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08月18日 每日信息速递 证券研究报告-每日信息速递 晨会 每日信息速递 证券研究报告 · 晨会 每日信息速递2022.08.18 · 【财经要闻速递】 财政部: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981亿元 两部门:2022年到2025年打造4000-6000家“小灯塔”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样本 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大对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准保障的力度 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坚持统筹协调推动标准体系向金融全域拓展 市场监管总局:上半年全国市场主体突破1.6亿户 【行业要闻速递】 国家药监局:将继续加强对第二类医疗器械注册的指导扎实推进第二类审评实训基地建设 中物联:将把推进氢能产业发展作为工作重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围绕五个关键词支持托育服务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王江平:全面推进软件应用加快培育开源生态 上半年重点企业金属加工机床新增订单同比下降8.2% 【个股重要公告】 爱柯迪上半年净利2.13亿元同比增长7.51% 宏昌电子半年度净利润4.98亿元同比增长151.64% 中金辐照上半年净利润增12.95%至5964.35万元拟10派1.5元 华利集团半年度净利润15.62亿元同比增长21.02% 一心堂第二季度净利2.39亿元环比增长33.16% 顺钠股份上半年净利1407.73万元同比增加47.07% 富通信息子公司受限电政策影响临时停产 妙可蓝多上半年净利1.32亿元同比增18.03% 南京聚隆半年度净利润2038.14万元同比下降19.68% 超讯通信半年度净利润3431.74万元同比增长327.54% 分析师:徐伟 资格证书:S1330514080001 联系邮箱:xuw@hxzb.cn 联系电话:028-86199181 相关研究 每日信息速递2022.08.17 2022.08.17 每日信息速递2022.08.16 2022.08.16 每日信息速递2022.08.15 2022.08.15 【财经要闻速递】 财政部: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981亿元 据财政部8月17日消息,财政部发布2022年7月财政收支情况,数据显示,1- 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98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2%,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9.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44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754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7.6%。全国税收收入10266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0.7%,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3.8%;非税收入223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9%。 具体情况如下: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98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2%,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9.2%。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744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2.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1.2%;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收入67540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4.1%,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7.6%。全国税收收入102667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0.7%,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13.8%;非税收入2231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9%。 主要税收收入项目情况如下: 1.国内增值税23656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0.2%,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 42.3%。 2.国内消费税1060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1%。 3.企业所得税350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 4.个人所得税908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9%。 5.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118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3%。关税1683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4%。 6.出口退税122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1%。 7.城市维护建设税3088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5.2%。 8.车辆购置税155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1.3%。 9.印花税292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1%。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18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 10.资源税222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6.9%。 11.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中,契税3412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8.3%;土地增值税436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9.2%;房产税224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耕地占用税90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2.7%;城镇土地使用税146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7%。 12.环境保护税150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3.8%。 13.车船税、船舶吨税、烟叶税等其他各项税收收入合计69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4%。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1-7月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6751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其中,中央一般公共预算本级支出184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2827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6.4%。 主要支出科目情况如下: 1.教育支出2183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7%。 2.科学技术支出497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0.5%。 3.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1917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1.3%。 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2757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5%。 5.卫生健康支出1266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6%。 6.节能环保支出2779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0.4%。 7.城乡社区支出11206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 8.农林水支出1198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8.7%。 9.交通运输支出700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1%。 10.债务付息支出643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5.8%。(上海证券报) 两部门:2022年到2025年打造4000-6000家“小灯塔”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样本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8月17日消息,根据《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财建〔2021〕2号),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拟通过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地方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加快带动一批中小企业成长为专精特新企业,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上述两部门发布《关于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出的工作目标为:发展数字经济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十四五”时期,我国数字经济转向深化应用、规范发展、普惠共享的新阶段。为加快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促进产业数字化发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协同配套能力,从2022年到2025年,中央财政计划分三批支持地方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提升数字化公共服务平台服务中小企业能力,打造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轻量化、精准化的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典型模式,围绕100个细分行业,支持300个左右公共服务平台,打造4000-6000家“小灯塔”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样本,带动广大中小企业“看样学样”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促进专精特新发展。 工作重点包括以下方面: 1、聚焦重点方向。将制造业关键领域和产业链关键环节的中小企业作为数字化转型试点的重点方向,对其中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发展潜力巨大、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中小企业加大支持力度。重点向医药和化学制造、通用和专用设备制造、汽车零部 件及配件制造、运输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计算机和通讯电子等行业中小企业倾斜。由各地结合发展实际、发展阶段和发展需求按照细分行业列表申报服务平台和对应改造的“小灯塔”企业名单。 2、打造示范样板。通过试点形成一批“小快轻准”的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提炼一批聚焦细分行业规范高效、有利复制推广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典型模式,打造一批可复制易推广的数字化转型“小灯塔”企业。 3、增强服务能力。培育一批扎根细分行业,熟悉中小企业需求的服务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转型咨询、诊断评估、设备改造、软件应用等一揽子数字化服务,满足行业共性及企业个性需求。引导服务平台加强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打通细分行业的数据链条,提升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的根植性、适用性和成熟度,提升服务中小企业能力。 4、提升政策效能。发挥中央财政资金引导带动作用,鼓励地方政府在政策扶持、优化环境等方面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予以倾斜支持。按照“政府补一点,平台让一点,企业出一点”的思路,调动三方积极性,并探索中小企业以转型收益支付服务费用等方式,降低企业转型成本。(上海证券报) 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大对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准保障的力度 据中国网8月17日消息,国家卫生健康委今日就《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住房城乡建设部住房保障司副司长潘伟在会上表示,近年来,住房城乡建设部会同相关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指导督促各地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通过实物保障与租赁补贴并举,不断加大对城镇住房收入困难家庭的保障力度。城镇低保、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已经基本实现了应保尽保,其他住房收入困难家庭居住条件得到有效改善。截至去年底,通过公租房保障帮助111.4万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6.9万三孩家庭,2.3万计划生育特殊困难家庭解决了住房问题。 下一步,住房城乡建设部将继续指导督促各地进一步规范发展公租房,以这次《指导意见》的出台为契机,加大对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准保障的力度,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支持:一是在配租公租房时,对符合条件且有未成年子女的家庭,可根据其未成年子女的数量,在户型选择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二是优化公租房轮候与配租规则,将家庭人数及构成等纳入轮候排序或综合评分的因素,对符合条件且子女数量较多的家庭,可直接组织选房。三是完善公租房调换政策,因家庭人口增加、就业、子女就学等因素产生需求的,根据房源情况及时给予调换。(上海证券报) 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坚持统筹协调推动标准体系向金融全域拓展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近日在《中国金融》杂志刊文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金融标准化工作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积极对标新时期经济金融发展要求,紧扣国家标准化建设主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推进金融标准化改革创新,为支持金融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近年来,随着金融标准化建设深入推进,标准在支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中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日益增强。范一飞认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金融标准化工作必须始终紧扣金融业发展时代脉搏,为服务金融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范一飞认为,要坚持统筹协调,推动标准体系向金融全域拓展。全面落实《金融 标准化“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构建更加科学适用、结构合理、开放兼容、国际接轨的金融标准体系。 一是辅助金融管理。加快研制金融业综合统计、风险监测预警、交易报告等标准,推动金融科技伦理、监管数据、消费者保护等标准建设,持续完善金融信息技术创新标准体系。 二是服务金融市场体系构建。推进人民币跨境支付、清算结算、征信链、信用评级等金融基础设施业务标准制定,研究构建资本市场数据标准体系,完善人身财产保险和科技保险标准。 三是支撑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加快绿色债券信用评级、绿色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等标准供给,推动国内外绿色金融标准趋同;建立农村金融基础设施标准体系,推进数字普惠金融产品和服务标准建设。 四是引领金融数字生态建设。增强物联网技术、信息系统开源、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账本、数据中心智能运维等金融科技和信息基础设施标准供给,强化金融网络安全标准防护,加快金融业信息化核心技术安全可控标准建设,稳妥推进法定数字货币标准研制。 五是加强标准体系国际适用性。持续开展重点领域金融标准比对分析,积极转化应用信息交换、数据编码、交易报告、证券金融工具等先进适用国际标准,提升我国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