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快速增长,新能源、3C等先进下游需求旺盛: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8.0亿元,同比+49.0%;归母净利润4.0亿元,同比+47.6%,处于业绩预告3.9-4.1亿元中位;扣非归母净利润3.9亿元,同比+51.0%。2021年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主要系新能源、3C等先进下游需求旺盛(在总营收中占比达50%以上),同时公司大力发展网络销售,线上销售规模迅速扩张。Q4单季来看,实现营收4.74亿元,同比+24.6%,环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为0.94亿元,同比+9.7%,环比-14.8%,我们判断主要系1)公司部分订单时间跨度过长未于Q4确认收入;2)员工绩效工资和业务提成在Q4集中确认。 2022Q1公司实现营收4.9亿元,同比+52.6%,环比+2.8%;归母净利润1.0亿元,同比+63.7%,环比+7.4%;扣非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59.4%,环比+7.6%,略超市场预期。 毛利率受会计准则变动影响,剔除影响后盈利能力稳定: 2021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1.6%,同比-2.3pct;销售净利率为22.2%,同比-0.2pct,基本持平。期间费用率为14.8%,同比-2.8pct,其中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2.4/-0.4/-0.1pct。Q4单季来看,销售毛利率为34.8%,同比-9.9pct;销售净利率为19.8%,同比-2.7pct。2022Q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9.7%,同比-3.3pct;销售净利率为20.7%,同比+1.4pct;期间费用率为15.0%,同比-4.8pct,其中销售/管理(含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3.6/-1.6/-0.3pct。 公司2021年及2022Q1销售毛利率下滑主要原因系公司会计准则变动,将运输包装费用由销售费用转入营业成本所致,剔除该因素后整体毛利率在原材料涨价的影响下基本维持稳定。 订单饱满,产品体系逐步丰富: 截至2021年底公司合同负债为0.6亿元,同比+60%;存货为3.93亿元,同比+66%,均保持高增,主要受益于公司的迅速发展,已成功开发涵盖197个大类、2066个小类、110余万个SKU的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产品体系,年成交客户数突破28,000家,年订单处理量约77万单,年出货总量约为330万项次,均较2020年有大幅提升。 截至2022Q1末公司合同负债为0.67亿元,同比+7%;存货为4.52亿元,同比+50%。 “一站式”模式解决行业痛点,自动化需求打开成长空间: 传统采购模式下,客户一般由工程师针对各个零部件分别制图、选型、提交需求申请,由采购部门执行采购,往往面临采购效率低、成本高、品质不可控、交期不准时等问题。一站式采购模式下,公司针对非标产品进行标准化、对已有标准型号产品进行系列化和模块化,并搭配网上选型采购系统等辅助工具,可有效提升客户效率。 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是大势所趋,其主要下游工业机器人、3C、锂电、光伏设备等均处于黄金发展期,公司作为自动化零部件供应商将充分受益于智能制造发展机遇。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作为本土自动化零部件供应商龙头,公司成长性突出。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维持)/8.5(维持)/11.3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34、24和18倍,维持“增持”评级。 风险提示:疫情引起的经营风险、下游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 1.业绩快速增长,新能源、3C等先进下游需求旺盛 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8.03亿元,同比+49.0%;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47.6%,处于业绩预告3.9-4.1亿元的中位;扣非归母净利润3.93亿元,同比+51.0%。其中分行业来看,新能源行业收入为4.65亿元,同比+146.6%,占总营收比重为25.8%;3C行业收入为4.63亿元,同比+64.5%,占比为25.7%;汽车行业收入为1.87亿元,同比+5.6%,占比为10.4%,光伏行业收入为0.96亿元,同比+76.8%,占比为5.3%,工业机器人行业收入为0.81亿元,同比+37.9%,占比为4.5%。分销售模式来看,线上销售收入为5.08亿元,同比+164.1%,占总营收比重为28%;线下销售收入12.95亿元,同比27.3%,占总营收比重为72%。2021年公司业绩快速增长,主要系在国家对智能制造、先进制造的大力扶持下,自动化设备行业迎来黄金发展期,以3C、锂电、汽车、光伏、工业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下游行业需求增加。同时公司大力发展网络销售模式,线上销售规模迅速扩张。 图1:2021年公司实现营收18.03亿元,同比+49.0%; 图2:2021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4.01亿元 , 同比 Q4单季度来看,公司实现营收4.74亿元,同比+24.6%,环比基本持平;归母净利润为0.94亿元,同比+9.7%,环比-14.8%我们判断主要系1)公司部分订单时间跨度过长未于Q4确认收入;2)员工绩效工资和业务提成在Q4集中确认。 2022Q1公司实现营收4.87亿元,同比+52.6%,环比+2.8%;归母净利润1.01亿元,同比+63.7%,环比+7.4%;扣非归母净利润0.97亿元,同比+59.4%,环比+7.6%,业绩略超市场预期。 2.毛利率受会计准则变动影响,剔除影响后盈利能力稳定 2021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1.6%,同比-2.3pct;销售净利率为22.2%,同比-0.2pct,基本持平。期间费用率为14.8%,同比-2.8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4.9%,同比-2.4pct,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10.24%,同比-0.4pct,财务费用率为-0.4%,同比-0.1pct。2021年公司研发投入6618.6万元,同比+33.4%,占营收的比重为3.67%。Q4单季来看,销售毛利率为34.8%,同比-9.9pct,环比-9.4pct;销售净利率为19.8%,同比-2.7pct,环比-3.2pct。 图3:2021年公司销售毛利率为41.6%,销售净利率 图4:2021年公司期间费用率为14.8%,同比-2.8pct 2022Q1公司销售毛利率为39.7%,同比-3.3pct;销售净利率为20.7%,同比+1.4pct; 期间费用率为15.0%,同比-4.8pct,其中销售费用率为4.9%,同比-3.6pct;管理费用率(含研发)为10.37%,同比-1.6pct;财务费用率为-0.3%,同比+0.4pct。2022Q1公司研发费用1935.8万元,同比+38.9%,占营收的比重为4.0%。 公司2021年及2022Q1销售毛利率下滑主要原因系公司会计准则变动,将运输费用及包装费用由销售费用转入营业成本核算所致,剔除该因素后整体毛利率在原材料涨价的影响下基本维持稳定。 3.订单饱满,产品体系逐步丰富 截至2021年底公司合同负债为0.6亿元,同比+60%;存货为3.93亿元,同比+66%,均保持高增,主要受益于公司的迅速发展,已成功开发涵盖197个大类、2066个小类、110余万个SKU的FA工厂自动化零部件产品体系,年成交客户数突破28,000家,年订单处理量约77万单,年出货总量约为330万项次,均较2020年有大幅提升。 截至2022Q1末公司合同负债为0.67亿元,同比+7%;存货为4.52亿元,同比+50%。 图5:截至2021年公司已开发超过110余万个SKU 图6:2021年公司年处理订单数量约77万单 图7:2021年公司年出货总量超过330万项次 图8:截至2021年公司累计成交客户数量突破6.8万家 图9:2021年底公司合同负债为0.6亿元,同比+60% 图10:2021年底存货为3.93亿元,同比+66%, 4.“一站式”模式解决行业痛点,自动化需求打开成长空间 传统采购模式下,客户一般由工程师针对各个零部件分别制图、选型、提交需求申请,由采购部门执行物料采购,往往面临采购效率低、成本高、品质不可控、交期不准时等问题。一站式采购模式下,公司针对非标产品进行标准化、对已有标准型号产品进行系列化和模块化,并搭配产品目录手册、网上选型采购系统等辅助工具,可有效提升客户设计、采购效率。 智能制造、工业自动化是大势所趋,其主要下游工业机器人、智能手机、新能源车、锂电设备、光伏设备等均处于黄金发展期,公司作为自动化零部件供应商将充分受益于智能制造发展机遇。 表1: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够多方位解决行业痛点 5.对标国际龙头米思米,成长空间广阔 米思米是自动化零部件一站式供应全球龙头,2021财年FA自动化业务收入达63.9亿人民币(汇率均按日元:人民币16:1),此外来自中国市场收入为39.7亿人民币,2020财年经销商品品类数量达到2,670万种,覆盖客户达30.14万家。对标国际龙头米思米,怡合达在品类丰富度、客户数量、交付速度、营业收入、信息和数字化、人均创收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而在本土化服务、盈利能力和对本土自动化设备适用性等方面具有优势。 随着怡合达在产品品类,供应链管理等多方面实力不断增强,其竞争优势将愈发明显,在国内自动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成长空间广阔。 表2:米思米与怡合达在品类、客户数、交期等多方面对比情况 6.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作为本土自动化零部件供应商龙头,公司积极拓展其业务领域,提高其竞争优势,成长性较为突出。我们预计公司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9(维持)/8.5(维持)/11.3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E分别为34、24和18倍,维持“增持”评级。 7.风险提示 下游行业发展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