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的“隐形冠军”与中国的“专精特新”:德国的“隐形冠军”企业注重产业链分层,发挥不同规模企业分工的比较优势,实现产业链升级和弯道超车。而中国的“专精特新”则是广义中小企业的特色发展之路。
-
德国企业国际化重视程度高:美国、日本虽然大型跨国公司占比也不少,但出口额整体表现却不强,而德国外需恢复比内需更快、更好,国际贸易在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
德国经济产出拆分:技术进步助力行业突出:德国各行业增加值的贡献来源,高增长的行业得益于高技术下TFP贡献。制造业中的纺服皮革、药品、其他非金融矿物、其他运输设备、家具制造、机械设备几大行业的投入产出性价比超出制造业平均水平。
-
大企业是经济活动根基,小企业才能让经济活动增添活力:工业4.0曲线理应包含不同规模企业的分工,大型跨国企业占据上游原材料和下游销售服务,中小企业在中游的制造加工上精耕细作,是经济生产活动和出口的占优策略。
-
德国经验有三点可借鉴之处:一是德国企业内源性融资占比高,企业“造血”能力充足;二是“隐形冠军”多,居于全球首位,出口创收能力强;三是不具备创新研发能力的中小企业,通过精耕细作也能占据产业链曲线的合适位置并创造收益。
-
德国产业结构也有两点美中不足之处:首先,德国企业过度依赖自身“造血”也有一定问题,如股市为代表的资本市场长期发展受限制。其次,不同产业面对外生冲击的分化表现也在疫情期间淋漓尽致地展现,大量依赖人力的工厂在社交封锁下的薄弱环节暴露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