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永安期货]:媒体之声丨期货+仓储物流,构筑大宗商品新生态——专访永安资本总经理刘胜喜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媒体之声丨期货+仓储物流,构筑大宗商品新生态——专访永安资本总经理刘胜喜

2022-07-27永安期货持***
媒体之声丨期货+仓储物流,构筑大宗商品新生态——专访永安资本总经理刘胜喜

《期货日报》报道(向下滑动查看内容) 近10年来,伴随着大宗商品商贸体系的纵深发展,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形成较为完整的链条,仓储物流作为其中重要一环,成为大宗商品贸易过程中绕不开的风险。尤其今年以来,国际政治经济形势趋于严峻,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保供稳价成为实体经济稳健发展面对的重要课题。近期,有色金属现货爆出“一货多单”、有单无货的风险,再次将仓储物流风险推至公众视野,本报记者采访了浙江永安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刘胜喜,从风险管理子公司的视角,就通过期现协同进一步完善大宗商品生态圈,助力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仓储物流以及相关联的贸易融资风险背后的根本原因? 1 一类是管理风险。该类风险由现场操作风险、存货损失风险、设施安全风险等问题造成,随着实体企业、贸易公司对仓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该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造成的损失有所降低,即使偶有发生也有保险兜底,能够逐步消化风险。 另一类是信用风险。例如,近年的液体化工“一货多单”风险、橡胶“持单挤兑”风险、铜精矿“有单无货”风险,及本次铝锭“一货多单”风险。这类风险大多由一货多卖、无单放货、假单放货、先卖后补、货权不清晰、仓库被查封等问题造成,相较于管理风险,一旦发生,损害更大,处置更难。特别是此次风险,发生在公众认为资信水平较高的交割库,涉及的现货规模较大、主体较多,可能会造成连锁反应,对整个行业生态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随着期货和现货两个市场的联通, 2 是否也会遇到此类风险? 风险管理子公司逐步介入仓储物流领域, 中国正在全力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大宗商品市场是重要组成部分,从国际经验看,具备全球影响力的大宗商品市场通常是期货、现货两手抓的。但当前中国期货市场发展尚未成熟,品种和制度的设计还无法支撑所有市场主体直接参与期货市场,特别是部分中小实体企业缺乏利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风险管理子公司作为期货和现 货两个市场关键的衔接和重要的转化器,近年的重心从仓单服务、合作套保转向基差贸易、含权贸易,从交易转向交割,开始涉足仓储物流领域,为实体企业提供覆盖采购、销售、库存、资金等全过程、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服务。 从期货走向现货、场内走向场外,永安资本也经历了一段“水土不服”的时期。为了更好的控制风险,提高服务实体企业的专业能力,永安资本设立了仓储物流部,针对不同品种制定管理制度,尤其是对仓库和货物的管理,建立了全流程、实质性的风控体系,才逐步具备了现货和期货双向思维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这是一个金融类机构对大宗商品商贸体系认知不断深入、服务能力不断提高的过程。数字技术成为其中关键的力量,永安资本成立信息技术部一年多以来,开发的风控驾驶舱系统就已经实现数据全覆盖、业务全覆盖、主体全覆盖,将累计1.2万家客户、每年超过3万份合同、300亿元营业收入的业务纳入系统。接下来,永安资本将加紧布局金融科技,搭建以“千人千面”客户画像为核心的平台,通过业务汇聚更实数据,让数据赋能更优业务,并探索供应链金融等创新业务模式。 风险管理子公司作为期货公司的延伸, 3 风险管理子公司是否有必要参与仓储物流领域? 在公众眼里,金融属性更强, “期货+仓储物流”的模式,为风险管理子公司帮助实体企业开展套期保值、仓单融资、应对市场变化提供了有力的支撑。风险管理子公司往往处于更严格的监管环境、具有较高的信用水平、较为先进的风险对冲理念、金融和产业双重背景的专业队伍,能够更充分的发挥期货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功能,甚至开始逐步改变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运营模式。 例如,近年来期货交易所创新贸易商厂库模式,永安资本就是重要参与者,也是首家租用实体仓库运营贸易商厂库的风险管理子公司。特别在今年疫情多点散发、物流面临中断风险时,永安资本利用贸易商厂库帮助产业客户通过区域串换、品牌串换等方式实现了货物流转,建立“虚拟库存”帮助产业客户进行存货管理,助力物流“不阻塞”、原料“不断供”。 同时,仓储物流作为一个功能板块,延伸了风险管理子公司的服务范围。 例如,受到疫情等影响,境外原材料频频减产停产,部分国内企业海外工厂的原材料供应价格剧烈波动,甚至面临断供。永安资本利用国内期货市场锁定原材料价格,还在海运集装箱价格高企之时协调了陆路运输,直接将锁价后的原材料送达海外工厂,不仅降低了货运成本还缩短了运输周期,解决了客户的燃眉之急。 在您看来,要更好打通期货、现货两个市场, 目前还存在哪些痛点问题? 4 一是仓储物流的信用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仓储物流是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基础设施,目前存在规模化、精细化程度较低,主体话语权不对等,地域分割明显等问题,导致管理水平、信用水平参差不齐。金融机构参与现货市场存在较大的经验壁垒和合规成本,需要对交易行为、客户、物流、资金流进行全面审查、监测,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较大。 二是现代商贸的权责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健全。大宗商品贸易行为涉及签约、付款、交付货物、开具发票四个关键环节,期货和现货市场融合后,还涉及到商品交割、期货期权交易、仓单融资等附加环节。但目前缺少对各个环节、各参与主体的权利义务划分的顶层设计,制度链条不完整、权利义务存在缺位,就会出现监管的真空地带和可钻的漏洞,进而产生风险。 三是资金投入较大、行业利润较薄,各类主体缺乏参与的积极性。套期保值、仓单业务都是典型的资金驱动型业务,而市场上只有少数头部风险管理子公司能够通过母公司增资、银行融资等方式解决资金来源问题。同时,各参与主体年营业收入快速增长的背后,一直存在投资回报率不高的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下行、违约可能性提高的情况下,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可能性,市场参与主体的数量和类型无法增加,市场的活跃度和功能完善也将被拖累。 以上三方面问题,不仅阻碍了大宗商品现货市场的现代化进程,也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金融机构、第三方机构参与仓储物流领域和服务大宗商品现货市场,这不利于中国参与全球竞争,争夺大宗商品价格话语权。 您对期现协同发展的大宗商品新生态, 有何期待和展望? 5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可见其魄力和远见,但这也将对现有的产业链、供应链,及市场的创新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提出新的挑战,这无疑是一场“持久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意见》提出要“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加快发展统一的资本市场,统一动产和权利担保登记;依法发展动产融资,强化重要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与统筹监管,统一监管标准,健全准入管理;发展供应链金融,提供直达各流通环节经营主体的金融产品。”结合当下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我国实体产业发展面临大调整及大挑战,金融应该担起活水的作用。要进一步协同期货市场和现货,就要更好的完善交割机制,而仓单作为交割关键的要素,其风险管理的难度及规范化管理的迫切性尤胜从前。 我们建议,也非常期待,在《期货和衍生品法》颁布实施之际,由证监会牵头,先行先试,建立更具公信力的全国性 大宗商品标准仓单登记中心。将各期货交易所的仓单管理系统与人民银行征信中心系统对接,实现仓单的注册、转让、质押、注销与实体货物的仓库(厂库)、垛位(罐位)、数量(计量)、质量等信息的双向验证。借鉴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的成熟经验,仓单登记中心可以运用大数据、区块链等技术,把交易所、银行、仓储经营机构、货权人、质权人等信息统一归集管理,形成有效的“电子眼”,促进产融结合。 第一,仓单登记中心可以形成统一数据信息平台,便于监管机构掌握市场发展情况,为规范市场提供数据支持。 金融的核心在于风控,风控依赖于可靠数据,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够缓解信息不对称等关键问题,用数据链取代贸易链,贸易环节就将减少,打造从端到端的贸易体系,有利于提高贸易效率和整体信用水平。 第二,仓单登记中心可以防范权利纠纷,保障货权、质权人各方的利益。 我们也期待进一步厘清期现大宗商品体系的权利和义务,妥当平衡交易者利益保护、市场交易秩序维护和市场未来发展,明确实物交割环节的交易对手方违约风险和仓储风险等核心风险由哪方承担以及如何承担,只有搭建权责对等、奖罚分明的权责体系,才能够营造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第三,仓单登记中心可以降低参与仓储物流的合规成本,吸引更多优质参与方加入,推动产融资源的融合。 便于期货公司、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为实体企业提供仓单质押融资、转让交易等后续金融衍生服务,盘活企业的仓单资产,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同时,建议建立交割库的准入机制,开展分级分类管理。将标准交割库纳入行政许可或行业自律监管,明确主管部门,提高仓库的设立门槛。建立分级分类管理模式,推动加强仓库管理智能化水平,建设交割仓库大数据监控报警系统,提高对仓库等物流节点的管控力度;鼓励更具备“风控至上”“信义义务至上”的金融机构参与仓库的设立、建设及运营,通过产融资源的深度融合,培育一批同时具备金融和产业双向能力的专业机构。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探索大宗商品非标准仓单登记中心、海外交割库等创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