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西南证券]:食品饮料行业乳制品专题:原奶周期趋缓,乳制品持续增长可期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食品饮料行业乳制品专题:原奶周期趋缓,乳制品持续增长可期

食品饮料2022-04-13朱会振西南证券李***
食品饮料行业乳制品专题:原奶周期趋缓,乳制品持续增长可期

投资要点 推荐逻辑:1、短期看:原奶价格保持高位,乳企可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减少费用投放、直接提价等方式提高毛销差;成本端虽承压,但盈利能力实则改善。2、长期看:随着产品结构不断升级,价格战或降缓和;伊利、蒙牛全面进入各细分赛道,泛全国化、区域性乳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与龙头错位竞争。3、预计短期内原奶仍供不应求,价格将维持高位;长期原奶供需匹配性提高,原奶周期大幅趋缓,下游持续产品结构升级、竞争缓和、费用率下降,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双击向上值得期待,重点推荐伊利股份(600887)。 原奶价格高位时,乳企成本端承压,但整体盈利能力改善。2021H1,伊利、蒙牛净利率分别为9.4%、6.4%,分别同比提升1.5pp、3.4pp,在原奶上涨周期中盈利能力提升。1)乳企着力发展高端液态奶,2021年金典、特仑苏合计市占率约18%,不断挤压中低端品牌的份额,实现快速成长,均已成为百亿大单品;而伊利、蒙牛母品牌基础白奶的市场份额基本持平。随着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高端奶更受欢迎,增速领跑液态奶。2)2021H1伊利、蒙牛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2%、28%,分别同比下降1.8pp、2.6pp,行业促销趋缓。3)本轮原奶涨价周期中,伊利、蒙牛仅对部分基础白奶进行小幅直接提价,相比其他食品企业仍有较大提价空间。 产品结构升级为长期发展主旋律,泛全国化、区域性乳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错位竞争。1)金典、特仑苏均通过包装及营养成分进一步升级,使牛奶由基础营养转向高端营养,契合消费升级、健康消费的大背景。该部分竞争更多集中于产品的持续升级,传统促销及价格战的方式不再适用。随着高端产品占比的提高,未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将提升。2)伊利、蒙牛已全面进入细分品类,凭借其强大的产业链、渠道布局、品牌力抢占其他企业的市场份额;泛全国化乳企、区域性乳企更适合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创新性错位竞争。 短期原奶价格将维持高位。1)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消费升级趋势明显,为乳制品消费增长提供动力;新冠疫情后消费者健康意识提升,推动乳制品需求高景气。2)奶牛存栏量稳中有降叠加单产提高,原奶供给量缓慢提升,预计短期内供需缺口仍将持续;奶牛补栏至产出需约2年,补栏不会导致短期内原奶供给快速增长。3)饲料价格居高不下,奶牛养殖成本增加,对原奶价格形成支撑。4)全球原奶产量平稳叠加国内产品结构升级,大包粉进口价格上涨,不再对国产原奶形成价格冲击。 预计长期原奶周期大幅放缓,乳企盈利能力持续提升。1)排名靠前的乳企及大型牧场已形成参控股或战略合作关系,上下游匹配性提高。2019年,百头以上大型牧场占比已达64%,大型牧场多和乳企深度合作,可根据乳企需求调节生鲜乳产量,使整体供需匹配度提升;由散户非理性引起的供给波动将影响有限。 2)新西兰将于2023年起禁止活畜出口,禁令实施后奶牛数量扩张将更依赖于国内繁育;牧场新建壁垒较高,中小散户难以大量进入。3)消费者偏好口感、营养领先的高端液态奶,主要使用生鲜乳为原料,进口大包粉替代性减弱,国产原奶需求将进一步扩大。4)原奶价格周期趋缓,叠加乳企产品结构持续升级、费用投放理性化,乳企盈利能力将获得持续稳定增长,周期性波动或将减缓,双击向上值得期待。 推荐标的:伊利股份(600887)。预计公司2021-2023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5亿元、107亿元、127亿元,EPS分别为1.33元、1.67元、1.99元,对应PE分别为27倍、21倍、18倍。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食品安全风险;产品结构升级不及预期;乳制品消费不及预期。 1原奶价格维持高位,乳企盈利能力提升 原奶是乳制品加工制作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原材料,其价格变动直接影响乳制品企业的生产成本及毛利率情况。对于一般性生产企业而言,成本的降低可直接改善净利率;而乳制品企业盈利能力影响因素较多,乳企通常主动调整费用投放、产品结构、售价等以应对原奶供给波动。 1.1乳制品企业毛销差与原奶价格正相关 原奶价格上涨时,乳企的毛销差不降反升。作为乳制品加工必需的原材料,原奶价格直接影响乳企的毛利率水平。通常情况下,原奶价格上涨时,虽然乳企的毛利率受到不利影响,但同时可通过产品结构升级、减少费用投放、直接提价等方式改善利润率。以伊利、蒙牛为例,在2009-2014年的原奶涨价周期中,两家乳制品龙头的毛销差水平均实现提高;伊利的毛销差由2009Q3的8.7%提升至2014Q2的15.2%,蒙牛的毛销差由2009H2的6.6%提升至2014H1的9.7%。 图1:原奶价格及伊利、蒙牛毛销差情况对比 1.1.1产品结构升级 高端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母品牌基础白奶市占率保持稳定。2011-2021年,特仑苏、金典品牌的饮用奶市占率分别由2.6%、1%提升至9.5%、8.5%,2021年市占率合计达18.1%,高端化趋势明显;伊利、蒙牛母品牌的合计市占率由2011年的19.9%略微下降至2021年的18.2%。以特仑苏、金典为代表的高端品牌不断挤压中低端品牌的份额,实现快速成长,均已成为百亿大单品。 图2:金典、特仑苏在饮用奶销售额的市占率持续提升 图3:伊利、蒙牛母品牌在饮用奶销售额的市占率基本稳定 高端奶更受欢迎,需求增速领先。高端液态奶在液态奶零售价值占比不断提升,2019年达到40%,预计于2023年超过一半;同时高端液态奶增速领跑,2014-2019年乳制品、普通液态奶、高端液态奶销售增速分别为5.6%、5.8%、14.9%,随着消费水平的逐渐提高,高端奶更受欢迎。 图4:2014年以来高端、普通液态奶零售价值占比 图5:各类乳制品零售销售价值CAGR 1.1.2费用投放减少,竞争趋于缓和 本轮涨价周期中,乳企降低销售费用率,提升整体净利率。本轮原奶上涨周期自2020年下半年开始,在成本承压的背景下,乳企减少费用投放,理性应对。2021H1伊利、蒙牛的销售费用率分别为22%、28%,分别同比下降1.8pp、2.6pp,行业促销趋缓;净利率分别为9.4%、6.4%,分别同比提升1.5pp、3.4pp,在原奶上涨周期中盈利能力提升。 2013-2014原奶涨价周期乳企盈利能力同样提升。2013-2014年,由于新西兰大旱、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全球口蹄疫等因素,原奶价格大幅上涨。然而,2014年,伊利、蒙牛的净利率分别为7.7%、5.4%,分别同比提升1pp、1.1pp,同样依靠降低销售费用率实现 。 乳制品行业特殊性导致乳企费用投放与奶价高度相关。生鲜乳由奶牛源源不断地产出,其保质期短,必须及时加工成为乳制品。当供过于求时,多余的原奶需喷粉储存,而喷粉成本高昂,会对乳企及上游牧场形成较大冲击;情况极端时甚至会出现“倒奶杀牛”现象,不利于产业整体健康发展。因此,在原奶供给过剩导致的奶价下行周期中,乳企往往加大费用投放力度以尽可能提高销量,拉低盈利能力。 图6:伊利净利率情况 图7:蒙牛净利率情况 1.1.3乳企仍具提价空间 成本端承压,食品企业普遍提价。2021年以来,食品公司普遍面临着主要原材料、包材、能源、物流运输等价格持续上涨,盈利能力受到压制,企业更重视利润端。以安琪、海天、洽洽、安井等为代表的行业龙头具备定价权,率先采取提价措施,而后其他企业跟随。 本轮提价幅度集中于3%-20%,预计提价将贡献较大利润弹性。 乳企多以产品结构升级间接提价,直接提价空间较大。虽然原奶价格持续上涨,但乳企并未大规模参与本轮提价周期。伊利、蒙牛多以产品结构升级的方式间接提价,仅对部分基础白奶进行小幅直接提价。相比其他食品企业,乳企仍有很大提价空间,一旦实行更大范围、更大幅度的提价,可释放较大利润空间。 表1:食品企业普遍提价 1.2产品结构升级为主旋律,龙头切入细分品类 1.2.1产品持续高端化,价格战或将趋缓 高端品牌通过包装、营养成分进一步升级,价格战或将缓和。高端品牌金典、特仑苏均通过包装及营养成分进一步升级。包装方面,由普通苗条装升级为梦幻盖,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营养成分方面,金典推出娟姗纯牛奶、A2有机纯牛奶、限定牧场有机纯牛奶、新西兰进口纯牛奶等特色产品;特仑苏亦推出奶爵、环球精选、M-PLUS高蛋白牛奶等产品,均往更高端的方向布局。含有特殊营养成分的牛奶需由特定的生鲜乳加工而成,对奶牛的基因、饲养方式等有较高要求,奶源稀缺,使牛奶由基础营养转向高端营养,符合消费升级、健康消费的大背景。梦幻盖及高端产品已成为乳企主推系列,整体定位及售价更高,将为企业带来更大的利润弹性。该部分竞争更多集中于产品的持续升级,传统促销及价格战的方式不再适用。随着高端产品占比的提升,未来乳企间激烈的价格战或将缓和,带来行业整体盈利能力的提升。 图8:金典产品矩阵 常温酸奶产品仍具升级潜力。以安慕希为例,常温酸奶品类仍有较大升级空间。口味方面,安慕希从基础原味拓展至蓝莓、香草、草莓燕麦、黄桃燕麦等口味,2021年新推出菠萝口味、丹东草莓口味,创新空间依然广阔。包装方面,在原包装的基础上推出开盖利乐冠、PET瓶装、勺吃等,丰富饮用场景。此外,AMX零蔗糖系列主打健康理念,添加膳食纤维,符合年轻人的喜好,满足消费者健康需求,延长安慕希的生命周期;包装凸显未来科技感,吸引消费者眼球。相较于传统原味酸奶,新口味、新包装的终端零售价更高,持续升级为主流趋势。 图9:安慕希产品矩阵 1.2.2全国龙头全面布局,泛全国化、区域性乳企充分发挥各自优势 全国龙头全面进入细分品类,发展势头迅猛。伊利、蒙牛以常温奶起家,近年来着力发力低温奶、奶粉、奶酪业务,获得良好成效,全国龙头切入细分市场为发展规模扩大的必然趋势。凭借强大的产业链、渠道布局、品牌力,龙头一旦进入其他细分品类,可以很快成长为品类中的前几位,抢占其他企业的份额。以伊利为例,伊利已成为低温鲜奶产能最大且布局最合理的企业,金领冠珍护为婴配粉中增速最快的产品,新业务把握行业趋势,实现快速增长。 泛全国性乳企发挥低温品类新鲜优势,奶源+冷链建设奠定发展基础。全国龙头已对各细分品类全面布局,泛全国性乳企、区域性乳企更适合发挥区位优势,以低温品类深耕优势市场。光明、新乳业分别以“新鲜”、“鲜战略”作为发展重点,深耕优势市场的同时拓展周边,实现泛全国化扩张。光明、新乳业围绕主要销售市场进行奶源布局,缩短由生鲜乳到成品奶的生产时间;建设冷链物流系统,保障食品安全,满足低温奶“少量高频”的消费特点。 区域乳企小而美,以创新性错位竞争。区域性乳企掌握当地牧场、工厂、市场,在当地具备很强的品牌力,适合小而美定位以充分发挥创新性,和全国性乳企错位竞争。 表2:伊利、蒙牛产品布局 2原奶周期验证 2.1原奶周期复盘 历史上原奶周期波动较大,主要由供需缺口及外部事件影响,主要可分为以下阶段: 1)2008年奶价下跌:三聚氰胺事件爆发,乳制品销量大幅下滑,乳制品生产企业大幅减少原奶收购量,供过于求。 2)2009年奶价上涨:三聚氰胺事件后大量奶农退出市场造成奶荒,叠加需求跌入谷底后逐渐恢复,供不应求。 3)2013年奶价快速上涨:受新西兰大旱、恒天然肉毒杆菌事件、全球口蹄疫等因素影响,大包粉进口受限,原奶缺口逐渐拉大。 4)2014年奶价下跌:前期奶价上涨时企业恐慌性囤积大包粉、中小牧场扩产,供需逐渐恢复平衡。 5)2015-2018奶价基本稳定:上游规模化牧场集中度提升,中小牧场逐渐出清;大包粉逐步去库存,供需整体平衡。 6)2019年至今奶价上涨至突破历史最高位:在消费者对乳制品需求增长、供给总量平稳增长、养殖和进口成本提升等因素驱动下,原奶总体供不应求,价格保持高位。 图10:生鲜乳价格波动历程(元/kg) 2.2原奶供不应求,奶价有望保持高位 国内生鲜乳价格突破历史最高位后平稳回落,在下游需求旺盛、供给短期缓慢增长、奶牛饲料价格较高、大包粉进口量有限等因素的影响下,原奶供需缺口在短期内仍将持续,原奶价格将保持高位。 2.2.1乳制品下游需求保持增长 人口基数保障乳制品需求空间,消费升级趋势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