第二章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情况 一、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及运行情况9 (一)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9 专栏一:标准债券远期实物交割业务13 (二)人民币场外汇率衍生品市场15 (三)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市场17 专栏二:银行间市场CDS指数发展现状及展望21 二、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主要法律及监管政策动态25 (一)《期货和衍生品法》公开征求意见25 (二)起草《关于促进衍生品业务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25 (三)明确衍生工具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资产计量规则25 (四)进一步加强中央企业金融衍生业务管理26 (五)修订银行间外汇市场做市商指引26 (六)支持市场主体外汇风险管理26 专栏三:《关于衍生工具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资产计量规则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终止净额结算机制的积极影响27 专栏四:场外衍生品在企业避险中的应用30 专栏五:中国场外大宗商品衍生品中央对手清算业务简介33 第三章国际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情况 一、国际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36 (一)名义本金规模平稳增长,总市值有所下降36 (二)规模结构保持稳定,市值结构小幅调整38 (三)市场参与者结构变化不大,集中清算比例保持稳定46 专栏六:宏观对冲基金外汇衍生品交易策略简介50 二、国际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监管的最新动态与趋势54 (一)场外衍生品市场改革进展54 (二)国际组织和主要国家监管动态55 专栏七:LIBOR退场:国际基准利率的改革及借鉴58 专栏八:转让式履约保障机制的法律认定探析及国际实践的启示62 第四章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展望 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展望67 专栏九:欧盟碳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概况69 附录一:2021年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相关立法及规章制度74 附录二:2021年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大事记79 第一章|境内外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概述 第一章 境内外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概述 2021年,面对百年变局、世纪疫情和纷繁复杂的国内国际形势,我国投资消费稳步恢复,进出口增长较快,国际收支保持平衡,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同时利率市场化改革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形成机制不断完善。 在此背景下,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稳健发展,利率、汇率、信用、商品等衍生品市场规模均保持增长,市场结构保持稳定,产品序列不断丰富,管理运行机制更加完善,交易服务水平持续提升。2021年,银行间市场利率衍生品交易21.4万亿元,同比增长6.3%;银行间市场人民币汇率衍生品交易22.6万亿美 元(以人民币计价为146.04万亿元),同比增长28.3%;银行间市场信用风险缓释工具交易 366.7亿元,同比增长99.9%。 2021年,衍生品立法取得重大进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就《期货和衍生品法(草案)》两次向全社会征求意见,纳入了单一协议、终止净额结算、交易报告、集中清算等衍生品市场 基础机制重要条款。同时,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衍生工具交易对手违约风险资产计量规则有关问题的通知》,对终止净额结算持支持态度。此外,人民银行会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关于促进衍生品业务规范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强化机构内控管理要求、加强投资者保护,以期促进衍生品业务规范健康发展。 与2020年相比,2021年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性有所降低,经济在疫情反复冲击下艰难复苏,全球通胀高企,主要央行货币政策转向,新兴经济体加息潮蔓延。在此背景下,全球场外衍生品未到期名义本金合约规模为598.4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8%,总市值规模12.4万亿美元,同比下降21.2%,逐步降回疫情爆发前水平,大类衍生品规模占比基本稳定,其中利率和汇率衍生品占比分别为79.4%和17.4%。 2021年,国际金融组织和主要经济体监管机构不断推动场外衍生品市场改革和规范,扩大交易报告库等监管改革要求覆盖范围,推动数据标准化,加强中央对手方(CCP)监管合作, 优化集中清算模式,进一步明确非集中清算衍生品保证金实施时间和要求,配合基准利率改革推出衍生品交易的后备机制等。 展望未来,在世纪疫情冲击下,百年变局加速演进,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和不确定, 我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进一步推动夯实法律基础,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持续拓展产品序列和应用场景,完善配套市场机制建设,更好发挥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用,助力新发展格局的构建。 第二章 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发展情况 一、中国场外金融衍生品市场建设及运行情况 (一)场外利率衍生品市场 1、市场建设情况 一是丰富利率期权标的基准利率。2021年3月19日,外汇交易中心新增以FDR001、FDR007等基准利率为参考利率的利率期权产品,包括利率互换期权和利率上下限期权,进一步丰富利率衍生品序列,拓展基准利率运用,为市场机构提供多元化利率风险管理工具,同时进一步完善了利率期权的行权交割、定价估值、风险管理等配套服务。 二是推出标准债券远期实物交割机制。2021年11月24日,外汇交易中心、上海清算所联合推出标准债券远期实物交割机制,增强现货和远期市场联动,提升标准债券远期市场的套期保值效率和有效性。首批实物交割合约品种为2年期国开绿债标准债券远期实物交割合约、2年期农发债标准债券远期实物交割合约和7年期农发债标准债券远期实物交割合约。其中,国开绿债标准债券远期实物交割合约, 是国内首个绿债实物交割衍生品合约。 三是拓展利率互换集中清算品种。2021年11月8日,上海清算所将期限在3年及以内的LPR1Y利率互换交易纳入集中清算,同时支持存量交易清算方式从双边清算变更为集中清算。利率互换交易品种的拓展将进一步活跃LPR相关资产交易,进而发挥衍生品价格发现作用,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更好促进LPR在市场资源配置中的引导作用,同时有助于提高利率衍生品市场透明度,加强衍生品交易风险监控,有效降低参与者成本,提高保证金使用效率。 四是探索碳中和债券指数互换。2021年7 月26日,国泰君安证券与中金公司完成银行间市场首笔挂钩“CFETS碳中和指数”的互换交易,其中交易一方支付固定利率,对手方支付CFETS碳中和指数在合约存续期内的总价值变化。“碳中和债券指数互换”可成为市场成员管理碳中和债券风险的工具,助力机构参与碳中和金融工具交易,优化碳中和债券二级市场定价。 五是优化新一代本币交易平台衍生品交易 服务。2021年,外汇交易中心持续优化衍生品交易服务,实现新一代本币交易平台衍生品交易服务全覆盖,增加自定义展示、内嵌价格计算等功能;优化了利率互换逐笔行情,并上线利率期权市场参考利率功能,上线平安银行、国泰君安旗舰店,提供“跨品种利差报价”服务,加强现货及衍生品的联动。 2、市场运行情况 一是利率互换带动利率衍生品交易稳步增长,参与者队伍进一步扩展。2021年,利率衍生品市场成交25.7万笔,名义本金总额21.4万亿元,金额同比增长6.3%,其中主导品种利率互换共成交25.2万笔,名义本金总额21.1万亿元,金额同比增长8.0%;债券远期(含标准债券远期)共成交4405笔,名义本金总额2614.9亿元;利率期权共成交390笔,名义本金总额756.2亿元。参与者队伍进一步扩展,截至 2021年末,上海清算所利率互换和标准债券远 期的集中清算业务参与者分别为389家和83家, 其中利率互换集中清算业务新增参与者95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和外资银行表现活跃,在利率互换中交易占比76.8%。 二是利率互换交易期限进一步集中于1年及1年以下,参考利率以FR007为主。从期限结构看,1年及1年以下品种成交占比72.6%,较去年上升8.8个百分点;1-5年品种成交占比5.4%,较去年下降2.2个百分点;5年及以上品种成交占比22.0%,较去年下降6.6个百分点。从参考利率看,以FR007为浮动端参考利率的交易占比86.8%,较去年上升4.0个百分点;以Shibor为浮动端参考利率的交易占比12.4%,较去年下降2.5个百分点;以LPR为标的的利率互换全年成交919笔,名义本金1098.3亿元。 22.0% 5.4% 72.6% 0.9% 12.4% 86.7% 1年期及以下品种1-5年品种5年及以上品种 ▲图2-1:利率互换期限结构成交量占比 数据来源:外汇交易中心 FR007Shibor其他 ▲图2-2:利率互换各参考利率成交量占比 数据来源:外汇交易中心 三是利率互换利率年初冲高后震荡下行,风险对冲效果增强。2021年初货币市场资金面偏紧,1年期FR007互换利率升至全年最高值2.7%,较2020年年末上升21个BP;1年期Shibor3M升至3.2%,较上年末上升22个BP。随着流动性压力逐步缓解,特别是7月初人民银行全面降准,期间虽受到PPI的扰动影响, 互换利率仍保持震荡下行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