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策略 证券研究报告|市场策略研究 2023年05月14日 “哑铃”配置的两端——策略周报(20230514) 二季度行将过半,A股横盘震荡+高低收敛的格局仍在延续。值得注意的是,自4月下旬以来,宏观交易的方向越来越趋向一致:弱现实、弱预期。反映在资产价格中,就是沪深300逼近年内低点、黑色系+工业金属破位下行,以及长端利率持续探底(10年期国债利率下至2.7%)。 弱现实、弱预期,指数波动加大,题材股集体降温。上期我们给大家提示了自上而下思路的两点变化,并提出【“中特”国央企估值修复+供需 反转的高性价比资产】的“哑铃型”的配置思路仍是当下的首选。本周在弱预期+弱现实的经济环境之下,指数波动加大,题材股集体降温。无风险利率下行,到底更利好红利还是成长? 复盘历史我们发现:首先,2016年之前(内资主导阶段)红利指数主要 体现出逆周期的类债属性,即国内无风险利率下行期,红利指数大多跑 赢成长指数;其次,2016年之后,随着A股国际化的推进,红利板块多 了一层属性——短久期资产,同时美债利率也成为估值定价的一个重要的锚。最后,聚焦至近两年的市场,红利指数则同时具备了逆周期与短久期属性,可以简单总结为,高股息资产斩获超额收益的情景是:美债利率上行或国内长端利率下行。 再论“哑铃”策略的两端——重视宏观逻辑的变化: 2023年Q1,宏观环境从2022年的“内滞外胀”变为“宏观低波动”,叠加“存量市”的资金环境,造就了过去1个多季度的极致化的结构行情。4月下旬以来,在宏观面上出现了一些重要的变化:以月度窗口观 察,最新的高频低频数据均指向,宏观环境步入了【货币宽】+【信用紧】+【实体弱】的组合。这种宏观面的变化,其实也意味着Q1“宏观低波动”状态的打破,一方面在短期内打消了市场关于经济的分歧,另一方面,也使得政策预期重新向经济增长靠拢。 与此同时,近期的资产价格表现,也开始全面反映了这种宏观趋弱的状 态:黑色系+工业金属破位下行、国内长端利率持续探底,以及沪深300逼近年内低点。当国债期货接近去年以来新高、螺纹钢期货价格跌至去年低位时,我们有理由认为,资产价格其实已经较为充分地定价了经济悲观的预期。关于多空的判断,我们维持前期的观点:负反馈式的普跌难以重演,指数底部存在支撑,二季度A股总体继续偏强震荡的走势。 当前策略建议上,我们继续推荐“哑铃型”的配置思路:哑铃的一端是“中特”国央企,“中特”国央企低估值修复,来自于宏观环境(信用、实体双弱+货币趋宽)与中期催化(ROE提升预期以及增量资金)的共振;另外一端是供需反转的高性价比资产,考虑到资产价格对于经济 悲观预期已经反映较为充分,随着全A盈利二次探底确认,我们可以筛选 出高性价比且具备供需格局反转的方向。 行业配置建议:【“中特”国央企估值修复+供需反转的高性价比资产】的“哑铃型”的配置仍是当下的首选。(一)宏观环境与中期催化的共振的“中特”国央企:建筑/油气/交运/公用事业;(二)盈利预期& 供需反转的高性价比行业:医药/家电家居/半导体;此外,货币-信用-实体时针指向,金融股有望迎来阶段性表现:保险/地产国央企。 风险提示:1、地缘政治恶化;2、经济大幅衰退;3、政策超预期变化。 作者 分析师张峻晓 执业证书编号:S0680518110001邮箱:zhangjunxiao@gszq.com 研究助理李浩齐 执业证书编号:S0680121110014邮箱:lihaoqi@gszq.com 相关研究 1、《投资策略:市场回顾(5月2周)——题材股集体降温》2023-05-13 2、《投资策略:大金融热度回归历史中枢——交易情绪跟踪第190期》2023-05-10 3、《投资策略:“哑铃型”策略是当下首选——策略周报(20230507)》2023-05-07 4、《投资策略:23Q1财报分析(二):118个细分行业财报全梳理》2023-05-07 5、《投资策略:5月策略观点与金股推荐:震荡格局延续,结构继续均衡》2023-05-03 请仔细阅读本报告末页声明 内容目录 策略观点:“哑铃”配置的两端3 1、弱现实、弱预期,指数波动加大,题材股集体降温3 2、无风险利率下行,到底利好红利还是成长?3 3、再论“哑铃”策略的两端——重视宏观逻辑的变化6 风险提示7 附录:交易情绪与市场复盘8 (一)交易情绪:市场情绪小幅回暖8 (二)市场复盘:题材股集体降温9 图表目录 图表1:过去1个月,TMT板块交易热度持续降温3 图表2:长端利率的趋势下行,往往来自宏观经济的趋势性走弱4 图表3:2010-2016年期间,中证红利相对国证成长指数的走势,与国内长端利率呈较强的负相关性4 图表4:2016年以来,美债利率上行期间,红利指数体现出明显的超额收益5 图表5:最近两年,红利指数同样体现出明显的类债属性5 图表6:4月社融增速停止抬升,同时居民中长贷增速再度回落6 图表7:个股成交集中度震荡,低于90%分位线8 图表8:个股交易分化回落,低于50%分位线水平8 图表9:个股涨跌分化回升,处于50%分位线上8 图表10:强势占比回升、弱势股高位回落,强势/弱势比例回升8 图表11:指数全面下跌,创业板指和深证成指相对抗跌9 图表12:A股PE估值回落,指数估值多数下行9 图表13:风格表现来看,其他服务和中游制造、大盘、中市盈率和微利股占优9 图表14:行业多数下跌,公用事业、煤炭和汽车涨幅居前9 图表15:美股指数多数下跌,电信服务、可选消费和必需消费占优10 图表16:港股指数全面下跌,能源业、公用事业与非必需性消费占优10 图表17:商品价格多数下跌,仅伦敦金小幅收涨,美债利率回落、美元指数上涨,人民币汇率贬值10 图表18:万得全A口径下的修正风险溢价有所回升11 图表19:标普500风险溢价与VIX指数均回落11 策略观点:“哑铃”配置的两端 二季度行将过半,A股横盘震荡+高低收敛的格局仍在延续。值得注意的是,自4月下旬以来,宏观交易的方向越来越趋向一致:弱现实、弱预期。反映在资产价格中,就是黑色系+工业金属破位下行、国内长端利率持续探底,以及沪深300逼近年内低点。在传统的决断窗口以及财报季过后,各类资产都在等待新的宏观逻辑的形成。 1、弱现实、弱预期,指数波动加大,题材股集体降温 上期(《“哑铃型”策略是当下首选》)中,我们给大家提示了自上而下思路的两点变化:一是宏观环境越来越接近【货币宽】+【信用紧】+【实体弱】的组合,优势风格有望 转向金融地产+稳定红利;二是全A盈利二次探底,随着内生性需求逐步确认恢复,供给端格局改善的行业有望更快出现基本面与估值的双击。结合宏观、中观到微观层面的思考,我们提出【“中特”国央企估值修复+供需反转的高性价比资产】的“哑铃型”的配置思路仍是当下的首选。 弱预期、弱现实的经济环境之下,指数波动加大,题材股集体降温。国内4月金融数据总量与结构全面回落,CPI同比0.1%、PPI同比-3.6%均低于此前预期且环比进一步下 滑,市场对复苏持续性的担忧继续升温,宏观低波动的预期向下打破,上证指数再度下探至3300点以下。指数回落的同时,TMT与“中特估”两大主题交易热度均明显降温:TMT看,AI应用侧的传媒近期热度较高、本周调整也最为剧烈;“中特估”在行情扩散至大金融后也开始有所趋弱,建筑+一带一路方向回调较明显。 图表1:过去1个月,TMT板块交易热度持续降温 TMT-历史分位(MA3Y)TMT-历史分位(MA5Y) TMT-历史分位(2010年以来)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2020-012020-062020-112021-042021-092022-022022-072022-122023-05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2、无风险利率下行,到底利好红利还是成长? 二季度以来,随着无风险利率持续探底,中特估行情持续火爆,与之相伴的是红利指数超额收益的不断累计,过去的1个多月,红利策略可谓是一枝独秀。同时,市场也产生了一个疑问:利率走低,为何会利好红利?复盘历史我们发现: 首先,2016年之前,红利指数偏向于逆周期的类债资产,国内无风险利率下行期间,红利指数大多跑赢成长指数。尽管高股息标的的行业分布结构不断变化,但周期制造与金融地产一直是高股息“核心圈”,其中金融地产板块更多以“逆经济周期、顺政策周 期”属性为主,也使得高股息在经济下行带动的熊市中更具防御属性。同时,高股息资产能够提供稳定的现金分红,直接对标债券资产提供稳定利息回报,因而在利率趋势下行阶段,具备高“利息”的高股息资产应更具吸引力,而利率上行阶段,高股息资产的性价比相应的也应明显趋弱,债券性价比反而较高。由此,高股息策略成为典型的经济下行期的对冲策略,可以看到的是,在2010-2016年内资主导A股定价权期间,红利指数相对成长板块的超额收益,与国内长端利率体现出较强的负相关性。 图表2:长端利率的趋势下行,往往来自宏观经济的趋势性走弱 5.0% 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中国PMI(MA12,右轴) 55% 4.5% 4.0% 3.5% 3.0% 54% 53% 52% 51% 50% 49% 2.5% 201020112012201320142015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48% 图表3:2010-2016年期间,中证红利相对国证成长指数的走势,与国内长端利率呈较强的负相关性 1 0.98 0.96 0.94 0.92 0.9 0.88 0.86 0.84 0.82 0.8 中证红利/国证成长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右轴逆序) 2.4% 2.9% 3.4% 3.9% 4.4% 4.9% 2010-012011-012012-012013-012014-012015-01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其次,2016年之后,随着A股国际化的推进,红利板块多了一层属性——短久期资产,同时美债利率也成为估值定价的一个重要的锚。2016年之后,随着A股国际化的推进,美债利率与国内股市风格关联性明显抬升,从定价角度,美债利率对于估值的影 响甚至超过了国内利率。而相较科技成长类资产,高股息资产的估值基础更多源自短期 现金流折现,具备明显的短久期属性,所以利率上行期实则更加受益。以2016年以来的经验看,红利指数相对于成长板块的相对收益,集中体现在在美债利率上行期,而国内无风险利率对高股息资产超额的影响,则明显弱化。进一步聚焦至近两年的市场,红利指数则同时具备了逆周期与短久期属性,美债利率上行抑或国内长端利率下行,均会对高股息资产的超额收益形成正向催化。 图表4:2016年以来,美债利率上行期间,红利指数体现出明显的超额收益 1.5 1.4 1.3 1.2 1.1 1 0.9 0.8 0.7 0.6 中证红利/国证成长十年期美债实际收益率(右轴) 2.0% 1.5% 1.0% 0.5% 0.0% -0.5% -1.0% -1.5% 20162017201820192020202120222023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图表5:最近两年,红利指数同样体现出明显的类债属性 1.3 1.2 1.1 1 0.9 0.8 0.7 0.6 中证红利/国证成长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右轴逆序) 2.4% 2.6% 2.8% 3.0% 3.2% 3.4% 2021-012021-052021-092022-012022-052022-092023-012023-05 资料来源:Wind,国盛证券研究所 总结下来,对于红利指数来说:首先,2016年之前(内资主导阶段)红利指数主要体现出逆周期的类债属性,即国内无风险利率下行期,红利指数大多跑赢成长指数;其次,2016年之后,随着A股国际化的推进,红利板块多了一层属性——短久期资产,同时 美债利率也成为估值定价的一个重要的锚。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