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信期货]:农产品策略日报:鸡蛋现货价格继续走高,油脂市场弱势延续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其他报告/报告详情/

农产品策略日报:鸡蛋现货价格继续走高,油脂市场弱势延续

2018-11-15陈静、王聪颖、王燕中信期货啥***
农产品策略日报:鸡蛋现货价格继续走高,油脂市场弱势延续

投资咨询业务资格: 证监许可【2012】669号 农产品 研究员: 陈静 010-57762982 chenjing@citicsf.com 从业资格号F0276764 投资咨询号Z0011876 王聪颖 010-57762983 wcy@citicsf.com 从业资格号F0254714 投资咨询号Z0002180 王燕 010-57762987 wangyan1@citicsf.com 从业资格号F3005824 投资咨询号Z0010768 刘高超 010-57762988 liugaochao@citicsf.com 从业资格号F3011329 投资咨询号Z0012689 高旺 010-57762985 gaowang@citicsf.com 从业资格号F3004611 投资咨询号Z0013482 联系人: 吴笑辰 010-57762972 wuxiaochen@citicsf.com 李兴彪 010-57762753 lixingbiao@citicsf.com 陈倬 010-57762939 chenzhuo@citicsf.com 中信期货研究|农产品策略日报 2018-11-15 鸡蛋现货价格继续走高,油脂市场弱势延续 重要信息 1. 鸡蛋现货价格继续走高。11月14日全国鸡蛋产销区均价4.10元/斤,较昨日上涨0.008元/斤。分地区来看,华南地区上涨明显,华北地区局部上涨,其他地区基本持平。 活跃品种:鸡蛋 观点:现货价格继续走高,保持偏多思路 波动原因分析:短期因素,现货价格在经历上周短暂下跌后,本周持续回升,利好期货价格。供需层面,尽管本月下旬会有部分前期补栏青年鸡陆续开产,但在产蛋鸡存栏量仍然偏低,在消费季节性向好的情况下,预计年前鸡蛋供应仍为偏紧局面,鸡蛋价格中枢逐渐上移,支撑期价走高。 后续影响:关注在本月下旬前期补栏青年鸡开产的冲击下,现货价格能否保持坚挺。 操作建议:持偏多思路。 重点关注:鸡蛋 观点:现货价格继续走高,保持偏多思路 逻辑:供应方面,中秋前后淘汰鸡较多,同时,前期补栏蛋鸡苗尚未开产,导致当前在产蛋鸡量偏低,支撑鸡蛋现货价格。需求方面,十一月鸡蛋需求相对较弱,对鸡蛋价格形成压力。供求影响相互对冲,鸡蛋现货价格短期以震荡为主,年前在需求转好情况下,供应局面偏紧,价格中枢逐渐上移。综合来看,JD1901期价保持偏多思路。 操作建议:持偏多思路 风险因素:禽流感导致消费疲软,蛋鸡疾病导致产蛋率下降。风险因素:禽流感导致消费疲软,蛋鸡疾病导致产蛋率下降 中信期货研究|策略日报(农产品) 2/15 一、行情观点: 品种 日观点 中线展望 棕榈油 观点:原油价格大幅下跌 油脂市场弱势延续 信息分析: (1)11月14日大连盘棕榈油价格继续下跌,且跌幅扩大,截止收盘,1901合约开盘4350,最高4368,最低4244,收盘4272,跌94,日减仓13264,持仓量398712。 (2)到年底时印尼和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料增至800万吨上方。一行业分析师11月14日表示,到年底时印尼和马来西亚棕榈油库存预计将攀升至800万吨上方,因产量增加且需求不尽如人意。 (3)印度2018/19年度植物油进口料增至1550万吨。据外电11月14日消息,马来西亚棕榈油理事会(MPOC)驻印度斯里兰卡的乡村代表Shayna Shah表示,印度2018/19年度植物油进口料为1549.7万吨,高于上年的1501.3万吨。 逻辑:国际市场,11月马棕将进入减产周期,但出口数据不佳,预计马棕期末库存将继续攀升。 国内市场,上游供应,棕榈油库存趋增,豆油库存仍处高位,油脂整体供应充足。下游消费,当前豆棕价差虽走扩,但终端需求疲弱,棕油市场冷清,豆油成交相对较好。综上,油脂受高库存压制,外盘原油价格大幅下跌,短期以震荡偏弱为主。 操作建议:观望 风险因素: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刺激油脂价格上涨。 震荡偏弱 豆类 观点:近日豆粕成交量较低,预计期价低位震荡调整 信息分析: (1)昨日豆粕期价收跌,量能双降;豆油期价收跌,量增能减。11月14日大连连豆粕收3078点,跌41或-1.31%,成交量增减-17.1万手,持仓量增减-19426手;连豆油收5356点,跌80或-1.47%,成交量增减14.5万手,持仓量增减-8790手。 (2)昨日国内豆粕成交量大幅下降,成交价下降。据天下粮仓数据显示,11月14日国内豆粕成交量9160吨,前日成交5.88万吨,成交价3240元/吨,环比-0.92%。 (3)昨日进口大豆港口库存增加,到岸成本环比走低。11月14日,进口大豆港口库存710.66万吨,环比增14.3万吨或2.06%。大豆到岸成本价环比:美豆降19.69元/吨或-0.51%,南美豆降17.97元/吨或-0.52%。 (4)美豆收割进度仍缓慢,远低于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美国农业部发布作物生长周度报告称,截至2018年11月11日当周,美豆收割率为88%,前一周为83%,去年同期为93%,五年均值亦为93%。 逻辑:短期内,国内大豆和豆粕库存持续高位,下游需求疲软,料豆粕价格震荡偏弱。中期看,美豆收割缓慢但出口持续低迷,中美贸易关系前景仍不确定,预计四季度大豆进口量或同比大幅下降,国内豆粕供需趋紧,预计远期豆粕价格探底企稳;豆油方面,近期棕油库存增加拖累豆油价格,后期重点关注棕榈油雨季减产幅度。 操作建议:豆粕观望,豆油观望 风险因素:中美贸易战缓和,利空油粕。 豆粕:震荡 豆油:震荡 菜籽类 重要新闻:无 观点:水产淡季需求低迷, 预计菜粕期价震荡偏弱运行 信息分析: (1)昨日菜粕期价小幅收跌,主力合约成交量和持仓量减少。11月14菜粕:震荡 菜油:震荡 中信期货研究|策略日报(农产品) 3/15 日郑州菜粕主力合约RM1901收盘于2316点,较前一日涨跌-0.43%,成交量增减-26.8万手,持仓增减-7916手。 (2)昨日沿海菜粕无成交,成交价微涨。据天下粮仓数据显示,11月14日沿海菜粕无成交,前一日成交1100吨,平均成交价为2420元/吨,较前一日增减0.83%。 逻辑:近日沿海菜籽菜粕库存增加,预计国内菜粕供给有保障;需求方面,昨日沿海菜粕无成交,下游提货速度较快;替代品方面,近期国内豆粕供给充足,美豆出口销售不理想,贸易战谈判仍存不确定性,后期重点关注中美贸易战进展和国内大豆进口情况。综上分析,预计菜粕期价震荡偏弱。 操作建议:菜粕观望,菜油观望 风险因素:中美贸易关系和解,大豆进口量超预期,利空粕类市场。 白糖 观点:关注广西甘蔗收购价,郑糖维持弱势 信息分析: (1)昨日,郑糖小幅震荡。成交量有所下降,持仓量减少1.5万手,主力合约全天上涨0.08%。 (2)印度2018/19榨季正蓄势待发,北方邦与马邦分别已有25%和45%糖厂开榨。北方邦今年将有121家糖厂参与生产。马邦除戈尔哈布尔市外其他地区都已开始生产,该邦180家糖厂中已有约80家开榨。 (3)中国向缅甸购买白糖数量下降。据《妙瓦底报》11月13日报道,今年9月份开始中方不再购买缅甸白糖,缅甸将失去中国这个庞大的白糖市场。从9月开始中国严管抓捕从缅甸进口的白糖,因此中国商家不敢再买,现在缅甸白糖出口已停止2个多月。11月份缅甸将制定出今年的白糖价格和甘蔗价格,目前缅甸白糖存量大,若中国持续不购买缅甸白糖,对缅甸白糖厂来说从农民手中购买甘蔗会有困难。 逻辑:近日,南方有糖厂开榨,根据糖协预估,2018/19榨季,全国食糖产量将继续上调30万吨左右,达到1060万吨左右。外盘方面,原糖从低位大幅反弹,目前配额外进口已经无利润,内外倒挂已经持续一段时,若倒挂持续,后期或利多远月;巴西方面,基本面偏多,制糖比持续低位,雷亚尔走强,近期印度下调食糖产量预期,利多原糖。我们认为,长期来看,中国仍在增产周期,全球糖市仍将维持低位态势,郑糖长期将偏弱运行。短期内,糖价在库存减小、内外持续倒挂、新榨季尚未大量开榨之际,价格或维持震荡。 操作建议:震荡 风险因素:抛储低于预期导致价格上涨、极端气候导致价格上涨、打击走私力度加强支撑糖价 震荡 棉花 观点:纱线价格走弱 郑棉短期或维持弱势 信息分析: (1)新棉采收逐步放量,现货市场棉价弱势。11月14日,中国棉花价格指数3128B为15585(-11)元/吨;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数据显示,籽棉收购价折皮棉15063(-18)元/吨;11月13日,CotlookA指数为86.05(0)。 (2)郑棉注册仓单+有效预报增加。11月14日,郑棉注册仓单9714(+118),有效预报2231(+165)。 (3)印度国内棉价高位震荡。爱纱网信息显示,印度国内S-6报价46100卢比/candy,折81.33美分/磅。 逻辑:国内方面,新棉收购量持续增加,郑棉仓单持续流入,现货市场棉价走弱,纱线价格弱势。国际方面,美棉收获稳步推进,USDA报告数据利多,市场反映平淡;印度国内棉价高位震荡,汇率走势影响MSP折算美元报价。综合分析,印度MSP构筑全球棉价长期底部;短期内,郑棉近月交割压力大,中美贸易战前景不明导致棉花消费预期悲观,关注新棉成本支撑及下游订单状况。 操作建议:震荡 震荡偏弱 中信期货研究|策略日报(农产品) 4/15 风险因素:中美贸易战,汇率风险,储备棉轮换政策 玉米及其淀粉 观点:现货价格稳中偏强调整,期价继续小幅回落 信息分析: (1)主力期价小幅回调。11月14日玉米C1901合约收于1897,跌0.73%,成交量、持仓量均降。 (2)国内玉米价格延续稳中偏强调整格局。11月14日,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主流区间在1966-2080元/吨一线,各厂根据上量灵活调价,量多小幅回调4-20元/吨不等,反之量少则较昨日提涨10-20元/吨,辽宁锦州港口陈粮主流收购价在1850元/吨(容重700),较昨日持平,2018年新玉米水分30%收购价1560元/吨,较昨日涨10元/吨,15个水容重700以上收购价格在1880-1890元/吨,较昨日涨5-10元/吨,容重720以上收购价在1900-1905元/吨,较昨日涨5-10元/吨;鲅鱼圈港口18年新粮价格1870-1885元/吨(容重700-720),较昨日持平,陈粮收购价在1780-1820元/吨(容重690-700,生霉3-4%),较昨日持平;广东蛇口港口二等陈粮价格在1980-2000元/吨,较昨日持平。 (3)玉米北港库存周度环比下降,南港库存周度环比持平。汇易网数据显示,截至11月9日,玉米北港库存304.7万吨,环比上周下降13.1万吨,南港库存69.7万吨,环比上周持平。 逻辑:上游新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