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东方金诚]:重庆区域城投专题研究:区域不平衡发展特征显著,政策推动下城投价值分化加大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重庆区域城投专题研究:区域不平衡发展特征显著,政策推动下城投价值分化加大

2022-09-27丛晓莉、刘暮菡东方金诚能***
重庆区域城投专题研究:区域不平衡发展特征显著,政策推动下城投价值分化加大

——重庆区域城投专题研究作者:丛晓莉刘暮菡 区域不平衡发展特征显著,政策推动下城投价值分化加大 主要观点 重庆市经济总量居全国中游,但下辖区县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经济体量差异较大,主城都市区的各区县经济水平普遍高于“两群”地区;重庆财政实力处于全国中等水平,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财政自给率排名中上游;主城都市区财政实力领先,整体分化明显;重庆市显性债务在全国排名相对靠后,2021年债务压力有所提升。 直辖以来,重庆市工业得到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与电子制造业等支柱产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伴随成渝双城经济圈升级为国家级战略,作为经济圈核心城市的重庆市在未来整体发展及规划上也更突显国家战略定位,在政策加持下诸多方面迎来良好发展机遇。作为西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主要城市,重庆市不仅地区经济发展将得到促进,同时能够得到中央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的多方面支持。 在土地财政压力明显加大、经济转向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重庆市持续推进产业升级,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新的产业集聚正在逐渐形成。这将有利于提升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保障地方税收等财源,降低土地依赖,一定程度上缓解地方政府偿债压力。同时,重庆市园区众多,产业承接能够提升园区自身的综合能力,减少招商引资难度,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也将为重庆市相关城投公司提供项目储备和转型方向。 重庆地区发债城投以直辖市各区县平台为主,“组团式”发展格局显著;整体实力较强的重庆主城都市区发债城投明显多于“两群”地区,区域内不同资质城投融资分化明显;各区县城投债务压力与财政实力匹配程度不高。 重庆各区县平台整合及清理转型正在持续推进,部分城投可能进一步整合重组。近期重庆能投的破产重整,引发投资者对重庆区域债券和城投平台转型的关注。不过,由 于市场对其破产重整已有一定预期,因此重庆能投申请破产重整对重庆区域的城投债市场并未造成实质性影响。 伴随成渝经济圈相向发展,两大核心城市中间区县基建平台有望迎来机遇,相关城投债可适度挖掘;在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过程中,重庆主城都市区的国家级园区平台将迎来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政策支持力度较高的相关园区存量债机会加大。 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近年来重庆市经济财政保持良好的发展水平。同时,“十四五”规划首次提出成渝双城经济圈概念,将成渝城市群的地位提升至与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同一级别的国家级发展战略,成为中国经济第四增长极。重庆市作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核心城市之一,拥有强劲的发展动力,作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载体,重庆市的城投公司未来也面临着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重庆地区经济概况 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也是长江上游和西部的经济中心,区位条件优越,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布局中具有重要地位。重庆市地形地貌以丘陵山地为主,其中山地面积占比76%,缙云山、中梁山、铜锣山、明月山并称重庆主城区“四山”,长江横贯重庆全境,与嘉陵江称为“两江”,“四山”南北向纵贯重庆主城区,“两江”东西向横切“四山”,形成了“四山分东西、两江分南北”的特点,因此常被称为“山城”、“江城”。重庆市是西南地区的综合交通枢纽,由于地形复杂,成为长江上游地区唯一汇集水路、陆路、航空交通资源的超大型城市。不仅如此,重庆市也是“渝新欧”国际铁路大通道的起点,是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内陆开放高地的重要支撑。 重庆市经济总量居全国中游,2021年GDP为2.79万亿元,排名在全国31个省(市、区)中排位居第16位,但GDP增速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达到了8.3%,在全国排名第10位,人均GDP为86879元,同比增长7.8%,在全国排名居第8位。2022年上半年,重庆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5万亿元,增速为4%。据2021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数据推算,重庆常住人口为 3212.43万人,与2020年相比,常住人口增加3.50万人,增长0.1%,增速快于全国水平 0.07个百分点,连续17年保持增长态势。从产业结构看,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比为6.9:40.1:53.0,较前几年变化不大,仍以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为主。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分区县看,重庆市下辖区县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导致经济体量差异较大,主城都市区的各区县经济水平普遍高于“两群”地区,整体实力较强,渝东北次之,渝东南经济实力较弱。近年重庆市提出了构建“一区两群”1的发展战略,在突出区域差异化发展的同时兼顾协同发展。2014年重庆市政府发布《重庆市城乡总体规划(2007-2020年)》深化成果,首次提出“一区两群”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根据《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 1目前“一区”指21个主城都市区,包括原9个主城区(渝中区、江北区、南岸区、大渡口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和12个主城新区(璧山区、江津区、长寿区、南川区、涪陵区、永川区、合川区、綦江区、荣昌区、大足区、铜梁区、潼南区);“两群”分别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万州区、开州区、梁平区、丰都县、垫江县、忠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城口县等11个区县)和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黔江区、武隆区、石柱、彭水、酉阳、秀山等6个区县)。 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要“深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持续释放‘一区两群’空间布局优化效应”。根据规划要求,“渝东北城镇群禁止破坏生态,渝东南城镇群严格限制破坏生态”,分别为重庆的生态涵养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发展区,主要发展特色农业、文旅等产业,工业生产主要集中于主城都市区。 数据来源:政府网站,东方金诚 从2021年GDP数据来看,主城都市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455.64亿元,同比增长8.0%;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895.15亿元,同比增长9.1%;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43.19亿元,同比增长7.6%。排名第一的渝北区经济体量是排名最后的城口县经济体量的36倍。发展不均衡不仅体现在主城区与偏远山区,主城区之间也出现 了比较大的差异,如主城区排名第一的渝北区经济体量是主城区排名最后的大渡口区的7.2倍。但从GDP增速上看,主城都市区增速相对低于“两群”平均增速,这也反映了重庆市其他地区正在快速向前追赶。 数据来源:Wind,东方金诚 二、重庆市产业发展及未来潜力 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及国家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重庆市已形成汽车制造业、装备制造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医药产业等支柱产业,拥有全球最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和中国国内最大汽车产业集群。2021年重庆市规上工业总产值达2.6万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两年平均增长8.2%、增速排名全国第七;完成工业投资3145亿元、增长9.1%。市级重点项目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16.2%,新投达产项目266个、净增产值1368亿元。 同时,重庆还是我国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拥有自贸区、保税区、物流中心等多个服务园区以及国家级新区-两江新区。2021年,重庆实现货物运输总量14.43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3841.66亿吨公里;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19804.25万吨,增长20.0%;空港货物吞吐 量47.87万吨,增长16.0%;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171.21万标准箱,其中铁路吞吐量 38.14万标准箱,增长20.1%。同年,重庆市实现金融业增加值2459.78亿元,同比增长4.0%,当年获批的《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明确支持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支持在重庆建设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同年,重庆获批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深入推进国家物流降本增效综合改革试点;举办首届中国武陵文旅峰会,新增3个4A级景区,全年接待游客8673.7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841.2亿元。 (一)重庆汽车、电子制造等产业聚集效应较为显著,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新的产 业集聚正在逐渐形成,已成为重庆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税收等财源的重要保障。 受地理等因素影响,重庆市工业产业呈现分治布局的特征,并形成了相关产业集群。1997年重庆市经批准成为直辖市,辖原重庆市、万县市、涪陵市和黔江地区。受地理等因素的影响,重庆的工业区域分布仍然具有成立直辖市之前行政、地貌等分治布局的特点,多数工业企业特别是传统国企以主城区为主,部分在现万州区、涪陵区和黔江区为主的次区域中心,并且主要沿长江、嘉陵江和乌江流域分布。 直辖以来,重庆市工业快速发展,汽车产业与电子制造业等支柱产业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良好的支撑了重庆地区的工业发展;重庆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汽车、电子制造等产业链,产业聚集效应较为显著。随着近年来产业升级的不断推进,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等新的产业集聚正在逐渐形成,在土地财政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有利于保障地方税收等财源,同时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将为重庆市相关城投公司提供项目储备和转型的方向。 1、汽车制造业 重庆市是全国重要的汽车制造业基地之一,汽车制造业已经形成纵向产业链的产业集群,成为重庆市重要的支柱产业。2022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业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20.8%。其中,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1.6倍,较一季度提高了0.9%。目前在重庆市的 58家上市企业中,聚集了众多与汽车相关上市公司,如长安汽车、力帆科技、小康股份、隆鑫通用等汽车、摩托车整车研发企业;还有秦安股份、宗申动力、蓝黛科技、神驰机电等汽车零部件企业,以及中国汽研等汽车技术服务企业。 随着汽车产业加速向新能源转型,重庆市也在将重心转向新能源领域。2022年1月,重庆市发布《重庆市加速构建完善的智能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提出支持中科创达、北斗智联、弗吉亚等企业加快研发智能座舱、智能终端系统等先进汽车电子产品;支持长安软件等专业公司壮大,大力引进华安鑫创、鼎捷软件等国内外优质汽车软件公司;同时通过引入吉利极星、理想等整车项目,提高重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竞争力。根据普华永道的数据,按照交易额计算,2022年上半年重庆企业国内并购已披露交易金额超过1000万元的交易总额达184亿元,被投资方主要集中在汽车行业、制造业和IT信息化等领域,反映重庆新能源汽车集聚效应初步形成。 2、电子制造业 重庆是全球最大的笔记本电脑制造基地和全国重要的手机制造基地,重庆的笔记本电脑产量约占全球产量近4成,连续八年保持全球第一,2021年,全市笔记本电脑、手机产量均突破1亿台,占全国比重分别达22.1%和6.7%。同时,重庆市还加强集成电路、显示面板等产业布局。 重庆的电子制造业主要以两江新区和重庆高新区(西部科学城)为核心发展,逐步形成产业集群,目前重庆市有电子制造业规上企业超过700家。2021年重庆市电子制造业实现营业收入超过7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增加值增长17.3%,占全市规模工业28%。 重庆笔记本电脑制造产业主要通过品牌商带动ODM跟进,然后发挥品牌和ODM的带动效应,引进大量零部件企业,从而形成“品牌+整机代工+零部件企业”环环相扣的产业集群。重庆西永微电子产业园区(以下简称西永微电园2)拥有富士康、广达、英业达、新普、辉烨等世界知名ODM生产企业,两江新区拥有仁宝、和硕、纬创等ODM生产企业。 集成电路方面,重庆基本构建起“芯片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原材料配套”产业链条,成为集成电路生产力布局重点承载区域,功率半导体晶圆产能位居全国前列。西永微电园拥有SK海力士、华润微电子、中国电科、西南集成等知名集成电路企业,两江新区汇聚了紫光展锐、世芯电子等众多企业。显示面板方面,重庆基本构建起基板玻璃—显示面板—显示模组产业链条和“硬件+内容”产业体系,面板总产能跃居全国前十,拥有康宁公司、莱宝科技、康佳、京东方等企业。 3、生物医药产业 2021年,重庆市医药产业实现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9%。全市现有规上医药企业213 户。其中: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有53户,10亿元级企业16户,50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