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系列跟踪之二:招生学额利好接踵而来,内生增长信心持续强化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系列跟踪之二:招生学额利好接踵而来,内生增长信心持续强化

2022-07-05国信证券键***
系列跟踪之二:招生学额利好接踵而来,内生增长信心持续强化

事项: 公司旗下高等职业教育板块学额陆续获批:1)2022年6月6日,公司宣布2022/2023学年专升本学额获批24555人,同比2021/2022学年增长70.1%,其中所有高等教育院校专升本学额均获得大幅增长,增长比例介乎19-108%;2)2022年6月28日,公司宣布2022/2023学年招生学额总数(包括本科、专升本以及专科)获批78157人,同比增长31.9%,其中本科(不含专升本)获批学额36523人,同比增45.8%; 专升本学额获批24555人,同比增长70.1%;但专科学额获批17079人,同比下滑13.6%。 国信社服观点:1)本次公司招生学额同增32%,预计2022/2023学年高教板块在校生内生增速提升至10%+(2021/2022学年剔除锦城并表约6%)。其中普本学额增速超预期(+46%),核心由公司旗下学校卡位布局优势区域、历史办学成绩优异以及持续扩建现有校区综合带动;专升本同比高增(+70%),短期看专升本高增有望扮演就业蓄水池角色,从长远角度看,此政策保持延续性,可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学历上限,是推动建设国家职普融合体系落地的关键点;专科学额同比-14%,系过往年份专升本学额持续增长而实际报到率增长有限所致;此外随着疫情企稳,国际教育&中职板块招生有望稳步回暖。2)风险提示:政策趋严、外延扩张缓慢、招生不及预期、商誉减值等。3)学额预增公告意义非凡,直接回应了前期市场对于高教公司内生增长的担忧;同时随着政策导向进一步明确,教育板块情绪有望见底回升,业绩增长确定性强且现金流稳定的优质龙头有望重获主流资金认可。未来板块一看学额进一步获批,强化内生增长信心;二看跟踪营利性转设进展,民办高教公司的市场经济主体地位进一步认可;三看估值回暖后,一二级市场倒挂局面改变外延式并购重启,进一步迎来板块戴维斯双击。中教控股现有学校区位优势明显,内生增长有保障,外延扩张有期待,我们预计公司2022-24年EPS为0.77/0.89/1.02元,维持公司目标价9.55-10.66港元(对应22年PE为10.75-12.00x),较最新收盘价仍有23%-37%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评论: 高职招生学额整体同增32%,普通本科学额增速超预期,专升本学额持续高增 公司旗下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学额陆续获批,内生增速环比提速:1)2022年6月6日,公司宣布2022/2023学年专升本学额获批24555人,同比2021/2022学年增长70.1%,其中所有高等教育院校专升本学额均获得大幅增长,增长比例介乎19-108%;2)2022年6月28日,公司宣布2022/2023学年招生学额总数(包括本科、专升本以及专科)获批78157人,同比增长31.9%,其中本科(不含专升本)获批学额36523人,同比增45.8%;专升本学额获批24555人,同比增长70.1%;但专科学额获批17079人,同比下滑13.6%。 若剔除2021年9月成都锦城并表影响,2021/2022学年在校生内生增长约6%(考虑锦城为17.3%),本次学额获批后,预计2022/2023学年高教板块在校生内生增速提升至10%+。 1、本科学额增速超预期:本次普通本科学额获批超预期,核心由公司旗下学校卡位布局经济基础实力较为雄厚的区位、优异的历史办学成绩以及持续地推进校区规模扩张综合带动。除去“稳就业”大背景影响,本科学额提升依靠学校区位优势、历史办学成绩以及自身校区学生容纳量。中教控股旗下学校卡位粤港澳大湾区、成渝经济圈,过往旗下学校就业率保持稳定高位,且公司扩建现有校区(建设广州应用科技学院三期校区)扩大办学规模,上述综合努力,带来2022/2023学年本科招生学额超预期(+46%)的结果。 2、专升本增速持续高增:专升本扩张意义核心在于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学历上限(高职(3年)毕业后进可继续攻读本科(2年)),短期看在当下“稳就业”背景下可扮演蓄水池作用。从更为长远角度看,我们公司旨在建设职普融合的双轨制教育体系,保证专升本政策延续性、持续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学历上限,是推动职教体系落地的关键点。 3、专科学额同比下滑14%,预计系过往年份专升本学额持续增长而实际报到率增长有限所致,故短期学额批复增速放缓。 图1:中教控股旗下学校在校生总人数 图2:2022/2023招生学额数以及同比增速 图3:中教集团成员学校本科课程学费变动 图4:中教集团成员学校专科课程学费变动 政策指引学费市场化调节,民办学校自主定价逻辑通顺。2017年1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通过市场化改革试点逐步实行市场调节价;2020年8月,《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教育收费管理的意见》再次明确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实行市场调节,非营利性民办学校收费的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2021年5月颁布的《民促法实施条例》仅提出“对公办学校参与举办、使用国有资产或者接受政府生均经费补助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对其收费制定最高限价”,而对营利性民办学校和无公办学校、国有资产、政府补助参与的非营利性民办学校的收费标准未加以限制。 可见,营利性民办学校、及部分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在自主定价方面是相对市场化的。 表1:国家针对院校学费自主定价的相关政策 除重庆外,旗下高教院校所在地区均已取消最高学费限制。集团高等教育分部共8所院校,布局广东、江西、重庆、山东、海南、四川在内的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截至目前,江西、广东、海南、四川、山东均已针对营利性/非营利性的民办高校学历教育实行市场调节价,由学校自主确定收费标准;重庆仅对营利性民办学校实现自主定价,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学历教育收费标准尚需实行政府指导价,但随着营非选择的推进,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完成营利性转设后,亦将取消最高学费限制。 表2:集团学校所在地均有学费自主定价的相关法规出台 图5:中教控股股价走势及复盘 附表:财务预测与估值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免责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