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易观分析]:中国即时通信市场用户调研分析2008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即时通信市场用户调研分析2008

信息技术2009-02-05易观分析听***
中国即时通信市场用户调研分析2008

1 中国即时通信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08 P-B-A-2008Q41370 I 中国即时通信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08 研究背景 易观基于自己对即时通信(IM)行业的多年积累,结合大样本调研的数据和对大量业界专业人士的深访,完成了本报告。 基于对IM市场、IM价值链的精深理解和市场现状的全面把握,易观在对IM市场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对IM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其带来的商机给出了一些前瞻性的预测和建议。 本文针对以下几个问题,对即时通信行业的现状和趋势进行研究: l 2008年中国即时通信用户的基本特征是怎样的? l 中国即时通信用户的使用行为有什么样的特征? l 中国即时通信用户的需求特征如何?有什么潜在需求? l 中国即时通信用户对于服务商的满意度如何?有何改进建议? P-B-A-2008Q41370 II 中国即时通信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08 研究发现和建议 易观发现 用户基本特征 l IM用户的性别分布与互联网网民性别分布相近,男性比例略高。 l IM用户的年龄分布中,以18-29岁的用户最多,说明大中专生和刚刚走入社会的白领是IM的主力用户。 l 学生和一般白领是IM的主要用户群体,收入也以中低收入人群为主。但值得注意的是,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也占据10.3%的比例,IM可以考虑从这些高收入群体身上发掘商业价值。 用户使用行为特征 l 超过1半的用户使用IM已经超过5年以上,接近80%的用户使用已经超过3年。 l 同时使用2个IM的用户是最多的,这说明IM并不是一个完全垄断的市场,用户有同时使用多个IM的需求。 l IM用户对于自己IM帐号的忠诚度很高,不会轻易更换帐号。 l 超过80%的用户加入了2个或以上的群,而没有加入群的用户只有7.1%。说明群应用在IM用户中的普及率非常高。 l IM增值服务中,虚拟形象的用户使用频率非常高,说明IM作为一种粘度很高的服务,其上的虚拟增值服务存在着广阔的空间。 l 对于使用的IM有过付费行为的用户占到约40%。说明相当一部分用户愿意为IM相关服务在合适的情况下进行付费。 用户需求特征 l 用户对于IM的总体使用满意度较高,感到“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比例达到了82.8%。 l “个性化”欠缺是用户感到目前IM服务最不满意的地方,用户对于IM的要求不仅仅是通讯需求,更多的用户希望把IM当作一个个人展示的平台和空间。 P-B-A-2008Q41370 III 中国即时通信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08 l 用户对于尝试新的IM有较高的意愿,一些新进的厂商仍然存在一定的机会。 厂商用户体验 l QQ的用户覆盖率、用户粘度都远超其他IM终端。 l QQ、MSN、飞信和阿里旺旺的活跃用户都比较多,说明垂直领域的IM也拥有自己的市场。 l SNS网站的IM的发展速度很快,可能会成为该市场的新的力量。 手机IM用户使用情况 l 最近半年内使用过手机IM的活跃用户接近70%,说明手机IM已经是一项渗透率较高的移动应用。 l 对比固网IM用户,手机IM用户更倾向于在户外或公共交通工具上使用IM。 l 基于手机的特色移动IM服务的市场还有待开拓。 l “运营商资费”仍然是影响手机IM普及的最大因素。 P-B-A-2008Q41370 IV 中国即时通信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08 易观建议 l 高收入群体IM用户越来越多,IM厂商在产品设计和广告投放上应该充分考虑这部分受众的需求和特点。 l IM帐号可以很高程度地代表一个用户的身份,IM厂商可以充分挖掘用户行为数据,在次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地广告投放或开展电子商务等行动。 l IM厂商应该重视群组的作用,可以通过口碑营销、线下活动等方式进行盈利。 l 虚拟形象、虚拟道具对于低龄IM用户的吸引力很大,但对于白领人群的吸引力有限,厂商在开展虚拟增值服务的时候,应该充分评估自己的受众群体。 l IM厂商可以针对不同的受众推出同一内核IM的不同版本、或者提高IM功能的可配置性,以满足用户体现个性化的需求。 l 新进IM的厂商的机会更多在于垂直人群、垂直应用。 l SNS网站用户的IM需求很高,领先SNS厂商可以考虑在适当时机推出IM工具。 l 移动IM的推广应主要针对户外人群、乘坐公共交通上班人群。 l 领先IM厂商可以和手机制造厂商合作,推出具备手机特色的移动IM服务。 P-B-A-2008Q41370 V 中国即时通信市场用户调研报告2008 正 文 目 录 1用户基本信息....................................................................................................1 1.1基本结论............................................................................................................................1 1.2用户性别特征.....................................................................................................................2 1.3用户年龄特征.....................................................................................................................3 1.4用户教育程度特征..............................................................................................................4 1.5用户职业特征.....................................................................................................................5 1.6用户收入特征.....................................................................................................................6 1.7用户居住地级别特征..........................................................................................................7 2 用户行为特征....................................................................................................8 2.1用户基本使用情况..............................................................................................................8 2.1.1基本结论.........................................................................................................................8 2.1.2用户基本使用情况...........................................................................................................8 2.2用户使用行为.....................................................................................................................14 2.2.1基本结论.........................................................................................................................14 2.2.2用户使用行为..................................................................................................................14 3 用户需求特征....................................................................................................20 3.1基本结论............................................................................................................................20 3.2用户需求特征.....................................................................................................................20 4主要厂商用户体验.............................................................................................23 4.1基本结论............................................................................................................................23 4.2主要厂商用户体验..............................................................................................................23 5手机IM客户端的使用情况................................................................................26 5.1基本结论............................................................................................................................26 5.2用户广告体验.....................................................................................................................26 附录...............................................................

你可能感兴趣

hot

中国网络交友市场用户调研分析2008

文化传媒
易观分析2008-06-12
hot

中国SAAS市场用户调研分析2008

信息技术
易观分析2008-06-20
hot

中国住房贷款市场用户调研分析2008

房地产
易观分析2009-01-20
hot

中国手机应用市场用户调研分析2008

信息技术
易观分析2008-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