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宜可城]:中国韧性城市报告2024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研究/报告详情/

中国韧性城市报告2024

房地产2024-09-30-宜可城张***
AI智能总结
查看更多
中国韧性城市报告2024

《中国韧性城市发展报告》结合国际韧性城市建设和发展现状以及宜可城全球韧性城市项目经验,对中国城市所推进的相关项目和经验进行了对比分析,重点从“气候韧性”角度出发,探讨在中国的语境下如何打造韧性城市。2019-2021年间,宜可城东亚秘书处和联合国减灾署及其他关键全球合作伙伴一起,与四个中国项目城市开展了“创建韧性城市”倡议(自2021年起为“创建韧性城市2030”项目)框架下的城市灾害韧性系列培训。培训针对项目城市防灾减灾工作,围绕气候变化、气候减缓和适应、气候投融资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等核心议题展开。“创建韧性城市2030”项目支持城市评估其韧性建设水平,设立提升目标,并推动相关战略来增强其在减少灾害风险和适应等方面的能力。基于“灾害韧性计分卡”工具,我们和项目城市一同对城市韧性相关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梳理回顾,提出相关行动建议。该《中国韧性城市发展报告》为宜可城在“创建韧性城市2030”项目框架下的贡献产出。 编写成员 该报告由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东亚秘书处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撰写。核心团队和主要作者有歹谷羽(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东亚秘书处)、郑艳(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袁媛(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和刘敏智(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东亚秘书处)。陈加信(宁波诺丁汉大学地理学院)亦为本报告撰写了案例研究。 《中国韧性城市发展报告》得到多方专家和学者的支持和审阅,为修订提供了诸多宝贵建议。在此感谢以下专家和个人对本次报告的修订和发布的大力支持(按姓氏首字母排序):SunisaHo(联合国减灾署)、DariaMokhnacheva(联合国减灾署)、许吟隆(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杨秀(清华大学气候变化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叶祖达(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能源研究院)、翟国方(南京大学城市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赵丹(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审校(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东亚秘书处):马育辰,周筱芊中英文翻译和校对:汤征 版式设计:周筱芊免责声明 ThispublicationwasoriginallyproducedaspartoftheUNDRR-fundedproject“EngagingfourcitiesinChinatowardsachievingtargetEoftheSendaiFramework”(2019-2021). ThedesignationsemployedandthepresentationofthematerialinthispublicationdonotimplytheexpressionofanyopinionwhatsoeveronthepartoftheSecretariatoftheUnitedNationsconcerningthelegalstatusofanycountry,territory,cityorarea,orofitsauthorities,orconcerningthedelimitationofitsfrontiersorboundaries.ViewsexpressedinthispublicationarethoseoftheauthorsanddonotnecessarilyreflectthoseoftheUnitedNationsoritsMemberStates. 引用目录(APA7) ICLEIEastAsiaSecretariat宜可城-地方可持续发展协会东亚秘书处.(2024).ChinaResilientCitiesReport中国韧性城市发展报告. 图源:MartinsCardoso_Unsplash 1.简介:从韧性概念 到韧性城市建设 第一章简介:从韧性概念到韧性城市建设 第一章简介:从韧性概念到韧性城市建设3 图源:KellyDai_ICLEI 2.什么是韧性城市 第二章什么是韧性城市5 第二章什么是韧性城市 第二章什么是韧性城市7 3 3 第二章什么是韧性城市9 重点关注 第二章什么是韧性城市 11 由宜可城领导的“地区生物多样性协同行动项目(INTERACT-Bio)”,旨在改善快速发展的城市及其周边地区对自然的利用和管理,为全球南方不断扩大的城市社区提供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长远效益。该项目使各级政府将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主流化的努力整合到地方政府的核心职能中,如空间规划、土地利用管理、地方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设计。该项目支持城市区域在其特定背景下,了解与加强生态系统服务能力以及挖掘新的或增强的经济机会的潜力,同时保护和加强这些服务和机会所依赖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使城市走上更具韧性和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作为二期项目试点,项目将开展一系列科学研究、对话交流及能力建设培训工作,包括支持地方政府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估,编制和实施城市生物多样性战略和行动计划,开展生物多样性金融工具培训活动等。 在地区生物多样性协同行动项目(INTERACT-Bio)城市区域开展的活动: 与项目外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合作,将生物多样性纳入城市区域规划和决策; 将生物多样性和“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纳入土地利用、基础设施和发展规划,并完善配套工具包; 将跨部门的生物多样性纳入城市规划、管理、实施的主流; 将“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NbS)作为经济合理且可持续的投资选择加以推广; 通过试点项目展示基于自然的发展的有效性; 通过点对点交流将基于自然的方法相结合,并提高人们对城市环境中自然价值的认识。 第二章什么是韧性城市 13 2019年巴西利亚成功筹集了超过4.5亿美元的气候资金,用于2021年气候战略的实施。该气候资金围绕以下四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 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巴西利亚将可持续发展目标纳入《联邦行政区战略规划(2019-2060)》,为获得国家或国际适应资金提供有力支撑。 ·将融资建立在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基础上。支撑巴西利亚CITinova项目4的数据收集和分析不仅可以支持地方和区域政府为社区开发综合气候变化战略和监测成效,还可以支持建立信任和增加投资者的信心。 调动社会和公众参与。巴西利亚鼓励各类受众(如学校、私营和社会部门)参与废物管理、可再生能源、水资源保护、气候治理、性别平等、减贫等主题,提高社会对城市可持续发展需求的认识。这些加强了项目的变革性影响的因素,也正是大多数投资者所要求和衡量的。 提高投资项目的可扩展性和可复制性。项目的可扩展性和可复制性通常非常受潜在投 资者的欢迎,CITinova项目产出的技术也被复制到其他项目中,如在CITinova项目中 的“流域机械化农林业系统”,也可用于巴西的“流域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 巴西利亚(图源: ) 第二章什么是韧性城市 15 5 201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市根据自身面临的风险和社会经济状况,制定了《2018-2022年韧性城市战略》,确定了四个主要方向:构建安全的社区、保护居民生活环境、创造多元化和创新型经济、综合改进治理结构,并制定了相应的具体措施。 首先,为构建安全的社区,要加强社区应对风险的能力,如举办应急或社区韧性讲习班、促进公民参与和志愿者培训;加强对脆弱群体的住房存量和应急服务、提升粮食系统韧性;建立互助和包容机制,促进公民之间的团结。 5 第二,为保护居民生活环境,要确保在土地使用和基础设施规划中更充分地考虑风险,如完善韧性建筑、绿色基础设施相关的标准和法规,规范固定地点的危险品管理;分析减灾措施的成本效益。 第三,为创造多元化和创新型经济,促进公司和商业机构的良好准备状态,以应对干扰;确保人员和货物的有效和安全流动;利用知识和创造力应对挑战。 第四,为综合改进治理结构,要确保城市做好应对风险的充分准备,如培训市政雇员、建立多级风险监控、评估社会和经济的脆弱性、发展韧性指标、分享韧性城市知识、在政府和公民之间建立有效共识。 第二章什么是韧性城市 17 提升社区韧性:泰国北革市(Pakkret)有着较为完善的灾前准备工作和社区参与经验,危机发生前就已经建立了防洪基础设施,并设有一个防洪援助中心和参与计划,让社区成员参与减少灾害风险的活动,比如用沙袋建造临时堤防。强大的社区韧性使得北革市在2011年历史性的洪水中基本上保障了城市安全,市政当局的计划是继续加强其社会资本的引入,并绘制洪水风险图。 包容性规划:埃及开罗城市地区参与式发展计划等项目的成功表明,包容性规划是可行的。大开罗地区超过60%的人生活在非正式定居点,对日益恶化的热浪高度脆弱,参与式发展计划旨在通过屋顶园艺和绿色基础设施等参与性项目改善居住条件,将非正式住区的边缘群体和地方当局联系起来,提供培训课程、社区讲习班和咨询服务,促进城市内更广泛的社会经济变化。 发展绿色经济:荷兰阿姆斯特丹市是全球首个为进一步推进循环经济模式,就当地循环经济工作岗位的数量、类型和所需技能开展评估的城市。阿姆斯特丹全市的工作岗位中有11%(14万)与循环经济相关,而循环设计、维修服务和数字科技被认为是循环经济工作的主要领域。 图源:RodneyTruittJr_Unsplash 3.中国韧性城市建设进程:政策、行动主体和进展 第三章中国韧性城市建设进程:政策、行动主体和进展 6 第三章中国韧性城市建设进程:政策、行动主体和进展 21 7 7 海南三亚、湖南建德等城市利用海绵城市项目改造沿海滩涂、城郊棚户区地带,利用红树林、芦苇沼泽人工湿地构建水生态净化循环系统,建成了融湿地、林地、绿色廊道、排水渠、社区公园、住宅区为一体的美丽新人居。湖南常德海绵城市建设被选为亚洲开发银行报告中的样本城市。 北京市通过加强防汛预警预报的覆盖范围和传播途径、老旧社区排水防涝改造、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加强主要积水点和隐患排查、实施智能监测交通运行系统等举措,应对暴雨的恢复力已大大增强。 武汉的治涝规划着重于加强湖泊水位调控、建设骨干排水工程、雨污分流、城市用地竖向规划等方 面。 深圳市作为海绵城市的试点,划定了24个重点片区,制定了6大类共18项海绵城市指标,包括水 生态、水环境、水资源、水安全、制度建设和显示度6个方面。在基本生态控制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形成了海绵空间结构,包括山水机制、蓝绿色廊道,以及多点分布的湿地。 第三章中国韧性城市建设进程:政策、行动主体和进展 23 山东济南自古以“泉城”为名,快速的城市发展带来水资源枯竭、水污染和洪涝灾害等诸多问题。济南以气候适应型城市、海绵城市试点建设为契机,切实增强城市防洪排涝减灾等综合能力,增强气候适应能力,提高“泉城”水韧性。2021年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OP15)上获得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授牌和命名。在试点建设中,编制适应气候变化行动方案,建立城市适应性规划体系,强化建筑、交通、能源、水资源等领域的适应能力,完善适应工作管理体系、提升气象监测预警能力、提高人群健康领域适应气候变化能力。构建山、泉、湖、河、城相融合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出台海绵城市政策制度40余项,完成建设项目391项, 累计投资72.33亿元,建成海绵城市面积52.91平方公里。 海绵城市试点 气候适应型城市试点 国际韧性城市试点 主导部门 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水利部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际组织(洛克菲勒基金会) 数量/规模 已启动3批,共计60个国家级试点城市 1批试点,28个城市(城区) 4个 资金渠道 “国家级海绵城市”试点由财政部按照城市规模提供为期3年总计865亿元的专项财政资金补助,其中直辖市每年6亿元,省会城市每年5亿元,其他城市每年4亿元 鼓励地方政府发挥能动性,选择有一定工作基础的典型领域,自行筹措试点项目资金。 全球

你可能感兴趣

hot

2024中国海港城市港口经济发展报告

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2024-07-12
hot

2024中国城市咖啡发展报告

食品饮料
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2024-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