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国信证券]:公用事业行业:《“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政策点评,引领能源结构深度变革,市场化进一步推进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公用事业行业:《“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政策点评,引领能源结构深度变革,市场化进一步推进

公用事业2022-03-24黄秀杰国信证券点***
公用事业行业:《“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政策点评,引领能源结构深度变革,市场化进一步推进

事项: 2022年3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主要阐明我国能源发展方针、主要目标和任务举措,是“十四五”时期加快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蓝图和行动纲领。 国信环保公用观点:1)《规划》对包括双碳、电力、新能源在内的多项发展提出目标,明确加快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2)与之前政策相比,本次文件提出的发展目标基本符合预期,并首次提出包括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到39%,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等新目标,确保新能源、储能发展趋势;3)文件进一步强调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深化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建立适应新能源、储能发展的市场化机制势在必行;4)投资建议:1、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作为收益率较高的优质资产,核电估值将得到提升,推荐“核电与新能源”双轮驱动中国核电;2、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电价更能体现供需、成本、和环境价值,新能源建设成本不断下行,新能源盈利能力将得到提升,推荐有资金成本、资源优势的新能源运营龙头三峡能源、龙源电力;3、政策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长协煤价+长协电价政策有望落地,联动机制形成,煤电市场化交易扩大,火电盈利拐点出现,推荐积极转型新能源,现金流充沛火电龙头华能国际;4、新能源为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度利好电能综合服务及智能配网建设,推荐电能综合服务商苏文电能。 评论: 《规划》中双碳、电力、新能源发展目标 提出“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建设主要目标:①确保能源保障安全,到2025年,国内能源年综合生产能力达到46亿吨标准煤以上,天然气年产量达到2300亿立方米以上,发电装机总容量达到约30亿千瓦,能源储备体系更加完善,能源自主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②加快能源低碳转型,到2025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五年累计下降18%,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非化石能源发电量比重达到39%左右,电气化水平持续提升,电能占终端用能比重达到30%左右。③提高能源系统效率,单位GDP能耗五年累计下降13.5%。能源资源配置更加合理,电力协调运行能力不断加强,到2025年,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左右,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 1.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①加快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全面推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大规模开发和高质量发展。在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禀赋较好、建设条件优越、具备持续整装开发条件、符合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等要求的地区,有序推进风电和光伏发电集中式开发,加快推进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建设。开展风电、光伏发电制氢示范。鼓励建设海上风电基地,推进海上风电向深水远岸区域布局。积极发展太阳能热发电。②因地制宜开发水电。推动西南地区水电与风电、太阳能发电协同互补。到2025年,常规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左右。③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推动沿海核电项目建设,保持平稳建设节奏,合理布局新增沿海核电项目。到2025年,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0万千瓦左右。④因地制宜发展其他可再生能源。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利用,稳步发展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发电,有序发展农林生物质发电和沼气发电,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清洁供暖,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海洋能等。 2.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①推动电力系统向适应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方向演进。加大力度规划建设以大型风光电基地为基础、以其周边清洁高效先进节能的煤电为支撑、以稳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压输变电线路为载体的新能源供给消纳体系。②创新电网结构形态和运行模式。提升电网适应新能源的动态稳定水平,优化输电曲线和价格机制,加强送受端电网协同调峰运行,提高全网消纳新能源能力。③增强电源协调优化运行能力。提高风电和光伏发电功率预测水平,全面实施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天然气调峰电站和发展储热型太阳能热发电,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力争到2025年,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规模累计超过2亿千瓦,抽水蓄能装机容量达到6200万千瓦以上、在建装机容量达到6000万千瓦左右。 ④加快新型储能技术规模化应用。大力推进电源侧储能发展,合理配置储能规模。优化布局电网侧储能。 ⑤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加强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建设,整合分散需求响应资源,引导用户优化储用电模式。力争2025年,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负荷的3%~5%,其中华东、华中、南方等地区达到最大负荷的5%左右。 表1:“十四五”主要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工程 3.更大力度强化节能降碳:①完善能耗“双控”与碳排放控制制度。加快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②大力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十四五”时期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增长。大力推动煤电节能降碳改造、灵活性改造、供热改造“三改联动”,“十四五”期间节能改造规模不低于3.5亿千瓦。新增煤电机组全部按照超低排放标准建设、煤耗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③实施重点行业领域节能降碳行动。④提升终端用能低碳化电气化水平。⑤实施绿色低碳全民行动。 4.合理配置能源资源:①完善能源生产供应格局。有序推进大型清洁能源基地电力外送,提高存量通道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新建通道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原则上不低于50%,优先规划输送可再生能源电量比例更高的通道。②加强电力和油气跨省跨区输送通道建设。“十四五”期间,存量通道输电能力提升4000万千瓦以上,新增开工建设跨省跨区输电通道6000万千瓦以上,跨省跨区直流输电通道平均利用小时数力争达到4500小时以上。 5.统筹提升区域能源发展水平:①推进西部清洁能源基地绿色高效开发。积极推进多能互补的清洁能源基地建设,科学优化电源规模配比,优先利用存量常规电源实施“风光水(储)”、“风光火(储)”等多能互补工程,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最大化利用可再生能源。②提升东部和中部地区能源清洁低碳发展水平。安全有序推动沿海地区核电项目建设,统筹推动海上风电规模化开发,积极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新能源。大力发展源网荷储一体化。③“十四五”期间,西部清洁能源基地年综合生产能力增加3.5亿吨标准煤以上。东部和中部地区新增非化石能源年生产能力1.5亿吨标准煤以上。 表2:区域能源发展重点及基础设施工程 6.建设现代能源市场:①优化能源资源市场化配置。深化电力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和完善中长期市场、现货市场和辅助服务市场有机衔接的电力市场体系。按照支持省域、鼓励区域、推动构建全国统一市场体系的方向推动电力市场建设。②深化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省级电网、区域电网、跨省跨区专项工程、增量配电网价格形成机制,加快理顺输配电价结构。持续深化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水电、核电等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完善风电、光伏发电、抽水蓄能价格形成机制,建立新型储能价格机制。 《规划》中十四五能源目标与之前政策目标对比 将本次《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与之前的政策相关目标进行对比,十四五期间各项目标基本符合预期。加快发展风电、光伏,因地制宜发展水电,有序发展核电,按需合理发展煤电,推动气电与新能源融合发展的方向没有改变。在此基础上,首次提出了部分新指标,包括2025年非化石能源发电占比达到39%、灵活调节电源占比达到24%等。发电占比目标的提出确保了新能源电力装机规模的扩张趋势,灵活调节电源占比则确保对抽水蓄能、新型储能的扩张。 表3:《“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指标对照表 同时,《规划》提出深化电力体制改革,深化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改革,创新有利于非化石能源发电消纳的电力调度和交易机制,推动非化石能源发电有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通过市场化方式拓展消纳空间,试点开展绿色电力交易。这确保了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总体趋势是适应新能源电力,新能源“有序、有利”参与市场化交易的方向不会变化。 投资建议 1、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作为收益率较高的优质资产,核电估值将得到提升,推荐“核电与新能源”双轮驱动中国核电;2、电力市场化改革推进,电价更能体现供需、成本、和环境价值,新能源建设成本不断下行,新能源盈利能力将得到提升,推荐有资金成本、资源优势的新能源运营龙头三峡能源、龙源电力;3、政策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长协煤价+长协电价政策有望落地,联动机制形成,煤电市场化交易扩大,火电盈利拐点出现,推荐积极转型新能源,现金流充沛火电龙头华能国际;4、新能源为主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度利好电能综合服务及智能配网建设,推荐电能综合服务商苏文电能。 风险提示: 相关政策不及预期;用电量增速下滑;电价下调;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