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亿渡数据]:中国加氢站行业短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加氢站行业短报告

电气设备2022-10-19亿渡数据枕***
中国加氢站行业短报告

2022年 中国加氢站行业短报告 版权所有©2022深圳市亿渡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提供的任何内容 (包括但不限于数据、文字、图表、图像等)均系亿渡数据独有的高度机密性文件(在报告中另行标明出处者除外)。未经亿渡数据事先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擅自复制、再造、传播、出版、引用、改编、汇编本报告内容,若有违反上述约定的行为发生,亿渡数据公司保留采取法律措施,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的权利。 目录 第一章 中国加氢站行业概况 加氢站的定义 加氢站的分类 加氢站行业发展历程 中国加氢站行业市场规模 加氢站产业链图谱 产业链上游 产业链中游 产业链下游 加氢站行业驱动因素 4—12页 第二章 行业典型企业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厚普清洁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3—16页 名词解释 化石燃料制氢:指通过石油和天然气能源制备氢气,是目前主要的制氢方法。 工业副产氢:指现有工业在生产目标产品的过程中产生的氢气。 电解水制氢:指应用领域为太阳能发电、风力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储能发电的蓄电池。本报告中提到的“储能电池”均指储能锂电池。 外供氢加氢站:指站内无制氢装置,氢气通过高压氢气拖车、管道等设备运至加氢站,在站内进行压缩、储存、加注的加氢站。 站内制氢加氢站:指站内有制氢系统,通过化石燃料、工业副产氢、电解水等方式制氢,经纯化、干燥后进行压缩、储存及加注等的 加氢站。 35MPa和70MPa加氢站:指加注压力为35MPa和70MPa的加氢站。 高压气态储氢:指氢气在高压下(15.2~70.9兆帕)装盛在气体瓶中储存和释放的储氢方法。 低温液态储氢:指将氢气压缩冷却所产生液体分离后,将其储存在高真空的绝热容器中的储存方式。 金属合金固态储氢:指某些具备强大捕捉氢气的金属,在一定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吸收氢气后进行储存的方式。常见的储氢合金八廓钛锰系、镧镍系、钛铁系等。 燃料电池电堆:燃料电池指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发电装置。电堆由多个单体电池以串联方式层叠组合而成。燃料电池电堆是发生电化学反应场所,为燃料电池系统的核心部分。 氢燃料电池汽车:指用氢做为动力,通过燃料电池将储存的氢和氧产生化学反应,直接转化为电能的电动车。 碳中和:是2020年12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2030年环保发展目标,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加氢站组成 加氢站主要由储氢系统、压缩系统和加注系统组成, 是实现氢能利用的关键设施。 第一章 行业概况 国家支持及市场空间大 随着国家大力支持氢燃料汽车的发展,众多企业不断加码布局氢能产业,加大加氢站的建设与投入,加氢站行业市场规模迅速提升,2021年我国加氢站市场规模达到30.52亿元,同比增长84.7%。 加氢站行业上、中、下游情况 加氢站行业各产业链条参与企业众多。上游分为氢气制备、氢气储运两个环节;中游为加氢站的建设和运营;下游以氢燃料电池整车企业、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制造商等为主要参与者。 www.iiduo.cn 加氢站定义 加氢站主要由储氢系统、压缩系统和加注系统组成,是实现氢能利用的关键设施 加氢站是指为氢燃料电池汽车提供氢气的燃气站,将不同来源的氢气通过压缩机增压储存在站内的高压罐中,再通过加气机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氢气。加氢站主要由储氢系统、压缩系统和加注系统组成,各系统不可或缺。加氢站作为连接氢能利用上下游产业链的关键基础设施,对氢燃料电池和氢能源汽车的产业化、商业化具有重要意义。 加氢站 储氢系统 加注系统 压 缩 系 统 加氢站构成系统 制氢 储运氢 加氢站 化石燃料制氢 石油 天然气 液态储氢 储氢 气态储氢 工业副产制氢 煤油 甲醇 电力 压缩 系统 储氢系统 运 电解水制氢 长管拖车运氢氢 光伏 风力 加注系统 加氢站站内供氢 氢能利用流程 管道运氢 固态储氢 加氢站分类 中国加氢站主要为高压气氢、外供氢加氢站,加注压力以35MPa为主 我国主要应用外供氢加氢站;站内制氢加氢站由于初期设备投资较高、工艺复杂、占地面积大 等因素限制,在国内较难推广 对燃料电池车加气 加氢机 压缩机二次加压 到站气瓶组 卸气 外部运氢气 外供氢加氢站 对燃料电池车加气 加氢机 到站气瓶组 压缩机加压 制氢设备产生氢气 产生氢气的原料 站内制氢加氢站 按等级划分按氢气来源 国家出台《加氢站技术规范》将加氢站分为三个等级 等级 储氢罐容量(kg) 总容量G 单罐容量 一级 4000<G≤8000 ≤2000 二级 1000<G≤4000 ≤1000 三级 ≤1000 ≤500 按制氢方式 按建设形式 按站内氢气储存形态 工业副产氢加氢站和化石燃料制氢加氢站为主要方式,电解水制氢加氢站规模较小 制氢方式 电解水制氢加氢站 工业副产氢加氢站 化石燃料制氢加氢站 固定式加氢站:我国已建成的加氢站多为固定式加氢站,专为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氢气。占地面积大,建设工程繁琐。 撬装式加氢站:氢气供应通过长管拖车运输至站 内,设备简化,占地面积小,移动方便。 固定式加氢站 撬装式加氢站 站内氢气储存形态 高压气态储氢由于成本低、使用方便、储存条件易满足等优势成为目前储氢的主流方式 液氢加氢站 气氢加氢站 目前35MPa加氢站技术成熟,应用广泛,70MPa加氢站技术复杂,处于研发阶段 加注压力 70MPa加氢站 35MPa加氢站 按加注压力 发展历程 我国加氢站起步晚,2018年后才进入快速发展期 2003年我国推出第一代燃料电池车,加氢站开始被提及。为服务北京奥运会,2006年我国第一座加氢站建成。2012年国家开始对燃料电池车进行规划,提出燃料电池车、车用氢能源产业发展,带动氢的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2016年由于燃料电池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加氢站需求少,推广和建设较慢。2018年以来,国家愈加重视氢能源的发展,支持、规范氢能源的利好政策频出,涵盖氢能源技术路线、燃料电池汽车发展规划等,并加大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推广力度,同时对加氢站的补贴政策持续推进。2020年“碳中和”、“碳达峰”政策提出,同时在燃料电池汽车行业增长带动下,加氢站作为氢能利用重要的一环,也将迎来快速发展。 我国第一代燃料电池车推出 国务院提出燃料电池车、车用氢能源产业发展,带动氢的制备、储运和加注技术发展 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首次提出氢能发展路线图,建设第一座风光互补70MPa在线制氢加氢站 国家加大对加氢站的补贴政 策,各省市大力布局加氢站 我国第一座加氢站 在北京建成 财政部、国家发改委提出对符合条件的新建燃料电池加氢站进行奖励 在广东佛山等地率先开始试 点加油站里配建加氢站 “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提出,促使我国氢能源产业不断发展 2003 2006 2012 2014 2016 2017 2018 2020及以后 萌芽期:燃料电池车开始被推出,我国建成第一座加氢站 导入期:随着国家对燃料电池车的规划,加氢站多次被提及,但缺乏体系化政策 成长期:燃料电池车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对加氢站需求少,推广和建设较慢 快速发展期:国家对氢能源发展的重视,补贴政策的持续推进,加氢站发展迅速 市场规模 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需求将带动加氢站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 近年来国家大力支持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众多企业不断加码布局氢能产业,加大加氢站的建设与投入,加氢站行业市场规模迅速提升,2021年我国加氢站市场规模达到30.52亿元。集成设备(压缩机、氢气储存容器、加氢系统)占据加氢站建设的主要成本,2021年市场规模为15.3亿元。 随着氢能进一步被推广,氢燃料汽车渗透率的不断提升,加氢站建设速度加快,投入运营加氢站的数量也将实现高速增长。根据国家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加氢站达到1000座,2022-2026年加氢站市场规模将保持良好的增长趋势。预计到2026年我国加氢站市场规模将达到151.2亿元,集成设备市场规模将为71.1亿元。 160 140 2017-2026年中国加氢站市场规模及预测 2017-2026年中国加氢站集成设备市场规模及预测 80 61.2 48.7 38.2 24.7 15.3 8.4 3.7 0.7 1.9 70 71.1 151.2 127.4 101.4 78 49.4 30.52 16.52 7.14 1.4 3.64 12060 10050 8040 6030 4020 2010 0 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E2023年E2024年E2025年E2026年E 0 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2022年E2023年E2024年E2025年E2026年E 数据来源:亿渡数据 产业链图谱 加氢站行业各产业链条参与企业众多 氢燃料电池整车 氢燃料电池汽车以客车和专用车为主,占比分别为55%、44%,乘用车仅占1% 氢气储运 储氢:分为低温液态储氢、高压气态储氢、固态储氢,目前普遍采用高压气态储氢,但固态储氢方式将成为发展趋势 运氢:分为管道运输和公路运输,长管拖车是主要运输方式,管道运输建设投资大,应用较为有限 氢气制备 煤制氢、天然气和轻质油等制氢占80%左右制氢市场格局分散,国家能源集团和中石化为最大的制氢企业 加氢站建设与运营 加氢站的建设以中石化、中石油、厚普股份三家企业为主 加氢站集成设备CR5市占率约为90% 加氢站建设成本中,氢气压缩机占总成本比重最大,达到近30% 燃料电池电堆 作为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的主要零部件,国内相关技术较为落后,大多采用国外技术,部分零部件已实现国产化技术,可降低进口成本 上游 中游 下游 我国制氢以化石原料和工业副产氢为主,电解水制氢规模小 目前储运方式为高压气态储氢通过长管拖车的方式运输 产业链上游 化石原料和工业副产、高压气态储氢、长管拖车运输是制氢及氢气储运的主要方式 在氢气制备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2021年我国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同比增长32%。我国主要由化石原料(煤制氢、天然气重整等)和工业副产氢制氢,占比合计达到97%;电解水制氢仅占比3%,制氢规模小。 2017-2021年中国制氢产量 2021年中国制氢方式占比 3% 63% 21%76% 13% 工业副产氢电解水制氢煤制氢天然气制氢 3500330035%300032%30% 2500 2500220025% 19152100 200020%150014%15%100010%10% 5005%5% 00% 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2021年 制氢产量(万吨)增长率(%) 2021年中国制氢企业竞争格局我国制氢市场竞争格局较为分散,龙头 14%企业占比仅30% 我国制氢规模市场格局分散,国家能源集团和中国石化是国内氢气产量最16%大的两家企业,合计占比30%,其他多 70%为中小企业,制氢规模小。随着其他大型企业进入氢能源行业,氢能源行业的 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石化其他市场集中度将有望进一步提升。 储氢方式包括高压气态储氢、低温液态储氢、金属合金固态储氢 三种,其中高压气态储氢由于成本低、使用方便、储存条件易满足等优势成为目前储氢的主流方式。而金属合金固态储氢的安全性、稳定性优点成为我国未来发展的重点。三种储氢方式比较 储氢类型 储氢量 优点 缺点 应用 高压气态储氢 1-5.7 成本低、技术成熟 储量低、技术要求高 商业化,应用于乘用车 低温液态储氢 5.7-10 储氢体积小、密度和纯度高 储存要求高、应用于航空液化耗能高航天领域 金属合金固态储氢 1.0-4.5 安全、稳定 成本高、不易运输 未来重点发展方向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1年中国加氢站行业概览

电气设备
头豹研究院2022-01-25
hot

2020年中国口红行业短报告

商贸零售
头豹研究院2020-12-11
hot

2020年中国羊奶粉行业短报告

食品饮料
头豹研究院202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