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粮食价格上行带动化肥行业景气回升,国内外化肥价格差异大 化肥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化肥行业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四个子行业。2015年以来,全球小麦、大豆、玉米、大米/稻谷等主要作物种植面积或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我国农业存在地少人多、粮食供需结构性不平衡等问题,化肥施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较大,2015年《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推动化肥行业供给侧改革,产能过剩问题得到初步缓解。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全球食品、谷物价格指数保持上涨,由此带动种植产业链景气度回暖,农民种植意愿上升,带动农资消费需求量价齐升。国际方面,俄罗斯在全球粮食和化肥供给中起到重要作用,2022年2月俄乌冲突发生后,全球粮食及化肥供应短缺情况加剧,加上全球海运费上涨、海外天然气价格高位等因素也导致全球肥料产能释放不达预期、进出口不畅;国内方面,我国是全球重要的氮肥、磷肥出口国,钾肥进口依赖性较高,2021年10月执行的出口法检制度使肥料出口放缓,保供稳价、粮食补贴等政策为国内化肥消费提供有力支撑。在供需逐渐趋于平衡、粮食重要性日益凸显等背景下,化肥行业景气度见底回升,价格开启上行通道。 根据Wind数据,截至4月14日,国内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钾肥分别报2,925、3,600、3,970、4,940元/吨,较2021年初涨幅高达57.3%、77.3%、60.1%、148.2%。此外,海外化肥价格普遍高于国内,化肥出口利润丰厚。 化肥施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较大,国内化肥行业供给格局持续优化 氮肥:尿素是主要的氮肥品种,我国煤头尿素产能占比达到70%以上,供给侧改革后行业产能利用率提升至70%以上,产能CR5不到20%;尿素在人造板、三聚氰胺和车用尿素等非农领域应用占比逐步提升,国内煤炭价格高位下,气头尿素企业盈利空间更为广阔。磷肥:磷酸一铵、二铵为主要品种,磷肥产业对磷矿资源依赖性强,国内供给侧改革及“三磷”整治显著提振磷化工产业链,2022年以来,原材料磷矿石、硫磺、硫酸等价格上涨,磷铵企业利润持续倒挂。随着国内磷化工行业产能出清持续进行,磷铵企业向上游配套磷矿资源、打造产业链一体化将更具竞争优势。钾肥:氯化钾是主要品种,由于钾盐资源有限,长期以来我国钾肥进口依赖度保持在50%以上,国内钾肥进口主要来自加拿大、白俄罗斯及俄罗斯,俄乌冲突造成钾肥供给进一步趋紧。国内钾肥企业行业集中度高,东方铁塔和亚钾国际积极开拓海外钾肥资源。复合肥:国内复合肥行业集中度、复合化率仍有提升空间,多数磷铵企业配套复合肥产能,未来在成本、技术、品牌、服务和经销商资源方面具备优势的龙头企业有望受益于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善。受益标的:钾肥(盐湖股份、东方铁塔、亚钾国际、藏格控股)、氮肥(华鲁恒升、四川美丰等)、磷(复合)肥(云图控股、云天化、川发龙蟒、新洋丰、湖北宜化等)。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行、政策执行不及预期、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等。 1、全球粮食价格上行,化肥行业景气度回升 化肥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为四大主要品种。肥料,或称作物营养产品,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是粮食的“粮食”,在促进粮食和农业生产发展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合理施肥是提高农作物单产和品质的重要环节。氮、磷、钾是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三大基础元素,化肥行业主要包括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四个子行业,产业链主要分为“原材料-基础肥生产-二次加工-销售”等环节。 图1:氮肥、磷肥、钾肥和复合肥为四大主要化肥品种 表1:不同化肥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有所差异 1.1、全球粮食增产压力大,国内供给侧改革优化化肥行业供给格局 全球谷物产量、种植面积下滑后恢复缓慢,粮食需求刚性增长与耕地资源有限的矛盾对全球粮食安全提出挑战。随着全球人口稳步增长,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而全球耕地面积有限,全球人均耕地面积总体呈现下降趋势,高品质粮食生产面临压力。另一方面,受粮食价格长期低位横盘等因素影响,全球主要粮食作物种植意愿下降或增速放缓,产量和种植面积均有不同程度下滑,且恢复缓慢。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数据,2018年,全球谷物产量为29.07亿吨,同比下降1.86%;种植面积为7.24亿公顷,同比下降0.6%,随后缓慢回升;2015年以来,全球小麦、大豆、玉米、大米/稻谷等主要作物种植面积或产量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图2:全球人均耕地面积整体呈现下降趋势 图3:2018年,全球谷物产量和种植面积均有下滑 图4:2018年,全球主要作物种植面积同比下滑 图5:2018年,全球主要作物产量同比下滑 我国农业存在地少人多、粮食供需结构性不平衡等问题,化肥施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较大。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我国粮食产量6.83亿吨,同比增长2.00%; 粮食单位面积产量5.81吨/公顷,同比增长1.25%;2009-2021年,国内年末总人口由13.35亿人增长至14.13亿人,人均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维持在0.82-0.86人/公顷,并无明显增长,农业生产承担着较大的压力,部分粮食供给高度依赖进口。为满足我国粮食有效安全供应的需求,肥料养分资源供应与高效利用不可忽视。根据农业部《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我国耕地基础地力偏低,化肥施用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较大,大体在40%以上;我国化肥施用存在四个方面问题:(1)亩均施用量偏高:我国农作物亩均化肥用量21.9公斤,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每亩8公斤),是美国的2.6倍,欧盟的2.5倍。(2)施肥不均衡现象突出: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和城市郊区施肥量偏高,蔬菜、果树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园艺作物过量施肥比较普遍。(3)有机肥资源利用率低:我国有机肥资源总养分约7,000多万吨,实际利用不足40%。其中,畜禽粪便养分还田率为50%左右,农作物秸秆养分还田率为35%左右。(4)施肥结构不平衡:重化肥、轻有机肥,重大量元素肥料、轻中微量元素肥料,重氮肥、轻磷钾肥“三重三轻”问题突出。传统人工施肥方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化肥撒施、表施现象比较普遍,机械施肥仅占主要农作物种植面积的30%左右。 图6:国内粮食产量同比增速有所放缓 图7:中国单位面积耕地化肥使用量远高于全球水平 国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产能过剩问题得到初步缓解,优化行业供给格局。我国存在化肥过量施用、盲目施用等问题,带来了成本的增加和环境的污染,亟需改进施肥方式,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2015年工信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进化肥行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通过严控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引导企业兼并重组等方式化解产能过剩问题,同时农业部印发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目标任务是:到2020年,初步建立科学施肥管理和技术体系,科学施肥水平明显提升。2015年到2019年,逐步将化肥使用量年增长率控制在1%以内;力争到2020年,主要农作物化肥使用量实现零增长。政策约束下,2015、2016年我国合成氨、尿素、磷肥退出产能首次超过新增产能,产能由持续多年的正增长扭转为负增长,肥料利用率逐步提高,行业供给格局优化。2022年2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对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文件第一部分就突出强调要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围绕牢牢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条底线,保障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肥料行业要有大作为。 图8:2012年以来国内化肥新增产能逐年降低 图9:肥料产量下降速度快于施用量下降速度 图10:国内化肥复合率稳步提升 图11:复合肥行业集中度提升,供给格局优化 1.2、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海内外化肥价格差异较大 全球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化肥行业景气度见底回升。2020年全球新冠疫情背景下粮食安全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2017-2019年全球粮食种植面积下降引发的粮食危机或也在显现,加上2021年美国、巴西等农业大国发生干旱灾情,而国内华北地区则在秋收时节遭遇了近50年来最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导致全球粮食价格一路上行。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2020年7月以来,全球食品、谷物价格指数保持上涨,2021年7-8月小幅下跌后延续上涨趋势,2022年3月全球食品、谷物价格指数分别报159.30、170.10点,较2020年7月涨幅分别达到70.92%、75.54%。粮食价格高位背景下,种植产业链景气度明显回暖,农民种植意愿上升,带动农资消费需求量价齐升。根据USDA数据,2021年美国种植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分别3,754、3,546、469、81万公顷,同比分别+5.4%、+2.1%、-2.6%、+9.8%;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2021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持续增长,2021年达到1.18亿公顷,同比增长0.74%。 俄乌冲突背景下,全球粮食价格继续强势上行,海内外化肥价格差异较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俄罗斯是全球第三大小麦生产国,2020年小麦产量达8,589万吨,占全球小麦总产量的11%;同时俄罗斯也是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2021年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总量的21.99%。此外,由于位于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乌克兰具有优质的土地资源,是全球第三大玉米出口国,占全球出口总量超过10%,被称为“欧洲粮仓”。2022年2月俄乌冲突发生后,双方相继宣布禁止出口部分农产品,且运输途径受阻,全球粮食供应短缺情况加剧,助推粮价再创新高。此外,全球海运费上涨、海外天然气等能源价格高位以及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等采取的制裁措施等因素也导致全球肥料产能释放不达预期、进出口不畅。在供需逐渐趋于平衡、粮食重要性日益凸显等宏观背景下,化肥行业景气度见底回升,价格开启上行通道。根据Wind数据,截至4月14日,国内尿素(46%)、磷酸一铵(55%粉状)、磷酸二铵、钾肥分别报2,925、3,600、3,970、4,940元/吨,较2022年初涨幅达到15.8%、28.6%、5.3%、29.7%,较2021年初涨幅高达57.3%、77.3%、60.1%、148.2%;此外,海内外化肥价格差异较大,4月14日国际端尿素、磷酸一铵、磷酸二铵、氯化钾分别报5,024、7,715、5,562、5,526元/吨(按1美元=6.41元人民币折算),较国内价格对应分别高出2,099、4,115、1,593、586元/吨,化肥出口企业有望获得丰厚利润。 图12:2020年以来,全球粮食价格上涨 图13:玉米、大豆、小麦等主要粮食作物价格上行 图14:2020-2021年,我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增长 图15:俄罗斯是全球第三大小麦生产国(2020) 图16:2020年以来,国内氮磷钾等化肥价格震荡上涨 图17:目前海外化肥价格较国内化肥价格差异较大 2、氮肥:全球尿素需求稳定价格高位,国内煤价高位下气头尿 素更具成本优势 尿素是主要的氮肥品种,我国尿素产能以煤头尿素为主。氮肥是指以氮为主要成分、施于土壤可为植物提供氮素营养的单元肥料,对于提高作物产量、改善农产品质量有重要作用。根据含氮基团的不同,氮肥可以分为铵态氮肥、硝态氮肥、硝铵态氮肥和酰胺态氮肥,具体包含尿素、碳酸氢铵、硫酸铵和氯化铵等多个品种。其中,尿素含氮量高达46.67%,是含氮量最高的固态氮肥,也是主要的氮肥品种。工业生产中主要以煤或天然气为上游原料(对应分为煤头尿素和气头尿素两种),通过制取合成氨后进一步制成尿素和其他氮肥。西方国家主要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合成氨和尿素,基于我国多煤贫油缺气的能源结构,我国煤头尿素产能占比达到70%以上,生产工艺包括固定床工艺(无烟煤为原料)和流化床工艺(烟煤为原料),由于固定床工艺成本较高、污染严重,目前国内大部分企业都在进行技术改造或转向流化床工艺。 图18:尿素是含氮量最高的固态氮肥 图19:我国70%以上尿素产能是煤头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