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宏观专题报告分析了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货币政策框架中通胀的角色变化。美国在战时采用固定利率锚,但在50-60年代没有明确的货币政策锚,使用相机抉择的逆风策略降低经济稳定性。70年代,政策失误、外部冲击和生产率下滑使货币政策失效,美国进入滞胀时期。70年代末,美国采用货币供应量为锚对抗通胀,80年代初抗通胀成功后,货币供应锚终结。80年代中期,长期国债利率为锚,通胀预期显著下降。80年代末,美联储对通胀的应对更加系统与透明。90年代-金融危机前,美联储维持货币政策效力,货币政策工具与规则的调整。2007-2011年,美联储继续完善货币规则与提升政策透明度,就业与通胀双锚定。疫后,美国采取就业与通胀双目标的微调。欧元区是通胀目标制的代表经济体,1999-2008年中期目标调整为维持HICP“低于但接近2%”,并采用“双支柱”框架交叉核对、统一判断通胀风险。2009-2019年,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双重冲击下欧洲面临供需双弱的持续通缩风险,因此央行采取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校准过低的通胀(预期)。疫后,欧元区采取“锚定2%”的对称通胀目标制,货币政策框架还纳入了金融稳定和气候变化两点因素。日本的通胀目标逐步明确,1952-1970年通胀是货币政策众多目标之一,1971-1990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引发日本高通胀,第二次石油危机期间通胀逐渐成为核心目标,日央行努力化解通胀压力。1991年至今,非传统货币政策的迭代和通胀目标逐步明确,CPI同比设定为短期1%以内、长期2%以内对抗通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