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创推广进程加速:“2+8+N”上量在即 持续的政策推动下,信创产业开启了“2+8+N”的落地节奏。信创产业经过了党政行业的试验实践阶段,2022年开启了金融、电信、电力、交通等8大重点行业加速落地的步伐,其他如工业、物流、烟草等N个行业有望在2023年之后逐步推进。 信创产业链长,市场空间较大 信创产业链涉及到基础芯片、基础硬件、基础软件、云计算、通用软件、行业软件、网络安全等诸多领域,根据我们测算预计到2025年信创市场空间近2000亿元。其中,国产CPU、服务器、PC、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领域的信创产品市占率仍然较低,具备较大的提升潜力。 信创产品“正反馈”逐步形成 信创初期,政府通过财政补贴,刺激供给端快速发展,随着政策驱动走向需求释放,“应用-反馈-升级迭代-再应用”正向循环的逐步形成,国产软硬件持续打磨,供需两侧合力为信创产业链的快速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投资建议 信创全产业链有望受益政策加速,行业整体将迎来较大的投资机遇。我们结合市场空间、成长性、技术壁垒、竞争格局、产品标准化程度等方面优选细分领域领头羊。重点推荐标的:国产x86CPU:海光信息;国产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龙头中国软件(麒麟软件、达梦);BIOS固件:卓易信息(百敖软件);办公软件:金山办公、ST泛微;工业软件:华大九天、中望软件、中控技术;数据安全:卫士通;金融信创:神州信息。 风险提示 政策落地不达预期;信创厂商产品品质不及预期;行业竞争加剧。 投资聚焦 研究背景 近年来,受新冠疫情、美联储加息、俄乌冲突等不利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挑战再起,“逆全球化”更是愈演愈烈。在逆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作为产业链安全的一部分,信息技术领域国产替代引起高度关注。随着国家信息化总体战略布局的推进,我国信创产业市场规模不断增长,信创产业或迎加速发展机遇。 创新之处 梳理信创产业链之间的关联关系,提出围绕计算为基础的信创产业链关系图谱; 股价催化因素 逆全球化趋势加速; 国内政策刺激行业快速发展; 核心结论 在新的国际环境下信创全产业链有望受益,行业整体将迎来较大的投资机遇。我们结合市场空间、成长性、技术壁垒、竞争格局、产品标准化程度等方面优选细分领域领头羊。重点推荐标的: 国产x86 CPU:海光信息; 信创服务器:中科曙光; 国产BIOS固件:卓易信息(百敖软件); 国产操作系统和数据库龙头中国软件(麒麟软件、达梦数据库); 国产中间件:东方通; 办公软件:金山办公;泛微网络; 工业软件:华大九天、中望软件、中控技术; 国产打印机龙头:纳思达; 数据安全:卫士通; 金融信创:神州信息。 1信创产业概述 信创产业,即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它与“863计划”“973计划”“核高基”一脉相承,是我国IT产业发展升级采取的长期计划。信创建设从关键环节核心组件的自主创新入手,从党政军试点,关键行业逐步推广,为国产IT厂商提供了实践创新的沃土,从而逐步建立自主的IT底层架构和标准,实现全IT全产业链实力和结构的优化升级,包含IT基础设施、基础软件、应用软件和信息安全行业。信创产业的本质是发展国产信息产业,旨在实现“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发展目标,信创产业发展是国家经济数字化转型、提升产业链发展的关键。 1.1信创产业发展历程 中国的信创产业发展大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四个发展阶段:1993-2007的预研起步阶段,2008-2016的加速发展阶段,2017-2019的试验实践阶段,2020年至今的应用落地阶段。 图表1:中国信创产业发展历程 2020年是信创产业“元年”,“2+8”体系中全面升级自主创新信息产品,信创行业开始得到更多关注,市场活跃、业绩增长、标杆项目频出。2021年信创产业逐步走向应用落地阶段,“适配生态”、“竞标中标”、“产品迭代”等关键词凸显了信创产业在“2+8”行业应用中的良好态势。信创厂商一方面深耕党政信创解决方案,另外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陆续布局,通过产品服务升级和渠道开拓抢占政策风口和市场先机。 1.2信创产业推进进入新阶段 自2013年开始,党政从公文系统开始国产化计划,预计党政到2023年左右完成基本公文系统的信创改造,逐步实现电子政务系统的国产化。八大重点行业中,金融行业和电信行业较为领先,电力、石油、交通、航空航天、教育和医疗也在逐步进行政策推进和试验。最后,我们预计N个行业的信创将在2023年之后陆续启动。 从信创解决方案应用领域分析,党政领域已经形成了成熟完善的解决方案,金融和电信领域正在加速推进,医疗、交通、能源领域解决方案趋热,信创应用正在从党政领域向全行业转化,信创应用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 图表2:信创推进的“2+8+N” 1.3信创产业链涉及面广 信创产业是一个涵盖半导体、计算机、消费电子等多领域的庞大产业,主要包括基础芯片、基础硬件、基础软件、云计算、应用软件(又分为通用工具和行业应用两类)以及网络安全共6大板块。 图表3:信创产业链示意图 当前整个信创产业链当前最薄弱的环节主要集中在基础芯片和操作系统领域。基础芯片是计算机产业的基石,包括并不限于CPU、GPU、FPGA、存储芯片等;基础硬件主要包括服务器、存储、网络设备、PC、外设/IO等;基础软件包括数据库、操作系统、中间件等;应用软件包括OA、ERP、办公软件等;信息安全包括边界安全产品、终端安全产品和数据安全等。 1.4多重因素驱动信创产业高速发展 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高度依赖国外厂商 目前国内重要信息系统、关键基础设施中使用的核心信息技术产品和关键服务大多依赖国外,全球网络根域名服务器为美国掌控;中国90%以上的高端芯片依赖美国几家企业提供;智能操作系统的90%以上由美国企业提供。金融、能源、电信、交通等领域的信息化核心系统中近50%采用外国产品。 美国实体清单倒逼信创发展 自2018年美国政府及其职能部门,共把600余家中国公司、机构及个人纳入到实体清单(Entity List)中,它通常被称作是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的贸易黑名单。实体清单制度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主要涉及以下三类:1)与信息技术、核电、国防军工有关的高校和研究机构;2)与国防军工及航天科技有关的机构及产业公司;3)是与通信、半导体、人工智能等相关的技术产业实体。 图表4:信创产业驱动力 网络安全已经上升到国家安全高度 从伊朗核电站遭遇病毒攻击,到震惊世界的“棱镜门”事件,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互联网安全不仅关乎公民人身财产安全,更关乎国家经济发展和国防安全。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对国家安全、经济安全、社会稳定、公众健康和安全至关重要。只有保障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供应链安全,才能维护国家安全。 科技领域自主可控刻不容缓 随着俄乌战事推进,美国科技巨头相继宣布制裁俄罗斯。硬件方面:英特尔、AMD、戴尔、苹果等科技企业宣布停止对俄罗斯供货;软件方面:SAP、Oracle等软件巨头宣布停止在俄罗斯的产品销售和服务,甚至开源社区Github也严格限制俄罗斯获得其维持侵略性军事能力所需的技术和其他物品。这意味使用这些巨头产品的企业、机构业务将面临瘫痪的风险。 中国应该确保IT相关设施的全部环节国产化,任何不能保证自主可控的环节都会成为被攻击的弱点。对中国来说,从芯片全流程(设计、制造、封装),到操作系统的自主开发、开源社区,都需要有自主可控的解决方案。国产化将保证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和国家安全,更为未来发展“独立自主”的信息技术产业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政策清晰有序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政府就对IT底层基础软硬件的自主创新提出了相关要求,但受制于国外巨头垄断关键技术,诸多系统性风险与安全隐患无力解决。自2018年以来,在中兴和华为等公司供应链危机的催化下,信创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涵盖芯片等领域的相关政策密集出台。2020年10月,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2021年3月,“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再次强调科技自立自强,此后一系列深化对信创产业支持的政策相继出台。 从政策走向来看,科技自立自强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信创相关政策顶层设计明确,目标清晰,并且涉及行业范围变广,实施力度不断加大,随着相关政策持续落地,未来信创产业发展进程将加快步伐。 图表5:“十四五”时期信创产业相关政策梳理 信创生态体系日趋完善 与传统信息技术产业相比,信创产业更加强调生态体系的打造。 图表6:信创生态建设日趋完善 基于当前中国“缺芯少魂”的现状,信创整体解决方案就是通过打造以核心芯片(CPU/GPU)和操作系统为重点的国产化生态体系,系统性保证整个国产化信息技术体系可生产、可用、可控和安全。其中国内操作系统龙头企业麒麟软件官方称,截至2022年8月底,麒麟操作系统的生态适配数量已经超70万款。 2信创相关行业市场情况 2.1信创产业链市场空间广阔计算产业链空间较大 新应用、新技术、新计算架构,百亿级联接、海量数据增长将重塑ICT产业新格局,催生新的计算产业链条。IDC预测2023年,全球计算产业包含硬件、软件和云服务等多个领域,其中服务器及其核心部件、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操作系统和虚拟化软件、数据库、中间件、大数据平台、企业应用软件,总投资空间约1万亿美元(剔除重复计算部分)。 图表7:2023全球计算产业投资预测 信创产业链规模相应增大 基于服务器和PC行业的行业需求比例测算,到2025年中国信创产业链市场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约占中国信息化投资的25%-30%。信创PC有望达到530亿元,信创服务器预计市场将达到450亿元,位居前两位。服务器仍然是计算的基础和核心将带动相关网络设备、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中间件以及网络安全业务的发展。通用软件和企业应用软件将受到更多的重视和持续投入。 图表8:2025年信创产业链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2000亿元 2.2基础硬件:核心部件高度依赖进口 服务器规模庞大,但是核心器件高度依赖进口 服务器作为数字化时代的基石,随着中国数字化转型的深入,中国服务器市场仍然有望保持健康的增长态势。IDC预测到2025年,中国区x86服务器市场规模将达到407亿美元,5年CAGR约为12.82%。根据IDC历年的数据统计发现,从出货量和市场规模两个维度来看,近年中国服务器市场在全球市场均越发重要。市场规模占比从2016年的15.85%提升到了2021年的25.29%,出货量占比从2016年的23.95%提升到了2021年的28.89%,已经成为继美国之后的第二大服务器市场。国产品牌服务器厂商,核心部件(CPU、内存、硬盘、GPU等)高度依赖进口,缺乏定价权,更多扮演了组装厂的角色。 图表9:2021-2025年中国x86服务器市场预测 图表10:中国服务器市场日趋重要 x86 CPU占据绝对优势,国产CPU占比过低 微软和Intel凭借自身规模效应和技术优势结成了“Wintel”技术联盟,使得x86架构具有显著的产业生态优势。根据历年IDC《全球服务器季度跟踪报告》,x86服务器仍然占据绝对优势,近年的销售额占比维持在90%左右。2021年x86架构的服务器占据全球服务器97%以上市场份额;在x86领域里,Intel在全球服务器市场的份额达到了88.9%,AMD占比5.54%。国产CPU占比不足5%,远远达不到自主可控的安全线。 图表11:近年全球x86服务器占比变化情况 图表12:2021年全球服务器CPU格局 根据中国x86服务器市场出货量和路数分布情况进行推算,2020年中国x86 CPU芯片出货量为698.1万颗。假设2021年至2025年路数分布情况与2020年保持一致,2022年至2025年将保持9.0%左右的增长,预计在2025年芯片可以达到1,066.2万颗,x86 CPU芯片未来在我国仍会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图表13:201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