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次能源革命,实际上和气候变化没有关系,为什么? 一是因为技术的进步,我们的风、光、水特别是光伏和风电将来会规模最大。 技术的进步使得我们在特定的条件和特定的地区生产成本已经开始大幅度低于煤炭和石油的发电。第二个是动力电池技术的进步,动力电池分两种,一是锂电池,二是燃料电池。 2、从历次能源革命,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新能源的发生和一个新技术的发生,它都会比较昂贵,因此它一定的首发应用场景一定是在能够接受昂贵能源使用的场景。 能源的使用场景是三个:交通、工业、建筑,这其中交通是对能源价值、容忍度最高的应用场景。所以三次能源革命的首发应用场景都是交通,产生了火车工业,汽车工业。 今天革命也将会革掉火车、汽车、航空、轮船这些交通工具的命,我相信这都是由它的商业逻辑决定。 3、为什么氢能在全球的发展在尤中国尤其重要? 第一,可再生绿氢资源在中国很多,因为没有可再生能源,就不存在绿氢;第二,应用场景,绿氢的应用场景首先会发生在中远程重型车辆运输,包括低温下锂电池不能竞争的地方,又可以和柴油匹配的地方。 中国是发展氢能最大的应用场景,中国的青藏高原和智利这两个地区是绿氢生产成本最低的地方。 4、氢能源发展实际上就是三大关键技术。 关键技术今天不展开讲,(1)下游的燃料电池技术;(2)水电解技术;(3)氢供应链技术,包括储存和运输,从材料、到装备都诞生了一些新的要求。 5、氢能源在交通领域,究竞是哪些领域首先发生,你选错了方向,实际上就很困难。 车辆一定是商用车,乘用车10年之内我觉得确实不会大规模发生,但是对于出租车是有可能发生的。 在一些特定的场景之下,船舶,中短程和中小型,通过液态氢,或者是通过现在的压缩氢都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对于大型船舶一定要绿氨,或者是使用绿氢和二氧化碳的合成燃料才可以。 飞机可能首先在小规模的无人机方面优先发展。 6、氢能的发展,燃料电池技术比锂电池有更大的挑战。 这1个系统8个零部件(碳纸、催化剂、双极板、变压机、氢气循环泵、膜电极、电堆、质子交换膜),实际上还不止8个,还有其他的,这些东西每个部件都是不太存在的,都是新的,所以这个供应链的形成将会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既要成本低又要可靠,任何一个部件出问题,基本上这个产品就不存在,所以它比锂电池面临的挑战要大得多。 这里中国有些地方是长处,比如商用车的大功率石墨堆,但是材料领域就是我们的短板,7、除了动力系统之外,储氢现在也是很大的问题。因为中远程中重卡需要的储氢量较大,可是氢的体积功率密度又很低,这是面临的问题。 眼前是高压储氢系统,现在相对比较成熟了。中国的还在发展,国外发展的比我们好。 8、未来在中国一个最大的问题是电网的问题。 刚才说电网到不了那个地方,氢能源才有价值,或者是电网到了但是储能条件比较好,氢才有价值。这样的话我们就需要安排风光氢产一体化的项目,在中国的西部地区是最有可能发生的。 这在中国恐怕是要突破,不突破的话,我们的绿氢工业就起不来。 9、中国肯定蓝氢是正好处在我们的应用场景端,不需要大规模运输。 所以中国肯定是以蓝氢起步,但是长期来看绿氢是方向,如果说没有绿氢,那氢能就不存在,就失去了初心。 中国的蓝氢在我们长三角、珠三角这些新能源汽车正在示范的地区,我们的蓝氢成本已经在15块钱到20块钱一公斤,也就20块钱左右一公斤。现在应该是35块钱,供给车使用,各个环节都可以盈利了,这是中国的一个特别的优势,在国外是不存在的。 11、200公里范围以内,实际上压缩氢的成本就很高。 但是液态氢将会是未来中国10年内的主流,所以我们要高度重视液态氢技术。 在1000公里以上,10年以后,中国的管道运输氢可能会起来,这是氢供应链运输方面我们的一个看法。12、对中国的加氢站的一个判断。 因为在交通领域,以后的一定是大于两公斤的纯氢站和小于500公斤的油氢混合站才能生存,中间都不能生存。对于国外的一些地方有可能出现撬装式加氢站,因为它总的电力比较便宜。 中国现在很多加氢站,100多座加氢站,基本上都是在一吨到两吨之间的,实际上未来都是不能生存的。 13、我们的氢能源发展的燃料电池系统成本一定要降到每个千瓦500块人民币,因为它要和内燃机器竞争,必须跌到这个份上才能竞争。水电解槽系统成本要降到一个千瓦800块人民币。 只有这样的话,我们绿氢未来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才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