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3月25-27日,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召开,围绕“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主题进行深度研讨。本报告对政府领导、电池企业代表和汽车企业代表在本次会议上的主要观点进行了重点总结。 政府领导: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表示加强锂镍钴等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车企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前不新增产能布点;科技部副部长相里斌提到前瞻布局全固态电池、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新一代电驱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明确后续年度积分比例要求,坚决打击投机炒作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电池企业:宁德时代推出第三代CTP技术麒麟电池,电量相比4680系统提升13%;无热扩散技术方面,1000km更高比能的无热扩散技术将会在2023年实现量产。国轩高科董事长李缜认为未来磷酸铁锂和三元占比或将稳定在6:4。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表示看好大圆柱和叠片铁锂电池,亿纬锂能目前已经公告了规划200GWh产能,预计2022年底建成。欣旺达副总裁张耀表示,欣旺达今年年底量产的BEV超级快充电池续航里程可达到700公里,充电10分钟续航可达到400公里 整车企业:理想创始人李想提出“城市用电、长途发电”的概念,并认为增程方案能效满足消费者使用场景。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表示20-40万元将成为智能汽车主力价格带;小鹏汽车将在22年推出XPILOT3.5,开启智能辅助驾驶下半场。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表示坚持纯电动和插电混动两条腿走路,坚持磷酸铁锂作为正确的发展道路。长安汽车表示到2025年,长安新能源销量目标达到105万辆,占比达到35%。2030年新能源销量达到270万辆,占比为60%。沃尔沃汽车首席执行官Jim Rowan表示在2030年成为纯电豪华车企 风险提示:下游需求不及预期;政策变化风险;演讲内容记录误差风险。 重点标的 股票代码 3月25日至27日,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在北京召开。论坛围绕“迎接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主题,邀请政府有关部门和汽车、能源、交通、城市、通讯等领域的行业机构和领先企业代表,就涉及新能源汽车市场化发展新阶段的政策调整、国际合作、市场与消费、基础设施、商用车、氢能产业应用、下一代动力电池、产业投资与创新等话题进行深度研讨。 本报告总结了各政府领导、电池企业代表和汽车企业代表在本次会议上的重要观点。 1.政府领导主要观点 1.1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加强锂镍钴等资源保障体系建设,车企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前不新增产能布点 林念修副主任强调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快发展壮大的同时更加注重质量和品牌的全面提升。 1)坚持全国一盘棋,着力优化产业布局。 统筹布局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发改委将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基础上依法依规加强窗口指导,强化统筹谋划,优化产业布局,落实支持政策。 主体集中、区域集聚的原则。引导产业向发展基础好、产能利用充分的地区和主体聚集,重点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区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鼓励引导重点地区制定产业发展规划。确保项目建设规范有序,整车企业要突出重点布局,依托现有生产基地集聚发展,现有基地达到合理规模之前,不再新增产能布点。 严格执行汽车产业投资管理规定。加强新能源汽车违规项目清理整治,依法依规查处未批先建、批零建整、边批边建等违规行为。 规范整车企业兼并重组,大力推动落后企业和无效产能退出。构建布局合理、发展有序、运行高效的产业格局。 2)坚持技术创新,着力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行业骨干企业要以打造一流技术、一流品牌为目标,围绕电动化、智能化发展方向和关键环节,加快技术研发和协同创新,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加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关键系统部件和基础共性技术研发。强化整车集成技术创新,提高新能源汽车整车综合性能,更好满足消费需求。 促进电池技术和材料多元化。巩固锂离子电池技术和产业优势,加快发展钠离子、无钴、固态电池、燃料电池等新型电池技术,建设完善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有效缓解稀有金属、稀缺金属资源供给矛盾。 积极探索车电分离、充换电结合、电池灵活配臵等新模式。 3)坚持开放合作,着力提升产业国际化水平。 2022年开始我国已全面取消汽车领域外商投资限制,汽车等制造业领域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对外开放不断深化,一批重大外资项目正在加快落地建设。 支持汽车合资企业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履行合资合作约定。保持企业平稳运行和健康发展,有效保障合资各方的利益。 鼓励中外企业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内涵。共创新能源汽车品牌,合作开拓全球市场,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合作和互利共赢。 鼓励中国新能源汽车和零部件企业提升国际化水平。增强品牌影响力,融入国际供应链体系,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贡献中国力量。 4)坚持底线思维,着力应对各类安全风险。 统筹发展和安全是保障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强化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风险监测和研判,及时预警并妥善化解。 鼓励芯片和汽车企业加快技术研发和协同创新。积极扩大车用芯片生产能力,努力提升供给质量和水平,有效化解车用芯片紧缺矛盾。 加强锂、镍、钴等资源保障体系建设,持续抓好保供稳价。加快构建开发采购并举,国内国际互济的多元化保供体系。 保障数据和网络安全。汽车行业和企业要认真落实国家法规政策,加强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完善风险研判和预警处臵机制,逐步建立覆盖研发、设计、制造、使用等流程的数据安全管理体系,有效保障数据和网络安全。 1.2科学技术部副部长相里斌:前瞻布局全固态电池、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新一代电驱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 前瞻布局全固态电池、基于新材料和新器件的新一代电驱系统等关键核心技术,塑造未来产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针对基础研究特点,在组织实施上积极探索,广泛设立“青年科学家”项目,面向未来全球新能源汽车技术竞争,培养勇于创新、勤于实干的青年科技力量。 重点突破制约行业发展的瓶颈技术。针对当前行业面临的痛点和难点,组织力量开展攻关,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支持有关企业研发高安全、全气候动力电池系统技术,开展无钴动力电池、低重稀土永磁材料驱动电机等技术攻关,加强电池梯次利用技术研发,支持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平台搭建、标准制定、测试评价以及芯片上车等工作,并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环境。 大力推动新能源汽车与绿色能源科技创新融合发展。强化氢能绿色制取、安全储存、高效输配等氢能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助力构建清洁氢能供应体系,支撑燃料电池汽车产业化发展。加强可再生能源、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新型电力系统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有序充电、V2G等新技术的应用示范。 1.3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明确后续年度积分比例要求,坚决打击投机炒作等不正当竞争行为 辛国斌副部长强调了行业发展的挑战所在:1)供给质量方面,新能源汽车在质量安全、低温适应性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电动化与智能化、网联化的融合发展还需要持续深化;2)支撑条件方面,规模化发展所需的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供应能力,充换电服务保障能力有待提升。当前的动力电池原材料大幅涨价问题需要高度关注,认真研究解决。3)稳定运行方面,全球疫情仍在持续,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汽车芯片供应仍然趋紧,如何更好保持供应链畅通,如何优化产业链布局,需要全行业认真研究。同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对产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汽车涉及上下游产业众多,必须统筹兼顾,系统推进,提升全链条全周期绿色低碳水平。 针对这些挑战,工信部的工作重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修订完善双积分管理办法,探索建立灵活性调节机制。明确后续年度积分比例要求,组织编制汽车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路线图,加强与国际碳排放和碳足迹管理政策的协调,为行业企业提供指导,配合相关部门研究新能源汽车购臵税优惠等支持政策。 加快智能化、网联化发展,加强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发挥龙头企业作用,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加快新体系电池、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等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推进车路网云图一体化发展,加快新型信息网联化道路基础设施建设,拓展智能网联汽车多场景示范应用。 努力保障关键零部件生产供应,推进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做好汽车芯片保供,深入推进换电模式应用和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城市试点,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协同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健全法规标准,提升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功能安全、数据安全、网络安全监管,稳妥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准入试点,开展软件升级备案管理,持续完善质量安全标准,发布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新能源汽车安全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升动力电池热失控报警和安全防护水平。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适度加快国内资源开发进度。坚决打击囤积居奇、投机炒作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引导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强化协作,推动关键原材料价格回归理性。 加快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健全回收利用体系。坚决遏制盲目投资,重复建设。 1.4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姜万荣:深化“双智”协同发展试点,促进车城互联互通 深化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试点。指导试点城市统筹规划建设城市职能基础设施的感知体系,逐步完善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的标准体系。 探索城市智慧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的新模式。坚持改造与新建相结合,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积极推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更新,降低智能基础设施的建设成本。 推进车城数据的互联互通。打通车城网平台与城市CIM平台的基础应用,实现城市动态数据和静态数据的融合。 推动重构城市的交通体系。加快规划建设快速干线交通、生活性集散交通和绿色慢行交通等三大交通系统。 加大科技创新的力度。加快包括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联汽车协同发展技术在内的一系列低碳化和数字化关键技术攻关,促进科技成果在城市加快转化和应用。 1.5国家能源局监管总监黄学农:系统部署行业交叉融合技术创新、标准制定和产业化落地,增大双向充电桩建设支持力度 距离碳达峰还有不到10年,“十四五”是关键期、窗口期,以确保能源电力安全供应为前提,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与能源电力转型协同发展,黄学农总监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发挥顶层设计作用,系统评估不同汽车技术路线的减碳潜力、能源供给路径和能源需求。明确面向双碳目标的新能源汽车和能源系统协同的主要方式、重点目标和任务。 持续提升充电基础设施保障能力。2022年年初,国家能源局会同九个部委共同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围绕加快推进居住社区的充电设施建设安装,提升城乡地区充换电保障能力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将积极推进《实施意见》的落地见效,持续不断地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 支持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系统融合的技术创新。鼓励行业机构和企业开展有序充电、V2G等技术应用示范,加快柔性充电、无线充电、自动充电等先进技术的研发,推进新能源汽车与电力系统绿色能源融合技术的创新发展,鼓励车企研发具有丰富车网互动功能的新能源汽车,促进人、车、桩、网、云等各环节的融合衔接,支持运营企业增大双向充电桩的建设力度。 2.电池企业主要观点 2.1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第三代CTP技术麒麟电池电量相比4680系统提升13% 宁德时代针对当前新能源车存在的短板,提出通过“高效成组技术”、“无热扩散技术”、“组合换电整体解决方案”等,解决用户焦虑,助力全面电动化进程。 高效成组技术:推出第三代CTP麒麟电池,电量相比4680系统提升13% CATL通过不断技术迭代,推出了第三代CTP技术,内部称其为麒麟电池,其系统重量、能量密度及体积能量密度继续引领行业最高水平。在相同的化学体系、同等电池包尺寸下,麒麟电池包的电量,相比4680系统可以提升13%。 LFP电池系统重量密度≥160Ah/kg,体积能量密度≥290Wh/L NCM电池系统重量密度≥250Ah/kg,体积能量密度≥450Wh/L 图表1:宁德时代CTP3.0模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