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公司发布2021年年报,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2.72亿元,同比+54.96%;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85.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89.41%,其中Q4单季实现营收4.25亿元,同比+25.79%; 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91.96%;扣非后归母净利润0.5亿元,同比+61.01%。 对此我们点评如下: 收入端:21年全年营收同比+55%,实现触底反弹。公司21年全年实现营收12.72亿元,同比+55%,逆转20年营收下跌的态势实现触底反弹。 其中,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设计业务实现营收10.1亿元,同比+63.74%; 燃油汽车整车研发设计业务实现营收1.87亿元,同比持平;零部件研发制造业务实现营收0.64亿元,同比+363.59%。公司主营整车研发业务量实现稳步提升,其中新能源汽车研发业务依然表现强劲:一方面,公司凭借研发与技术积累,在汽车平台化趋势下优势显现,已承接多个平台+整车研发项目;另一方面,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趋势下,公司电子电气架构研发、智能化关键软硬件等核心模块深度研发业务逐步增长。在研发业务深度广度进一步拓展的基础上,公司核心零部件制造业务逐步落地,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公司经营业绩持续向好,未来有望实现新的增长。 毛利率:21年全年毛利率增长至37.32%。21年公司毛利率为37.32%,同比增加3.64pct。我们认为毛利率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业务结构的优化。 毛利率较高的新能源整车研发设计业务营收占比与毛利率均实现提升,21年公司新能源整车研发设计业务营收占比提升4.26pct,毛利率提升4.04pct。 利润端:21年利润同比增长85.1%,实现高速攀升。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05亿元,同比+85.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89.4%。 利润高速攀升主要得益于公司整车研发业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业务 承接数量、完成项目质量的稳步增长,共同推动业绩实现较大幅度提升。 其中,21Q4实现归母净利润0.64亿元,同比+61.01%,延续了Q1、Q2净利润高增长的态势。 国内车市逐步回暖,公司有望受益于行业红利持续增长。中国车市21年表现强劲,结束三连降并开始回暖。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快速发展的新阶段。车市回暖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推动汽车研发行业持续保持较高景气度。公司是国内独立第三方汽车设计及工程服务龙头,受益于行业红利,公司整车研发业务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研发整车设计业务有望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态势。 深度布局关键领域研发,巩固行业领先地位。公司通过内部研发孵化、内外部联合投资、战略合作等方式积极布局与公司主营业务相关的前沿技术与项目,已形成以整车全流程研发为核心,以核心模块深度研发设计为重点的研发业务布局。公司在掌握汽车研发系列核心技术的同时,前瞻布局汽车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数字化等关键技术,重点开展模块化平台、电子电气架构等前沿技术深度研发,强化技术研发实力,巩固自身在整车研发行业中的领先地位。 研发+制造双轮驱动,业绩有望持续增长。公司在研发业务不断巩固的同时,制造业务也实现了新的增长,公司21年高端零部件制造业务营收同比+363.59%。零部件制造业务增长主要是因为公司优质的研发服务为制造业务实现优势导流,完成了零部件客户到整车设计开发客户的顺利转化。此外,公司已成为汽车生产企业核心零部件“Tier0.5”供应商,彰显了公司汽车零部件强大的产品竞争力,而先进的核心零部件制造优势也将反哺整车设计业务。研发制造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驱动公司未来业绩增长。 投资建议:公司作为汽车设计领先企业,技术护城河深厚,品牌影响力强。 我们认为随着公司新能源车企和车型客户的增加,再叠加高端零部件业务的持续增长,公司业绩有望迎来高增。据此,我们预计2022-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为20.36、30.53和42.75亿元,归母净利润为4.32亿元、6.04亿元、8.07亿元,EPS分别为1.30元、1.82元、2.43元,对应PE为14倍、10倍、7.5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波动风险、市场竞争风险、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风险、技术创新、新产品开发的不确定性风险,新能源车销量不及预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