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一周大事记 国内:多部门发声扩内需稳增长,一号文件锚定乡村振兴。2月21日,统计局公布1月新建商品住宅与二手住宅价格变动情况,当月多地下调房贷利率,2月LPR利率与上月持平,预计后续货币政策总量上保持稳定,未来仍有一定降息空间,也不排除有降准的可能性,并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21日,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十四五规划发布,中度老龄化时代有望迎来万亿养老产业市场,养老金融服务也将快速增长;22日,财政部介绍2022年工作方向,预计今年财政政策将“稳中有进”,支持重大战略“十四五”重大项目,聚焦高质量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与科创公司等;22日,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提出新任务、新要求,预计数字乡村相关领域将迎来更多机遇;22日,发改委再次召开稳煤价视频会议,23日,发改委及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防范铁矿石过度囤积工作,积极主动的保供稳价政策有利于防止工业原材料价格不合理波动,切实降低工业企业成本,维持大宗商品价格在合理区间浮动;24日,国新办举行推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发布会,今年将从五方面推进工作,基调仍是“三稳”,发展将向存量的提质改造和增量的结构调整方向转变,新的增长点在于绿色和智能方面。 海外:俄乌形势突发变局,全球资产价格波动加剧。当地时间2月21日,日本公布2月制造业PMI初值放缓至去年9月以来最低,或与政府重启疫情限制有关,新财年创纪录的支出可能会帮助缓解疫情带来的冲击;2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承认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24日普京授权在顿巴斯地区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俄乌冲突打响,全球风险资产价格下挫,避险资产偏好上升,后续将持续关注美、欧、俄多方的动态,建议采用多元化资产配置策略;美国12月房价指数维持升势,2月消费者信心指数创近5月新低,2月Markit制造业PMI升至57.5%,目前美国通胀仍高,制造业正积极复苏,但俄乌局势仍对美国加息力度带来不确定性;截至23日,布油价格创2014年以来新高,俄乌局势紧张加上原油供需缺口短期难弥补,预计原油价格短期持续强势。地缘政治也可能使得天然气价格再次上演较大幅度的波动;当地时间23日,多名欧洲央行官员发表了鹰派讲话,目前的通胀局势或将逼迫欧央行转变货币政策,预计欧央行在今年加息概率提升,不过具体政策还要结合疫情、地缘政治因素以及欧元区各国家间的博弈等。 高频数据:上游:原油、铁矿石、阴极铜月环比回升;中游:生产资料价格指数下降,主要工业原材料价格月环比上升;下游:房地产销售月环比下降,汽车零售有所回暖;物价:蔬菜价格月环比上升,猪肉价格月环比下降。 下周重点关注:中国2月制造业PMI、欧元区2月Markit制造业PMI、美国ISM制造业PMI(周二);欧元区2月CPI(周三);欧元区1月失业率、美联储褐皮书(周四);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美国2月失业率(周五)。 风险提示: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影响超预期。 1一周大事记 1.1国内:多部门发声扩内需稳增长,一号文件锚定乡村振兴 地方房地产贷款利率调整,2月LPR报价“按兵不动”。2月21日,国家统计局公布1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与二手住宅价格指数变动情况,总体来看,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或降幅收窄,环比下降城市个数减少;各线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同比涨幅总体回落,同比下降城市个数增加。具体来看,新房价格同比涨幅进一步缩窄至2.3%,涨幅续创2015年12月以来最低,但环比上升0.1%,扭转前三个月的环比跌势;新房与二手房价格环比上涨的城市个数均进一步增加。该数据释放了积极的信号,表明去年四季度以来为了避免房价断崖式下跌而进行的政策调整,尤其是1月份部分城市适当放宽的金融信贷政策,开始逐步起作用。本月,重庆下调房贷首付比; 21日,四大行21日起同步下调广州地区房贷利率,其中,首套房利率从此前的LPR+100BP(5.6%)下调至LPR+80BP(5.4%),二套房利率从此前的LPR+120BP(5.8%)下调至LPR+100BP(5.6%),杭州首套、二套房按揭利率也均迎来下调,未来或有更多城市跟进出台更加宽松的购房政策。此外,21日央行公布显示,1年期LPR为3.7%,5年期以上LPR为4.6%,均与上月持平,符合预期。央行季度数据显示,2021年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76%,其中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57%,分别较9月末下降0.24和0.02个百分点,扭转了此前的边际上行趋势。2月18日,国家发改委等14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指出,2022年继续推动金融系统减费让利,落实好LPR下行、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下调,推动实际贷款利率在前期大幅降低基础上继续下行。预计后续央行货币政策仍将“稳中求进”,总量上保持相对稳定,未来仍有一定降息空间,也不排除有降准的可能性,结构上向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倾斜。 国家老龄事业和养老服务十四五规划颁布,中度老龄时代迎来万亿养老市场。2月21日,国务院发布《“十四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服务体系规划》,围绕推动老龄事业和产业协同发展、推动养老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的总体要求、5大主要目标、9个主要指标和9个方面工作任务。具体目标上,2025年养老服务床位总量达到900万张以上,新建城区、新建居住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达到100%,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5%,设立老年医学科的二级及以上综合性医院占比达到60%以上,每千名老年人配备社会工作者人数保持1人以上,老年大学覆盖面达到每个县(市、区、旗)至少1所等9个主要指标。具体工作上,在社会保障和兜底性养老服务方面,扩大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提高企业年金覆盖率,促进和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等制度,强化公办养老机构作用,并补齐农村养老服务;普惠型养老服务方面,支持建设专业化养老机构,完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套等;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方面,发展城乡老年助餐服务,助浴助洁和巡访关爱,生活性为老服务等;老年健康支撑方面,发展老年医疗、康复护理和安宁疗护服务,推进医养结合;银发经济方面,发展壮大老年用品产业,促进老年用品科技化、智能化升级,发展老年人普惠金融服务等;要素支撑方面,推动有关培训疗养机构转型发展养老服务,完善用地用房支持政策,强化财政资金和金融保障,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此外,还将践行积极老龄观,营造老年友好型社会环境,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等。同时,还设置了公办养老机构提升行动、医养结合能力提升专项行动、智慧助老行动、人才队伍建设行动等专栏。我国中度老龄时代即将来临,社会化养老已是大势所趋。 2030年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或将达到25%左右,2055-206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峰值。 养老产业是典型的内需型产业,养老机构所在的社会工作行业内需率高达100%,未来5-10年,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快速增加将带来老年消费增长和养老产业的快速扩容,2030年养老产业的市场规模有望达到6.4万亿元。同时,失衡的养老金结构也增加了对个人养老金融服务的需求,为老年人提供资产保值增值的养老金融服务将迎来快速增长期。 积极的财政“稳中有进”,结构性发力支持科技创新。2月22日,财政部召开新闻发布会总结2021年工作情况并介绍2022年工作方向。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25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完成收入预算;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63万亿元,同比增长0.3%。 期间,财政政策调节力度加强,2021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以稳增长、补短板,新增减税降费约1.1万亿元助力企业纾困发展,推动2.8万亿元资金直达基层。此外,还有力支持了科技自立自强、民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卫生健康、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领域,并继续深入推进了财税体制改革。其中,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是一大重点,一方面,科技投入持续加大,全年共在全国科学技术上支出0.97万亿元,同比增长7.2%,有力支持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另一方面,政策机制逐步创新完善,改革完善中央财政科研经费管理,出台新的税费优惠政策,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支持实行“揭榜挂帅”机制等措施协同联动。2022年的财政政策将适当靠前发力,重点要做好六方面工作:一是实施更大力度减税降费,在去年1.1万亿元基础上,今年将实施更大规模减税降费;二是保持适当支出强度,重点支持科技攻关、生态环保、基本民生、区域重大战略、现代农业和国家“十四五”规划重大项目,提高支出精准度;三是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四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兜牢基层“三保”底线;五是坚持党政机关过紧日子;六是严肃财经纪律,加强和改进地方财经秩序。在支持科技创新方面,2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印发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若干政策的通知》,要求在财政税费方面要加大中小微企业设备器具税前扣除力度,延长阶段性税费缓缴政策,扩大地方“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加大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减免力度,降低企业社保负担;2月21日,财政部与税务总局发布《关于延续执行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投资初创科技型企业有关政策条件的公告》延续早前给予初创科技型企业的税收优惠。预计今年财政政策将“稳中有进”地推进,减税降费力度继续扩大,并更加重视精准发力、提升效能,重点支持重大战略、“十四五”规划等重大项目,聚焦高质量制造业、中小微企业与科创公司等,相关领域将加速发展。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数字乡村领域值得关注。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意见》共有8个部分35条细则包括: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聚焦产业促进乡村发展、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突出实效改进乡村治理、加大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坚持和加强党对“三农”工作的全面领导。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聚焦“新进展”,将“三农”工作方向定位在“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围绕此目标,文件提出了许多新任务、新要求,具体来看: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稳定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政策;建设高标准农田1亿亩,累计建成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亿亩;实施黑土地保护性耕作8000万亩;大力推进种源等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提升农机装备研发应用水平,实施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 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持续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健全乡村建设实施机制,防范村级债务风险等。此外,文件首次将“强化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单列为一项重要内容,加大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力度,实施更加优惠的存款准备金政策;支持各类金融机构探索农业农村基础设施中长期信贷模式;积极发展农业保险和再保险。另外,意见强调大力推进现代化数字乡村建设,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今年1月中央网信办等十部门印发了《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重点提出要全面建设与提升乡村数字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用数字化能力赋能农业生产;数字经济旨在充分带动乡村多元化发展,推动农产品加工、乡村休闲旅游、农村电商等产业,同时在空间上形成产业聚集,创建一批国家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引导具备条件的中心镇发展专业化中小微企业集聚区。在此环境下,预计数字乡村相关产业领域将迎来更多机遇,建议重点关注。 多方促稳大宗商品价格,维持煤、铁价格合理区间波动。2月2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局再次召开稳煤价视频会议,会议主要围绕当前煤炭市场价格情况、研究规范煤炭市场交易、稳定煤价市场工作展开。去年11月,动力煤期货结算均价从10月的1646.89元/吨跌至1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