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宏观交流与思考:我国央行的类“QE”实践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宏观交流与思考:我国央行的类“QE”实践

2022-05-08谢钰、陈兴、马骏中泰证券更***
宏观交流与思考:我国央行的类“QE”实践

宏观交流与思考:我国央行的类“QE”实践 QE的两大特征:利率政策受限,宽松扩量稳价。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就引发不少经济体开始预防性加息,不过,东亚经济体多数并未跟随美联储提前或者同步紧缩,而与此同时,一场类“QE”实践在我国悄然展开。QE政策由日本率先付诸实施,往往会伴随着两大特征:一是传统利率政策受到约束;二是货币宽松“扩量稳价”。 贷款利率历史新低,下限约束的确存在。我国货币政策也正符合特征。一方面,政策利率水平虽然远高于零,但我国和发达经济体发展阶段不同,并不能以零利率作为政策指引,而我国贷款利率多数指标已达历史低点。 在全球加息潮开启的背景下,利率面临着下限约束。 扩量稳价意图已显,特别国债或有安排。当前货币政策已经显现出“扩量稳价”的宽松意图。由于利率下限约束的存在,货币宽松着力于打通融资需求堵点,特别强调信贷规模的增长,专项再贷款成为主要手段之一。在信贷增长之外,政府融资也可能有所加码。考虑到今年3月以来国内疫情态势有所恶化,加之特别国债有接近1万亿的到期量,很可能会安排其续发或适度新增。“稳价”的同时信贷与政府融资双双“扩量”,和海外实施的QE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购买”贷款而非债券,利率上行保持警惕。但我国和海外QE并不完全等同。除去宽松规模和程度之外,我国央行事实上“购买”的是贷款而并非像海外央行QE采用的购进债券(多数是国债)的形式。这意味着,我国的类“QE”实践旨在压低企业融资成本进而增加贷款需求,并没有压低债券收益率的效果。恰恰相反,央行着力于“扩量”的宽松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削弱商业银行对于国债需求的风险,需要保持对于债市收益率上行的警惕。 一周扫描: 疫情:国内疫情整体趋稳,美国疫情反弹。截至5月5日,我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一周新增确诊病例分别超4600万例和14.4万例。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整体趋稳,但仍复杂严峻,存在反弹风险,需要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臵,及时完善防控措施,做好疫情的应对准备。最近一周,全球新冠肺炎一周新增确诊病例录得约371万,相较前一周下降16.5%。美国新一波疫情高峰或将到来。全球新冠肺炎新增死亡病例约1.4万人,较上周大幅下降18.2%。美国新增死亡大幅上升,泰国拐点初显。韩国首次报告BA.2.12.1变异毒株病例。美国重提交通口罩禁令,全球加强针接种稳步推进。新冠疫苗知识产权豁免谈判取得新进展。 海外:美联储加息50bp,美国就业继续向好。美联储公布5月利率决议,将基准利率上调50个基点,并于6月开始实施缩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表示,75个基点的加息并不值得考虑。但美联储巴尔金和布拉德则表示,一次性加息75个基点也应纳入考虑。日本坚持超宽松货币政策。欧洲央行执委施纳贝尔和霍尔茨曼预计,欧洲央行将在夏季或秋季加息。本周,英国、印度、巴西等多国央行迎来加息。对俄新制裁或将到来。美国就业继续向好。美国失业率较上月持平,劳动力市场偏紧。运输仓储新增就业大幅上升。非农时薪同比、环比略微回落。非农数据或支持美联储进一步收紧。美国制造业PMI指数续创新低。 物价:猪肉价格上涨,国际油价回升。本周农业部农产品批发价格指数环比下行。本周猪肉价格延续上涨。本周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均价环比均有所回升,国内螺纹钢均价上行。 流动性:资金利率分化,美元指数上行。本周短端资金利率分化,DR001周度均值环比上行13.4bp,DR007周度均值环比下行1.6bp;3个月 Shibor利率和3个月存单发行利率周度均值下行。票据利率上行,国股银票1个月、6个月和1年转贴现利率周度均值回升。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共进行了300亿元逆回购操作,央行公开市场累计有600亿元逆回购到期; 下周央行公开市场将有200亿元逆回购到期。本周美元指数均值上行,人民币延续贬值。 大类资产表现:全球股市多数下跌,国债收益率下行。本周日经225上涨,全球其他市场多数下跌,其中港股跌幅较大,美股小幅下行,A股(仅2个交易日)主要指数中,创业板指下跌幅度最大。本周国内股票涨幅前三的行业分别为国防军工、纺织服装和家用电器。本周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度均值下行0.6bp,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周度均值下行0.2bp。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经济恢复不及预期。 1.宏观交流思考:我国央行的类“QE”实践 东亚多数并未收紧,类“QE”实践悄然展开。新冠疫情以来美联储轰轰烈烈的QE(量化宽松)操作已于今年一季度结束,5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6月开始缩表,回收其投放的过量流动性。从去年下半年以来,美联储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就引发不少经济体开始预防性加息,带来全球新一轮加息潮。 不过,我们发现,东亚经济体多数并未跟随美联储提前或者同步紧缩,如日本继续维持其宽松货币政策立场,QQE的收益率曲线控制也依然存在,印尼、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越南均保持了政策利率水平不变。与此同时,一场类“QE”实践也在我国悄然拉开帷幕。 QE的两大特征:利率政策受限,宽松扩量稳价。QE政策由日本率先付诸实施,其推出的初衷即在于应对名义利率降至接近零时,由于利率水平无法继续下降,或者说“流动性陷阱”的存在使得利率下降对于经济的提振可能也于事无补。在这样的情况下,通过非常规政策手段扩充货币供给,进而达到继续刺激经济的目的。由此可见,QE政策往往会伴随着两大特征:一是传统利率政策受到约束;二是货币宽松“扩量稳价”。 贷款利率历史新低,下限约束的确存在。而我国货币政策可能也正面临着和“QE”环境类似的特征。一方面,政策利率水平虽然远高于零,但由于我国和发达经济体的发展阶段截然不同,并不能够以零利率作为政策实践的指引,事实上,我国贷款利率指标多数已达到或接近历史低点。比如,即便考虑到过去的贷款基准利率,1年期LPR最新报价3.7%,也是创下历史新低,对应着去年末金融机构贷款平均利率4.76%,这是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新低,今年一季度末新发企业贷款利率4.37%,较去年四季度继续下降,同样是该数据统计新低。从DR007和政策利率的偏离度上来看,当前也基本接近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因此,在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开启全球加息潮的背景下,利率面临着下限约束。 图表1:DR007和7天逆回购利率水平(%) 扩量稳价意图已显,专项再贷款设立频频。另一方面,当前货币政策已经显现出“扩量稳价”的宽松意图。由于利率下限约束的存在,我国持续降息的空间受制,4月史上力度最低降准后,也并未见后续降息操作,虽然这可能并不意味着降息窗口的完全关闭,但或已经步入尾声。与此同时,货币宽松政策着力于打通融资需求堵点,特别强调信贷规模的增长,而专项再贷款成为主要手段之一,近期央行相继设立普惠养老和科技创新再贷款,新增1000亿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额度,并且还要推出1000亿元再贷款支持物流仓储企业融资。 政府融资可能加码,特别国债或有安排。在信贷增长之外,政府融资也可能有所加码。年初财政预算报告中,安排的财政赤字率较去年有所下调,而地方政府专项债规模和去年持平。考虑到今年3月以来国内疫情态势有所恶化,冲击经济增长制约财政收入的同时,所需要的抗疫等相关支出也有被动增加,加之特别国债有接近1万亿的到期量,因此很可能会安排特别国债的续发或适度新增。“稳价”的同时信贷与政府融资双双“扩量”,和海外实施的QE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购买”贷款而非债券,实践存在关键区别。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我国后续货币宽松举措和QE也并不能够完全等同,因此我们把其称之为类“QE”实践。除去宽松规模和程度之外,主要区别在于我国央行事实上“购买”的是贷款而并非像海外央行QE采用的购进债券(多数是国债)的形式。 这意味着,我国的类“QE”实践旨在压低企业融资成本进而增加贷款需求,并没有通过压低债券特别是国债收益率,从而达到收益率曲线控制的目的。 利率上行保持警惕,减税好于支出扩张。恰恰相反的是,由于我国商业银行作为国债的主要购买者之一,央行着力于“扩量”的宽松举措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削弱商业银行对于国债需求的风险,这和海外QE政策实施后的结果全然不同,需要保持对于债市收益率上行的警惕。此外,考虑到我国财政支出乘数明显低于发达经济体,政府融资加码所筹集来的资金,用于减税降费或将比单单扩大支出对于经济的提振效果更为显著。 2.疫情:国内疫情整体趋稳,美国疫情反弹 国内疫情整体趋稳。截至5月5日,我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一周新增确诊病例分别超4600例和14.4万例。除我国港澳台地区外,现存114个中高风险地区。5月6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介绍,目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5月以来,全国疫情防控形势整体趋稳,但仍复杂严峻,存在反弹风险,需要加快局部聚集性疫情处臵,及时完善防控措施,做好疫情的应对准备。上海市疫情近期每日新增感染者数持续下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趋稳,吉林省疫情仍处于扫尾阶段,隔离点和封控区以外的风险已经基本控制。北京市疫情通过区域核酸检测和密接排查管控,扩散风险已有所降低。 辽宁、浙江、河南等地近期新发感染来源不明的疫情,存在隐匿传播风险,溯源调查和管控防范难度增大。 图表2:中国大陆及港澳台地区本土每日新增确诊(七日移动平均,例) 美国新一波疫情高峰恐将到来。截至5月5日,全球新冠肺炎一周新增确诊病例录得约371万,相较前一周下降16.5%。欧洲本周新增169万,较上周下降26.9%。美国本周新增约42万,较上周大幅上行30.8%,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对此表示担忧,并称美国目前很可能正处于新一波新冠疫情之中。亚洲方面,日本本周新增21万,较上周下降27%,疫情状况持续好转。韩国本周新增29.4万,较上周大幅下降37.4%。 图表3:各经济体每日新增确诊病例数量(七日移动平均,万例) 美国新增死亡大幅上升,泰国拐点初显。截至5月5日,全球新冠肺炎一周新增死亡病例约1.4万人,较上周大幅下降18.2%。欧洲一周新增死亡超5100人,较上周大幅下降28.7%,死亡人数持续回落。本周,各主要经济体新增死亡大幅回落,英国本周新增死亡502例,相较上周大幅回落61.2%,德国、韩国本周持续大幅回落,德国本周新增死亡约81例,相较上周下降71.7%,韩国本周新增死亡约570例,相较上周下降38%。美国本周新增死亡3800余例,相较上周大幅上升79%。同时,泰国本周新增死亡640余例,相较上周下降26.8%,拐点初显。 图表4:各经济体近每日新增死亡数量(七日移动平均,例) 韩国首次报告BA.2.12.1变异毒株病例。5月3日,韩国疾控机构表示,在海外入境感染者中检测出BA.2.12.1变异毒株,这是韩国首次报告BA.2.12.1变异毒株病例。美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显示,虽然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亚型BA.2仍然是美国主要流行毒株,但另一种新亚型BA.2.12.1导致的感染病例正在快速上升。当前,BA.2.12.1变异株已经占据了纽约州、新泽西州58%的比例。而在全美,BA.2.12.1变异株比例也从19%飙升至28.2%。南非非洲健康研究所教授Alex Sigal表示,在最新的实验室研究中发现,对于此前已经打过疫苗或者感染过奥密克戎BA.1病毒的人群而言,如果接触到BA.4和BA.5时很有可能会再度感染。 图表5:美国送检样本中各变种毒株比例(%) 美国重提交通口罩禁令。5月3日,美国疾控中心重申,乘坐飞机、火车和公交车等公共交通的旅客应佩戴口罩。此前,美国政府曾多次延期公共交通“口罩令”,最近一次延期至5月3日结束。韩国国务总理金富谦在中央灾难安全对策本部会议上宣布,韩国将从5月2日起取消户外强制佩戴口罩的防疫要求。但进行50人以上的集会、演出、观看体育比赛等感染风险较高的室外活动时,仍须佩戴口罩。同时,韩国政府还决定从6月1日起恢复中断了2年多的外国游客济州岛免签入境政策。 图表6:各国疫情管控指数(七日移动平均) 图表7:各经济体人口流动性情况(七日移动平均) 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