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理论探索]:重构时间: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机制与治理策略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重构时间: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机制与治理策略

文化传媒2022-09-07-理论探索李***
重构时间: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机制与治理策略

理论探索 LiLunTanSuo 重构时间: 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机制与治理策略 □雷望红孙敏 摘要:校园欺凌现象是我国中小学校园治理的难点,深入探讨欺凌现象的发生机制并寻求治理策略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以广西T镇两所乡镇中学的调研为例,发现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频发,与学生的时间使用状态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由于不同类型的学生分配到不同氛围的班级中,重点班的学生以学业为中心,时间使用高效化,普通班的学生无目标、无方向,时间使用空虚化。校园欺凌是普通班学生重构时间意义的载体,他们通过欺凌行为进行娱乐生产、气力释放和圈子建构,以此填充所获得的大量自由时间。普通班学生所拥有的时间自由实是一种消极自由,这种自由不仅无法使之获得成长,而且会破坏学校的正义秩序。因此,要有效治理校园欺凌现象,学校应当帮助学生重新找回时间和重构时间意义,一方面建立合理的分班模式,综合考虑各类学生的学习需求;另一方面则需要通过丰富的活动安排填充他们的自由时间,通过赋予学校惩戒权威,重塑学生的时间观。 关键词:校园欺凌;群体区隔;时间分化;校园正义 一、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校园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的蓄意或恶意的实施欺凌、侮辱等造成伤害的事件,包括肢体欺凌、言语欺凌、性别欺凌、关系欺凌等多种类型[1]。近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比如,2022年3月广西某市一位高中女生因为初高中阶段遭受校园欺凌不堪其辱而坠河自杀[2],同年4月安徽某县一位初中女生被12 人轮番扇耳光、卡脖子[3],诸如此类的欺凌事件层出不穷,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 学界关于校园欺凌现象的研究自2017年至今保持 着持续的研究热度,学者们从学生个体、同辈群体、家庭关系、校园环境等多个维度分析了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原因。 学生是校园欺凌事件中的参与主体,其个体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校园欺凌的发生概率。研究表明,中小学阶段男生欺凌行为发生率高于女生,小学 高年级和初中阶段是学生欺凌行为发生率相对较高的阶段,学习成绩与学生被欺凌以及欺凌他人的行为呈现显著相关,长相、性格也是影响校园欺凌的影响因素之一[4]。刘芳、吕鹏从欺凌受害者的身份入手,发现被欺凌者存在多重“弱势身份”而被欺凌者识别,并使用污名化手段实施试探性欺凌,受害者会进行多种形式的身份抗争,一旦身份抗争失败,就会进一步强化歧视和持续欺凌[5]。张茜、程君菡等人发现公我意识是欺凌-被欺凌角色的危险因素,私我意识是欺凌-被欺凌角色的保护因素,即公我意识水平高、私我意识水平低者容易成为欺凌-被欺凌者[6]。王会从“混混”心态的角度分析了为何拉帮结派校园欺凌事件频频发生[7]。还有研究者分析了青少年网络成瘾和睡眠时长对于校园欺凌现象的影响[8]。 家庭关系和家长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欺凌现象的产生乃至再生产。比如,学生家庭存在家庭暴力暴露行为,他们参与校园欺凌、结交越轨同伴的可能性更大[9]。家庭经济水平越高的学生,普遍持更加积极的反欺凌态度,更加倾向于同情和支持受欺凌者[10]。代际情感互动同样会影响青少年对于欺凌的态度,长时间的不良代际情感互动会导致受欺凌子代产生负面预期,子代向亲代保持“沉默”来进行自我保护[11],父母不在场所导致的安全感缺失,也会影响留守儿童群体的校园欺凌行为,他们既可能成为被欺凌者,也可能成为欺凌者[12][13]。父母的教养方式对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和校园欺凌也会产生影响,父母对子女放任自由、长期生活在具有破坏性的冲突家庭中,容易形成暴力倾向和攻击型人格[14]。 同辈群体是青少年最为重要的互动主体,欺凌现象一般也是发生在同辈群体之间。杨梨、王曦影将青少年群体划分为“混团伙”和“守规矩”两类同伴群体,“混团伙”的群体推崇反校园文化,内部形成群体共识,以欺负群内的“小弟”为乐,更以欺负学业成绩不佳的“守规矩”青少年为荣[15]。王玉香认为,校园欺凌现象是青少年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人际矛盾与冲突,她将留守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分为呈现力量型、捍卫尊严型、维系友谊型、争风吃醋型,这一分类正是基于同辈群体互动及其关系性质而进行的划分[16]。旁观者角色选择也是影响校园欺凌的潜在因素,比如作为旁观者的同辈群体存在道德脱离也会强化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17][18][19]。 校园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空间,也是欺凌事件 发生的主要空间,校园氛围、校园文化和学校制度对 欺凌事件的发生起到一定的作用。松-紧文化是对偏差行为的惩罚力度与强度的社会规范文化,若学生感知到的学校松紧文化不相同,对于欺凌行为的自我控制、自我调节和自我监控能力也大不相同[20]。学校的反欺凌氛围对于教师教育行为和教师的干预信念存在显著正向影响,能够有效激发教师在防控校园欺凌中发挥关键作用[21]。此外,学校的校园欺凌防治管理机制也十分重要,如果管理机制不完善,比如缺乏安保人员、监控设施,没有建立有效的线索报告制度等,或者学校缺乏处理校园欺凌事件的能力,同样会助长校园欺凌的发生[22]。 上述研究从多个维度对校园欺凌现象进行了丰富的解释,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和启发性。不过,上述解释所寻找到的切口普遍难以改变,很多问题是个体性、原生性或结构性问题,难以轻易撼动和彻底改变。因此,从校园欺凌治理的角度来看,要有效抑制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需要寻找到可以撬动的制度性缝隙,对之进行深度剖析并通过制度建设予以改变。本文将从时间社会学的角度探讨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认为校园欺凌与学生时间使用状态存在一定的相 关关系,通过调试学校制度有助于抑制校园欺凌现象的发生。笔者分别于2018年3月和2019年5月,两次前往广西B县T镇第一初级中学和第二初级中学(基于 基本的学术规范,本文的地名、校名和人名均作了匿名处理,下文分别简称“T镇一中”和“T镇二中”)开展乡村教育调研,调研中发现当地乡镇中学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因此深度访谈了当地乡镇学校的校领导、教师和学生,获取了大量关于校园欺凌的一手资 料。2022年,在笔者构思和写作此文期间,继续通过 网络访谈了解到当地校园欺凌的最新信息。综合实地调研和网络访谈所掌握的资料,对校园欺凌事件发生的制度基础和内在逻辑进行了深度分析,由此探寻校园欺凌事件的发生机制与可行的治理策略。 二、分析框架 涂尔干认为,时间安排具有集体性,所有事务据此被作出时间定位的标线,都来源于社会生活[23]。在涂尔干看来,时间安排的集体性和社会性是一种实存,表达了集体活动的节奏。教育时间是一种反映群体活动节奏的微观社会时间[24],由校园中的各项活动所组成,集体活动内容与活动节奏赋予教育时间以意义。在学校中,学校的分班制度形构出不同类型的 班集体,不同班级中的学生结构存在差异,使得他们的时间使用节奏和时间使用内容存在显著差异。 校园欺凌行为虽然只是发生在部分个体身上,但是具有群体共性和行为一致性。调研中发现,参与校园欺凌的主体主要是学校中的后进生,他们的学习热情不高、学习动力不足,因不学习而拥有大量自由时间,校园欺凌则是他们填充自由时间的一种活动形式。因此,对这一行为的发生机制进行研究,需要理解背后的班级结构和时间使用模式,由此有助于探寻到校园欺凌的发生机制。据此,可以尝试建立班级结构、时间使用模式与学生行为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班级结构指的是班级内部学生的组成结构,不同 类型的学生组成不同风格的班级。如果将学生按照学业表现分为积极学习的绩优生、被动学习的中等生和消极学习的后进生,不同层次学生数量差异决定了班级结构样态,进而影响到班级氛围和管理模式。比如,在一个班级中,绩优生数量较多,中等生数量次之,后进生数量较少,形成的是倒金字塔结构的班级,班级氛围由绩优生主导,中等生会受到绩优生的影响而学习,班级整体会偏向于以学业为主,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班级中若后进生居多,中等生次之,绩优生较少,形成的是金字塔结构的班级,班级氛围则由后进生主导,中等生和绩优生都会受到后进生的影响,班级中的学习氛围必然偏向于消极被动。班级中若以中等生为主,形成的是橄榄型结构的班级,班级氛围取决于绩优生和后进生两类群体的力量,谁的力量更为强大,就决定了中间群体的倾向和班级整体的方向。 时间使用状态取决于班级结构的样态。索罗金和默顿认为,社会时间是质的,时间的性质来源于为群体所共有的信念和习惯[25]。在倒金字塔结构的班级中,班级的学习氛围浓厚,学生将学业作为正业,以学习为中心,学生的时间按照学业任务进行细致规划,时间使用高度紧张,分秒必争,学生的时间使用和学校的制度安排高度一致。在金字塔结构的班级中,学生普遍不爱学习或被动学习,学生的兴趣点和学校的制度安排相悖离,学生的校园时间使用松散。在橄榄型结构的班级中,学生的时间使用根据学生的样态,偏向于前两种类型的一种。 由于时间使用状态存在差异,不同类型班级中学生的在校行为则表现出差异性。倒金字塔结构班级中的学生将时间主要用在学习上,而金字塔结构班级中的学生,则因不爱学习而产生时间富余,拥有大量可 自主支配的自由时间。由于获得富余时间的学生无法适应校园制度设计,他们的富余时间需要在学业之外寻找活动载体,对之进行内容填充和意义建构,校园欺凌就成了他们填充富余时间的重要活动内容之一。 三、分层分班制度与校园游民的产生 乡镇学校的生源结构呈现出橄榄型或金字塔状,学校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会实行策略化的分班管理和资源配置,不同类型的班级形成管理模式上的差异,优秀学生被单独创造了相对安静的学习环境,实行严格的学业过程管理模式,普通学生和后进学生被单独分出来,实行的是底线管理模式,由此形成学生群体的区隔。 1.乡镇生源结构下的分层分班 当前,我国乡镇中学面临着生源流失和质量下滑的普遍困境。生源流失与两个方面的因素相关:一方面,随着教育城镇化的发展,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将子女送到环境更好的县城初中就读,其中不乏优质生源;另一方面,县城初中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会采取各种吸引人的措施主动挖走乡村小学的优质生源。乡镇中学学生生源质量下滑,则是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比如乡村小学的教师资源不足、学生管理松散、学生学习动力弱化等。因此,乡镇中学的整体生源呈现出绩优生少、中等生和后进生多的局面,生源结构属于橄榄型或金字塔状。橄榄型的生源结构中,中等生占主流,绩优生和后进生少。金字塔状的生源结构中,后进生最多,中等生其次,绩优生少。不论是两种类型中的哪一种结构,优质生源都是稀缺资源。 当前,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均衡分班是主流趋向,教育部严令禁止学校设立重点班和实施分层教学。学界部分研究者认为,义务教育阶段实行分层分班制度,会造成唯考试成绩论英雄、择校择班热[26]、教师资源分配不均、教育腐败盛行等问题[27]。然而,很多乡镇中学在现实压力下不得不选择分层教学。对于乡镇中学而言,通过分层分班优先保护和培养优质生源有两层考虑:一是基于升学率的考虑,如果平衡分班,班级的主体成员都是中等生和后进生,绩优生的学习环境会受到影响,老师上课时难以做到平衡,也会影响到学校的升学率。二是基于留住学生的考虑,如果不保护优质生源,绩优生在此得不到培养,他们会快速流失,乡镇学校的生源质量和教学质量会进一 步下降,当地百姓则会对乡镇中学的教育质量更加不满。因此,中西部地区的乡镇中学会延续分层分班制度,一般按照生源结构的特点分为两轨制或三轨制。 如果全校生源是橄榄型结构,即中等生占主体,绩优生和后进生数量相当,就会按两轨制分为快班和慢班,全部绩优生和部分中等生被分到快班,此类班级结构是倒金字塔结构;部分中等生和全部后进生分到慢班,此类班级结构是金字塔结构。如果全校生源是金字塔结构,就会按三轨制进行分班,每一类群体单独成班,快班以绩优生为主,普通班以中等生为主,慢班以后进生为主。由于国家倡导均衡分班,反对划分重点班,乡镇学校为了淡化层次性,多会采取 两轨制。2014年以前,B县T镇一中采取三轨制,7个 班中有2个重点班、2个普通班和3个平行班(即慢班);2014年以后,学校部分采纳了教育部的意见,综合学校发展和政策规定,对分班制度进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