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交所发布改革试点成果,湾区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提速。2021年12月5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介绍了一年多来的改革试点的情况与主要数据。其中,创业板于2020年8月24日启动,是我国深化资本市场改革、完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的重要安排,为资本市场引入“活水”,扩大融资企业的数量。试点注册制对创业板市场的信息披露、退市制度的完善有促进作用,形成对于创业公司“优胜劣汰”的市场化筛选机制。2021年4月,深交所完成了主板和中小板合并,深市主板恢复发行上市功能,与港交所互联互通、相互呼应,形成层次清晰、各有特色的“境内+境外”、“主板+创业板”的多元化资本市场服务体系。截至11月26日,注册制试点下新上市公司238家,IPO的融资额超过了1800亿元。主要关注点如下:第一,深交所改革助力湾区科创实体企业发展。一是支持区内优质科技企业成功上市。根据深交所数据,创业板新增注册制上市公司中以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为主,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达到86%。在新增的注册制上市公司中,大湾区公司占比达到24.2%。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和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深交所创业板其服务“双区”建设的功能得到凸显。二是借助深交所的上市平台优势,大湾区创业板公司更加聚焦产业整合,立足主业高质量发展,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截至2021年7月31日,大湾区创业板公司已实施完成76单重组,交易金额合计610.51亿元,配套融资197.67亿元。另一方面,大批企业通过被并购重组方式登陆资本市场,70家广东企业被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重大资产重组收购,2021年12月8日2021年第期(总第期)研究院经济金融热点快评2021年12月8日2021年第206期(总第642期)2交易金额达677.09亿元。三是深交所创业板的发展带动了湾区创新资本生态圈更富活力。截至7月31日,112家大湾区创业板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可转债、配股等方式融资934.04亿元,共129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