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普华永道]: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实施展望研究报告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实施展望研究报告

信息技术2022-06-01普华永道小***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实施展望研究报告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实施展望研究报告拓 · 投 资 合 作 新 空 间 享·互利共赢新未来 拓·投资合作新空间 享·互利共赢新未来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实施展望研究报告 编辑委员会关于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办单位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编纂部门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易投资促进部普华永道咨询(北京)有限公司总编辑冯耀祥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易投资促进部部长俞海燕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易投资促进部副部长黄耀和 普华永道全球跨境服务中国主管合伙人 并购交易服务中国市场主管合伙人 企业融资与并购部中国主管合伙人执行编辑谢睿哲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贸易投资促进部投资促进处处长周矞雯 普华永道综合商务咨询合伙人撰稿张红阳 杨敏敏 沈漪 李玄靖校对张红阳 杨敏敏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简称:中国贸促会)成立于1952年,是全国性对外贸易投资促进机构,贸易投资促进、商事法律服务、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是其三大工作主线。主要职责包括: 落实国家有关重大发展战略,促进对外贸易、双向投资和经济技术合作; 推进与境外对口机构机制化合作; 接待境外高层次经贸代表团来访,组织中国经贸代表团出访; 管理全国出国举办经贸展览会,负责中国参加国际展览局和世界博览会事务; 举办和组织企业参加经贸展览会、论坛、洽谈会及有关国际会议; 在外经贸领域代言工商,参与经贸政策法规制定、对外经贸谈判和国际商事规则制定; 开展法律顾问、商事调解、经贸和海事仲裁等工作,签发和出具出口商品原产地证明书、对外贸易有关文件和单证,提供专利申请、商标注册、诉讼维权等知识产权服务; 组织产业和企业应对经贸摩擦; 提供经贸信息、经贸培训等服务。中国贸促会将与各有关国际组织、各国各地区贸易投资促进机构、商协会组织和工商企业界建立广泛联系,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交流合作,加大对企业服务的力度,为推动多双边经贸关系发展、促进世界经济繁荣、造福各国人民做出积极贡献。1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实施展望研究报告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实施展望研究报告 2 编者按前言2020年12月30日,中国、德国、法国、欧盟领导人举行视频会晤,共同宣布如期完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China-EU Comprehensive Agreement on Investment,以下简称 “协定”或“CAI”)谈判,引起各方关注。从国际层面看,中国和欧盟作为全球两大重要经济体,在世界经济均衡复苏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大背景下推动协定取得实质性进展,对于提振全球经济增长信心、加速新一轮经贸规则重构、践行多边主义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从中国和欧盟层面看,协定签署生效将极大丰富中欧双边经贸合作的内涵。一直以来,中欧互为重要贸易伙伴,但双向投资水平较低,与中欧经济体量和双边贸易规模不成正比。该协定有望取代中国此前与26个欧盟成员国签订的双边投资协定(BIT),大幅提升双边投资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促进双向投资增长,缓解中欧贸易与投资关系的不平衡问题,促进中欧双方市场在更高水平上互相开放。从谈判成果看,协定超越了传统双边投资协定的范畴,从单纯的投资保护延展至对投资自由化的推动、对边境内规则的完善,核心内容覆盖市场准入、公平竞争、可持续发展和争端解决四个方面。市场准入方面,中方首次在包括服务业和非服务业在内的所有行业以负面清单形式作出承诺,实现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确立的外资负面清单管理体制的全面对接,欧方亦在协定中承诺较高的市场准入水平;公平竞争、可持续发展方面,中方首次在国际投资协定和自贸协定谈判中体现国有企业、劳工标准内容。尽管目前协定签署出现一些波折,但从长远看,求同存异、合作共赢是中欧关系的主基调。中国贸促会将与各方一起,持续关注协定走向,努力为中国企业赴欧投资和欧盟企业来华投资提供更多务实服务,为推动协定早日签署生效、中欧经贸合作贡献力量。中国和欧盟均为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重要参与者和塑造者,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促进全球经济繁荣、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拥有广泛共同利益,同时互为重要的经贸合作伙伴。自建交以来,双方在各层次、各领域积极开展交流,合作成果颇丰。受地缘、历史、文化、外力等因素影响,中欧关系虽非一路坦途,但总体处于良性发展轨道。特别是在百年变局与疫情交织,世界经济复苏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的背景下,中欧高度关注双边经贸合作发展,积极推动《中欧全面投资协定》谈判完成,符合开放合作大势及双方利益诉求。为深入了解协定对中欧双向投资和产业发展的影响,以及企业对协定未来走势的判断和预期,中国贸促会委托普华永道开展专题调研。本次调研持续近三个月,以中国本土企业为主要对象,同时包括部分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在华外资企业以及专家学者。调研主要通过问卷形式开展,辅以专家访谈和企业座谈。调研期间,课题组共收集有效问卷512份,其中73%来自民营企业、20%来自国有企业、7%来自在华外资企业。基于对调研结果的分析,课题组最终形成《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实施展望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共分为回顾CAI、走近CAI、聚焦CAI和展望CAI等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中欧经贸合作和协定谈判背景、协定发展历程及谈判完成的重要意义;第二部分主要针对已公布协定文本,对协定的核心内容进行解读,帮助读者理清协定亮点规则,分析规则本身对中国和欧盟的重要价值;第三部分为调研结果梳理,包括受访企业的对欧投资现状及预期、政策诉求和服务需求、对协定的实施预期;第四部分根据问卷调研和专家访谈结果,基于对双边经贸合作的预期,就中国企业赴欧投资、提升国际化经营能力提出建议,就贸促会如何更好地服务于企业投资欧洲提出若干思考。鉴于协定尚未正式签署,本课题仅为协定谈判完成背景下,针对中欧双向投资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此次调研结果与我们所观察到的中欧投资市场情况较为一致,希望有关发现和建议能对中欧企业提前布局海外市场、做好协定规则应用的准备带来一定启发和参考价值。下一步,中国贸促会将在持续关注协定走向的同时,分阶段、分专题开展相关课题研究,助力中欧经贸合作行稳致远,助力中欧企业合作共赢。3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实施展望研究报告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实施展望研究报告 4 调研主要发现对欧投资现状及预期对欧投资困难及服务保障需求企业眼中的CAI参与本次调研的中国企业中,83%尚未投资欧盟;近年内有投资欧盟计划的占18%,约1/3对投资欧盟持观望态度。侧面反映出,未来中国对欧盟投资的增长空间较大,高水平经贸安排对进一步释放对欧投资潜力至关重要。在已投资欧盟的受访企业中,民营及民营控股企业居多,占比达67%。在对欧盟有投资计划的中国企业中,56%计划赴德国投资、40%以法国为投资目的地。从欧盟层面看,德法两国在推动CAI谈判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1%表示意在获取欧盟市场,为已有产品或服务扩大客户群;49%表示希望通过投资进一步优化产业链、供应链布局。超半数的制造业企业表示投资欧盟业务受疫情的负面影响较大;而半数金融服务企业则认为疫情蕴藏新的潜在投资商机。44%的受访企业表示落地经营受限是其在投资欧盟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39%受市场准入限制影响,占比居前两位。中国对欧盟投资总量仍偏小,潜力巨大。民营企业正在成为投资欧盟的重要力量。德国、法国是中国企业计划投资欧盟的重要目的地。市场拓展、在全球范围内优化产业链布局是中国企业投资欧盟的主要动力。投资欧盟业务受新冠疫情影响的程度因行业而异。落地经营和市场准入受限是中国企业投资欧盟面临的主要障碍。在对欧盟已有投资或有投资计划的受访中国企业中,67%表示希望在欧盟经营合规管理引导方面获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占比最高。其中,68%希望提供针对欧盟的政策、市场、项目等信息服务,56%希望更多组织针对欧盟的洽谈会、项目对接、考察等活动,54%希望加强对企业投资欧盟的风险预警服务。46%的受访中国企业、58%的受访欧盟企业认为协定将为中欧双边投资带来积极影响,企业将从中收益。但我们也注意到,仍有部分受访企业对协定有可能产生的影响表示不确定。协定签署过程本身的不确定,亦或是导致企业对协定生效后影响持观望态度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制造业,高达74%的受访中国企业认为CAI签署生效后将利好本国制造业发展,在受访欧盟企业中,该比例为67%。但需注意,从短期看,制造业更需做好冲击防范。受访中国企业中,仅1/3明确表示投资欧盟计划将不受CAI进程影响,半数受访欧盟企业表示不受影响。包括禁止强迫技术转让、禁止限制投资数量、禁止业绩要求、国有企业的非歧视待遇。在欧盟加快调整外资安全审查领域政策的大背景下,企业对经营合规管理引导的需求迫切。企业对中国贸促会加大信息服务、平台服务和风险预警服务力度的诉求较高。CAI签署生效对于中欧双边投资而言,机遇大于挑战。从长远看,中欧制造业和服务业预计都可受益于CAI。CAI冻结对企业投资计划存在一定影响,且对中国企业投资欧盟的影响或将大于欧盟企业的对华投资。关于CAI文本内容,中欧企业对有关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的条款普遍较为关注。5 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实施展望研究报告中欧全面投资协定实施展望研究报告 6 目录一 回顾CAI:中欧深化互利合作里程碑 8 中欧经贸合作 9 协定发展历程 16 谈判完成意义 18二 走近CAI:高水平双边投资协定示范 20 协定文本概览 21 重点内容解读 25 1.市场准入承诺 25 2.公平竞争规则 31 3.可持续发展 36 4.争端解决机制 38 三 聚焦CAI:中欧投资合作观察 40 企业对欧投资现状及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