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整体情况分析 激光显示成主流,技术进步推动产业链国产化,产品降本降价放量。 2021年9月全球激光显示论坛确认激光显示是下一代主流显示之一。 从供给上,海外具有先发优势,但我国奋起直追,已从追随者向引领者转变。技术突破下,预计未来3-5年激光产业链国产化程度从45-55%提高至75%-80%,带动成本和终端零售价的下降,提高激光的C端普及度。从产品看,C端激光显示产品主要包括存在多年的激光电视和近期新推的激光智能投影,前者价格高、性能更好、用于替代液晶电视,2021H1二者销量比例约为9:1。降本对二者产生积极影响。 对于激光电视,国产化驱动降本,带动降价放量,2021-2024年全球销量CAGR预计高达68%。与液晶电视对比,激光电视具备高性价大屏、好画质、护眼及易入户优势,但过高的单价制约其普及率大幅提升。而我国在激光电视四大零件研发上均取得不同程度的突破,国产化和规模效应将驱动激光电视降本放量。海信预计2024年的成本较2021年降低40%,我们保守估计零售价将降低26%。降价放量下,2024年海内外市场销量有望增至100和65万台,3年CAGR达68%。 对于智能投影,未来激光和LED光源呈现错位竞争的格局,满足用户多元需求共同扩大智能投影市场。投影光源主要包括灯泡、LED和激光。其中LED效果好成本低,88%投影使用,但其亮度稍逊。激光具备高亮优势,弥补LED亮度不足的缺陷,但单色荧光激光技术有着画质偏弱的问题,难以完全替代LED光源。随着激光技术改进,LED和激光的发展将是错位竞争,带动产品向性价比和高端化两方向同步发展,推动行业覆盖更多消费者,带动规模快速成长。根据我们测算,2021年激光出货量仅占智能投影的1.31%,激光“更亮”优势突出,新品频发,低基数下未来激光光源增速有望高于智能投影整体增速。 投资建议 在激光显示技术的进步下,我们看好激光显示行业长期发展,给予“强大于市”评级。而其中的企业脱颖而出的核心在于保持技术领先、供应链管控优势及品牌影响力。重点推荐ALPD®发明者光峰科技,能够自研光机的微投龙头极米科技,建议关注三色激光显示技术的引领者海信视像。 风险提示 本土化和规模化降本进度不及预期、上游零件价格快速大幅波动、面板价格加速下降、疫情反复影响生产销售。 投资聚焦 研究背景 激光显示具备高清、高亮、大屏、广色域等优势,是唯一能够达到BT.2020超高清国际显示标准的显示技术,被认为是下一代的主流显示技术。一直以来,我国激光显示存在着起步晚、海外企业控制关键器件、核心零件成本过高等问题。但2010年以来,随着国内加码研发,攻破各个技术环节,激光显示产业正逐步实现国产化。 本篇报告深入分析我国激光显示产业的发展现状,并剖析技术和产业驱动下的成本下降对激光电视和智能投影整体的长期快速发展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推动作用。 不同于市场的观点 市场认为,激光显示成本居高不下,难以在C端大范围地铺开。我们认为,在技术创新的驱动下,激光显示降本放量的逻辑清晰。从国产化角度看,技术创新、半导体摩尔定律、专利共享将驱动激光显示产业链本土化。紧接着从降本放量看,核心技术国产化打破海外供应商的垄断,国产参与者增加使得竞争更充分,加速上游零件价格降低,带动激光显示成本和零售价下降,产品降价放量扩大市场规模,最后规模效应帮助企业进一步降本放量。 核心结论 目前激光显示的四大核心器件国产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包括抗光屏、激光光源、镜头、光成像芯片,他们各自的成本占比分别为15%、34%、5%和14%。技术进步下,预计未来3-5年激光显示产业链国产化率从45-55%增至75-80%。激光显示的增长动力从“性能”驱动转向“性能、成本和市场需求”等多因素驱动。 对于激光电视,海信指出2021-2024年激光电视降本幅度有望超40%。如果能够实现,我们保守估计,有望推动终端售价下降26%,产品性价比显著提升。预计全球激光电视销量将在3年内以68%的CAGR增长至2024年的165万台。 对于激光智能投影,激光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我们预计激光智能投影和LED智能投影未来将会错位竞争,共同扩大智能投影的市场规模。而激光智能投影“更亮”优势突出,新品频发,低基数下增速有望高于整体智能投影增速。 投资建议:看好激光显示业长期发展,给予“强大于市”评级。重点推荐ALPD®技术的发明者光峰科技,能够自研光机的智能投影龙头极米科技;建议关注三色激光投影技术的引领者海信视像。 1.激光显示: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之一,产业链国产化进行时 视觉是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激光显示更能还原自然界的真实色彩。激光显示是指光源为激光的投影设备,激光电视和长焦的激光投影仪均属于激光显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获取的信息有70-80%源自于视觉。人眼可感知到超高分辨率的图像以及丰富的色彩。激光显示具备高清、高亮、大屏和广色域等优势,是目前唯一能够达到BT.2020超高清国际显示标准的显示技术。激光的线性光谱带来较高的颜色色纯度,更能反应自然界色彩。 激光显示是我国重点发展的技术,是未来主流显示技术之一。激光显示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之一,2010年国家就提出发展新型显示技术。2021年工信部表示将按照“十四五”规划加大对激光显示产业的支持力度。在政策鼓励下我国激光显示领域经过多年的发展,其原理、技术、产业化可行性得到充分论证,2021年9月召开的第三届全球激光显示论坛确认了激光显示是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之一。 图表1:我国出台多项文件支持激光显示技术的发展 海外具有先发优势,我国奋起直追,已从追随者向部分技术引领者转变。虽然我国部分核心技术落后于国外,但激光电视光机内部包含多个独立的组件,能够不同程度地攻破每个零件,逐一提高自主可控的比例。海外较早地研发和布局激光电视,目前已形成完整的产业链,在光源、显示芯片等关键零件上享有垄断性地位。我国激光显示技术起步较晚,但2010年后,在政策支持以及产业化的推进下奋起直追。近几年我国激光显示专利数超过1000项,1998-2018年的专利申请数之和已经超过全球一半,从追随者转为部分技术引领者。 图表2:激光显示领域中国专利申请快速增长 图表3:1998-2018年激光显示技术专利申请占比 具体看,我国整机优势突出,已掌握部分核心光源技术,但光处理芯片存在短板。1)在整机上,根据Omdia,2020Q4中国激光电视出货量占全球近60%,其中海信占2020年全球激光电视出货量的53%,我国在整机制造上领先全球。2)在光源上,光源对亮度和成像效果有直接影响,是激光显示系统的核心技术,中外均在光源上发力。我国在光源的散热和控制上积累了相当的专利,掌握部分核心技术。3)在投影系统上,我国技术劣势在于以光处理芯片为核心的投影系统,当前美国TI和日本爱普生等企业把控主流的DLP和LCD成像技术。 图表4:海内外激光显示技术专利不同主题分布对比(项) 技术创新、半导体摩尔定律、专利共享将驱动产业链本土化程度不断提高。 技术创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现国内企业对激光显示各核心器件的技术均有不同程度的突破,这有利于打破海外垄断,逐步实现国产化。 摩尔定律:半导体激光器的核心——半导体激光芯片使用半导体制造工艺,在摩尔定律下,过去半导体激光芯片实现亮度每8年增长10倍,生产成本每5年降低90%。因而半导体激光器有望较快地降低成本并提高性能。 专利共享:作为业内坚定的激光电视推动者,海信表示未来五年内将共享包括激光引擎在内的1000项激光电视专利,通过共享专利的方式扩大激光电视产业参与者规模,促进产业链本土化。 目前,激光显示的四大核心器件国产化程度从高到低依次为包括抗光屏、激光光源、镜头、光成像芯片。中国工程院院士许祖彦表示,2021年激光显示国产化率为45-55%,在3-5年内我国将实现从技术领先到产业领先的跨越,激光显示产业链本土化程度将达到75%-80%。 在技术上,从最核心的光源来看,我国突破了激光荧光的光源技术,但上游的三基色激光器仍需加强自主研发,目前已有少量量产产品;从镜头和抗光屏来看,我国已形成较大的领先优势,镜头也有联合光电等企业量产;从光成像芯片看,LCoS光处理芯片已能小规模量产,但性能和良率仍有待提升。 在产业上,目前海信、长虹、光峰、中科极光以及菲斯特等企业已建立多条关于光源、整机、屏幕等生产线,支撑激光显示产业规模化发展。 图表5:激光电视四大关键零件拆分及国产化程度 图表6:电视均价随行业参与者的增加不断降低 图表7:我国激光电视产业链内产量的部分统计 激光显示拥有高亮、广色域、大屏等优势,但较高的均价不利于消费端大规模普及,降本降价后能够有效释放需求。未来激光显示的降本放量主要有三个逻辑,一是核心技术突破,二是产业链本土化降低成本,三是降本放量后带来的规模效应进一步促进降本。1)国内核心技术的突破打破海外供应商的垄断,提升激光显示技术的自主可控性。2)国产参与者增加,加速上游零件价格降低,带动激光显示成本下降。 参考我国液晶电视近十年的发展,产业参与者越多、竞争更加充分的市场环境越有利于降低成本和价格。从品牌看,根据海信统计我国激光显示品牌参与者达到34家,液晶电视品牌为40家,二者数量已经比较接近。3)产品降价放量扩大市场规模,规模效应帮助企业进一步降本,未来有望形成“产业链本土化-成本下降-市场规模扩大-规模效应降本-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充分良性市场竞争推动行业整体向好”的正向循环。激光显示国产化有效降本,对激光电视和智能投影产生积极影响。 降本带动终端零售价下降,激光显示具有高性能+适当的价格优势,产品性价比凸显,有望获得更多消费者认可,进一步促进放量。 对于终端企业来说,在充分的国产供应链保障下,C端制造商可以轻易购买各类通用模块进行拼接,行业进入门槛降低。因而,那些拥有先发优势,具备高收入驱动高研发和品牌营销、供应链管理升级的企业能够扩大优势、持续放量、建立品牌和议价能力,保持收入增长并获得超额利润,享受行业高速发展的收入和利润红利。 图表8:激光显示产业降本放量逻辑图 2.激光电视:核心技术突破驱动成本大幅下降,带动全球快速放量 激光光源成本高,我国89%的家用激光显示为激光电视。家用的激光投影可以分为激光电视和激光智能投影。对于消费级产品,激光器价格昂贵,且需要配备抗光屏使用(根据中关村,100寸的抗光屏价格达到3000-8000元)。因此,激光显示更适合单价更高的激光电视。根据今年4月1日工信部的定义,激光电视是指采用激光投影显示技术,配备专用投影幕,可显示广播电视节目或互联网电视节目的显示设备。根据洛图科技,2021H1 13.1万台激光投影销量中有11.6万台是激光电视,占整体家用激光投影销量的89%。 图表9:2021H1我国89%的家用激光投影为激光电视 技术历经长时间打磨,激光电视进入发展快车道。上世纪90年代起,中科院已开始初步探索激光显示技术,2014年海信推出100寸显示产品并定义激光电视的基本形态,激光电视开始真正走向消费级市场,后期众多企业开始参与激光电视的生产制造,该品类进入高速成长阶段。根据奥维云和洛图科技,2016-2021年我国激光电视销量从2.18万台增长至28万台,CAGR达67%。而2016-2020年彩电年化销量降低3%,激光电视是彩电领域增长最快的细分赛道。对于海外,激光电视的普及仍在起步阶段,销量较小,但随着激光电视企业的出海及激光电视性能提升、成本下降,海外可能成为激光电视增速较快的市场。 图表10:中国激光电视销量及销售额变动 图表11:我国激光电视产业化发展进程 2.1激光电视对标液晶电视,具备多维度优势 综合价格、产品优势以及定位,激光电视对标客厅液晶电视。激光电视性能与液晶电视相近,部分性能更优。同时激光电视的主机较重、不易携带,而且屏幕固定在墙上,一般摆放在客厅作为家庭娱乐中心。因此激光电视和大屏液晶电视主要是相互替代的关系。相对于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