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披露2022年中报,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61亿元,同比下降18.07%; 归母净利润6712.94万元,同比增长3.44%;扣非净利润4579.27万元,同比下降10.53%。对此点评如下: 业绩逆势增长,毛利率明显提升。单二季度,公司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44%至4.84亿元,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2.34%至7093.80万元,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7.80%至5896.66万元。1)建筑设计业务稳健增长,工程总承包业务收入下滑明显。2022年上半年,建筑设计/造价咨询/工程总承包业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38/0.72/1.15亿元,同比分别变动1.34%/-7.61%/-62.51%。其中工程总承包业务降幅较大,主要系工程总承包业务在执行项目接近完工以及上半年受疫情影响导致进度较慢所致。2)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增长5.16pct/1.52pct至26.32%/7.92%。分产品看,上半年居住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商业综合体设计/工程总承包毛利率分别为34.43%/27.64%/26.42%/6.67%,同比分别变动+3.08pct/-2.36pct/3.07pct/3.45pct。上半年受到EPC业务成本下降影响,公司营业成本同比下降23.43%。同时毛利率较低的EPC业务收入占比下降,占营收比例由去年同期的29.22%下降至13.37%,进一步提高了公司的毛利率。3)各业务新签合同皆有所下降。上半年公司建筑设计业务新签合同额7.84亿元,同比下降27.11%,其中新签装配式设计合同3.45亿元,占建筑设计业务合同44.06%,同比下降6.06%;造价咨询业务新签合同额1.36亿元,同比下降40.58%;工程总承包及全过程工程咨询等业务新签合同额3329.66万元,同比下降50.67%。 装配式建筑和BIM领域先行者,竞争优势明显。1)装配式建筑。2022年住建部印发了《“十四五”建筑业发展规划》,提出“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并指出“十四五”期间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以上。公司是最早开展装配式建筑设计研究的企业之一,从2004年启动至今,取得了丰富的研究经验与成果,公司被住建部认定为“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以及“全过程工程咨询试点企业”,被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认定为“深圳市住宅产业化基地。公司掌握了从设计到施工的全过程技术,可提供涵盖装配式建筑全流程技术服务,竞争优势明显。2)BIM领域。公司2008年启动BIM专项研究,参与了国家、市级等14项标准的制定以及4项专项课题研究,已获得BIM相关专利19项(发明专利9项、实用新型专利10项)、18项软件著作权。公司相继研发上线了iBIM平台V4.7版和华阳速建2022版,逐步构建建筑、结构、给排水、暖通、电气、装配式等全专业的BIM正向设计能力。 基于项目实施情况,变更部分募投项目实施主体和地点。2022年8月24日,公司发布公告,变更募投项目“装配式建筑设计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BIM设计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的实施主体、实施地点并延期。上述两个项目的原实施主体为东莞市华阳国际建筑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实施地点为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超朗村,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的时间为2022年1月。受东莞产业园办公场地建设进度、疫情影响下员工难以大规模的异地调派、子公司资质与资信限制等因素影响,导致项目实施进度不及预期。因此,公司拟将以上两个项目的实施主体变更为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地点变更为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实施主体和实施地点的变更将导致上述募投项目的整体建设进度相应延后,因此,公司将相应调整“装配式建筑设计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及“BIM设计研发及产业化项目”达到预计可使用状态的时间至2024年6月。 本次调整是公司基于项目实际情况做出的决策,有利于提高募集资金使用效率,降低公司运营成本,不会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投资建议:业绩逆势增长,装配式建筑和BIM先行者,维持增持评级。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2.14、2.59、3.09亿元,同比增长104%、21%、19%,对应PE估值12、10、9倍。建筑设计行业市场空间大、政策向好,企业数量增速放缓,集中度有望提升。公司设计+装配技术为“一体”,效率提升+区域布局;BIM+EPC为“两翼”,不断打造核心竞争力。股权激励稳定核心人才,强化中长期竞争力。 风险提示:行业景气度下行;行业竞争加剧;装配式建筑增速下滑;业务扩张不及预期;应收账款减值风险;合同签订和完成情况不及预期;设计人员大量流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