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光大证券]:《新型生产关系与新质生产力》系列第一篇:新质生产力:国际视角、发展方向、政策支撑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宏观策略/报告详情/

《新型生产关系与新质生产力》系列第一篇:新质生产力:国际视角、发展方向、政策支撑

2024-03-28高瑞东、赵格格光大证券乐***
《新型生产关系与新质生产力》系列第一篇:新质生产力:国际视角、发展方向、政策支撑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1- 证券研究报告 2024年3月28日 总量研究 新质生产力:国际视角、发展方向、政策支撑 ——《新型生产关系与新质生产力》系列第一篇 作者 分析师:高瑞东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0120002 010-56513066 gaoruidong@ebscn.com 分析师:赵格格 执业证书编号:S0930521010001 0755-23946159 zhaogege@ebscn.com 联系人:顾皓阳 021-52523826 guhaoyang@ebscn.com 联系人:周欣平 010-57378026 zhouxinping@ebscn.com 相关研报 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的三条主线——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习(2024-03-05) 中国式现代化是最大的政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系列第一篇(2023-12-13) 政治局会议的三个关键词——2023年7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2023-07-25) 乘势而上,顺势而为——2023年4月政治局会议精神学习(2023-04-28) 共促发展合力,经济蓄势待发——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精神学习(2023-03-05) 战略全局出发,提振信心入手——2022年12月 中 央 经 济 工 作 会 议 精 神 学 习(2022-12-17) 核心观点: 随着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内涵不断发展、实践持续深入,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实践,使其更好服务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新质生产力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进一步明确了“怎么干”这一关键问题。发展新质生产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重点在于以科技创新为引领,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摆脱传统生产力发展路径,不仅涉及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也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 从以上视角出发,除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及的新能源汽车、数字经济、低空经济等领域之外,还有以下两条投资线索值得关注:一是“卡脖子”环节可能加快突破,二是“因地制宜”逻辑下的特色产业。同时,从近期中央各部委的公开表态来看,资本市场、科创体制、产业体系等方面的支持政策均有望进一步完善,重在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进一步推动“从0到1”的创新突破和“从1到N”的成果转化。 引子: 自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新质生产力以来,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理论和政策框架正在持续细化完善。具体来看,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同时,发展新质生产力也必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新型生产关系,包括深化经济体制、科技体制等改革、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五个方面。接下来,我们将以系列报告的形式,详细解读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的实现路径和未来影响。 图1: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和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光大证券研究所 要点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2-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经济 一、新质生产力的国际视角 国际层面来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劳动生产率仍有差距,亟待寻求新增长动能。从劳动生产率来看1,当前我国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每小时工作的产值约为10美元/小时,明显低于欧美国家60-70美元/小时的水平。向前看,随着劳动力成本抬升,我国与东南亚国家相比在全球分工中的比较优势不断减弱,亟需用“创新”催生“质优”的“先进生产力”,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提振企业的盈利能力和国家的经济竞争力。 从研发投入看,疫后欧美等发达国家借助制造业回流政策,推动创新投入不断提速。相比之下,我国创新动能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从总量看,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3.0万亿元,较上年增长10.1%,延续较快增长势头。按不变价计算,2022年R&D经费较上年增长7.7%,也高于“十四五”发展规划“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的目标。但从国际比较看,我国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仍落后于美国、韩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尤其是基础研究投入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图2:当前我国劳动生产率较欧美等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 图3:当前我国研发强度(R&D经费投入/GDP比重)仍落后于美国、韩国、日本等国家 5.6 4.9 3.5 3.4 3.3 3.1 2.9 2.4 2.2 0.01.02.03.04.05.06.0以色列韩国美国比利时日本德国英国中国法国(%)占GDP比重:研发支出 资料来源:Our World in Data,光大证券研究所;注:劳动生产率以每小时工作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并根据通货膨胀和成本差异进行调整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注:数据截至2021年 图4:近年来美国研发投入增幅高于中国 图5:拜登任期内积极采取制造业回流政策,吸引全球高端生产和创新要素 -0.20.00.20.40.60.81.01.21.41.6以色列韩国美国比利时日本德国英国中国近3年增幅(19-21年)近5年增幅(17至21年)近10年增幅(12至21年)(%) 半导体电动车和电池清洁能源生产生物医药重工业清洁能源项目总额6400亿美元 资料来源:Wind,光大证券研究所 资料来源:美国白宫,图中数据为拜登政府就任以来,美国吸引的全球制造业私人投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 1 劳动生产率是衡量劳动力在一定时间内产出效率的经济指标,通常通过将产出除以所需的劳动时间来计算,劳动生产率的增长是推动长期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之一。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3-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经济 从研发投入的增速看,疫后美国积极采取制造业回流政策,吸引全球高端生产和创新要素,并联合盟友对华进行科技封锁,研发投入增幅明显超过中国。例如近三年间(2019-2021年),美国研发强度增长0.29个百分点,超过中国的0.19个百分点的水平,中长期来看,发达国家的研发投入增速也超过中国,如近十年间(2012-2021年),中国研发强度增长0.52个百分点,明显低于英国、比利时、韩国、美国分别增长1.34、1.15、1.08、0.78个百分点的水平。 “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是美国各行业提升生产率的重要抓手。根据McKinsey & Company(2023),行业生产率增长与数字化水平高度相关,美国过去30年间各行业的生产率增长与其数字化水平之间存在70%的相关性。例如,2005年至今,除了受益于天然气创新的采矿业外,美国信息、金融和保险以及批发贸易等四个行业生产率增长最快,也是美国经济中数字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其中,信息业在互联网服务和软件的推动下,平均增长率为5.5%,是美国生产率增长最快的行业。 图6:分国别看,全球AI企业数量中美国占主导(34%),高于中国(15%) 图7:过去30年美国各行业的生产率增长与其数字化水平之间存在70%的相关性 美国34%中国15%英国6%印度5%加拿大4%德国3%法国2%韩国2%其他29% 资料来源: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光大证券研究所;注:数据截至2023年三季度 资料来源:McKinsey & Company,光大证券研究所;注:疫情期间对行业扰动较大,采用2020年之前的数据 从国际经验来看,大型企业与中小企业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各有优势。一方面,针对制造业,大型企业劳动生产率明显高于中小企业,反映大型企业具有资本密集型生产的规模收益,表明在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候,大型企业要在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发挥引领作用,整合资源优势、技术优势、体系优势、市场优势、人力资源优势,让传统优势生产力得到升级,实现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夯实现代化强国的物质根基。 另一方面,商业服务业中,如金融、管理、互联网等行业,不同规模企业之间的劳动生产率差异较小,部分国家中小企业的劳动生产率甚至超过大企业,反映出与制造业相比,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中,初创企业和年轻企业比成熟企业可以更快将知识转化为创新产出,也显示往后发展元宇宙、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时,需要聚焦“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壮大新型产业,形成推动中小企业发展创新的牵引力。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4-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经济 图8:制造业方面,各国大型企业(黄色)劳动生产率普遍高于中小企业 图9:商业服务业方面,部分国家中型企业(紫色)、小型(红色)劳动生产率高于大型企业(黄色) 资料来源:OECD,光大证券研究所;注:黄色代表大型企业(>250人),紫色代表中型企业(50-249人),红色代表小型企业(10-49人),黑色代表微型企业(1-9人) 资料来源:OECD,光大证券研究所;注:黄色代表大型企业(>250人),紫色代表中型企业(50-249人),红色代表小型企业(10-49人),黑色代表微型企业(1-9人) 二、新质生产力的国内视角 从新型工业化谈起:一以贯之的要求,持续丰富的内涵,发展和安全的统筹。 自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部署以来,实现新型工业化始终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推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国内外一系列形势新变化和实践新要求,新型工业化的内涵和要求不断发展完善,对于实体经济的重视程度也在持续提升。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统筹发展和安全,确保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力争在全球产业链布局和国际分工中占据有利位置,已成为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新的关键任务,而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质生产力也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相继提出的。 图10:新型工业化的提出和发展历程 资料来源:中国政府网,光大证券研究所 敬请参阅最后一页特别声明 -5- 证券研究报告 宏观经济 现代化产业体系: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路径和抓手日益清晰。 与新型工业化在提法上的一以贯之不同,现代化产业体系概念的发展经历了不断演变的过程,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对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的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现实需求和客观要求。从党的十七大报告“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到党的十八大报告“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再到党的十九大报告“着力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虽然提法不同、各有侧重,但对于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以创新驱动发展的追求是高度一致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升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关键任务,发展路径也较此前进一步细化,不仅包括“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等重点任务,也明确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关键领域。2023年5月二十届中央财经委第一次会议,则进一步提出“建设具有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具体要求。 表1: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提出和发展历程 提法 涉及内容 党的十七大报告 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鼓励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党的十八大报告 着力构建现代产业发展新体系 牢牢把握发展实体经济这一坚实基础,实行更加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