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浏览器禁用了JavaScript(一种计算机语言,用以实现您与网页的交互),请解除该禁用,或者联系我们。[中泰证券]:大炼化投产构筑基础,新材料腾飞促进业绩 - 发现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研究/报告详情/

大炼化投产构筑基础,新材料腾飞促进业绩

2022-08-27谢楠中泰证券港***
大炼化投产构筑基础,新材料腾飞促进业绩

以聚酯长丝为起点,构建“炼化+聚酯+新材料”全产业链布局。公司深耕化纤领域30年,是国内化纤行业龙头企业。2021年并购斯尔邦100%股权,主营业务增加20万吨/年光伏级EVA产品,切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2022年炼油能力1600万吨/年的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投产,为公司下游产品提供大宗石化原料保障平台。公司形成“炼化+聚酯+新材料”的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发展的架构。 盛虹炼化一体化全面投产,构筑产业链上游原料平台。2022年5月,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常减压蒸馏装置一次开车成功,具备炼油能力1600万吨/年,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单套炼油装置,配套280万吨/年PX和11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及下游应用。该项目在工艺路线、规模经济、降油增化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对于以聚酯长丝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来说,向上游发展炼化一体化使得企业能够获取“炼化-PX-PTA-涤纶长丝”全产业链利润,增强公司议价和抗风险能力。 整合斯尔邦产业链,布局精细化工开辟成长新曲线。斯尔邦目前主要建设运营240万吨/年醇基多联产项目,主要产能包括30万吨EVA树脂,可全部生产光伏料。此外丙烯腈产能78万吨/年、MMA产能17万吨/年,EO装置改造完成后将达到30万吨/年。公司收购斯尔邦100%股权,一跃成为全国最大光伏级EVA生产商,随着光伏行业持续高景气叠加较高的技术壁垒,光伏EVA前景向好,公司作为其龙头或将充分受益。 “金九银十”+“需求复苏”,长丝行业或将迎来底部反转。2022年,受油价高企和需求遇冷影响,长丝行业进入景气低谷。目前,我国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消费终端需求有望持续复苏,同时传统消费旺季(9-10月)即将到来,下游需求或将逐步由消费终端向上游长丝端传递,今年下半年长丝有望迎来底部反弹。公司以高端DTY为主,主攻差别化纤维。由于差别化纤维的高端性,2020-2021年公司差别化丝平均价格为8586元/吨和10895元/吨,分别高于市场日均价格2155元/吨和2956元/吨。 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63.71/130.67/145.57亿元,同比增长40%/105%/11%,EPS分别为1.03/2.1/2.34元。以2022年8月25日收盘价计算,PE 20.5X/10.0X/9.0X,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油价及产品大幅波动风险。全球疫情反复风险。新建产能进度不按预期。 投资主题 报告亮点 本文针对公司布局的“大炼化-聚酯长丝-新材料”全产业链进行深入分析。大炼化方面,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于2022年5月正式投产,具备炼油能力1600万吨/年,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单套炼油装置,配套280万吨/年PX和110万吨/年乙烯装置,全面投产后将为下游产品提供原材料平台,大幅增强公司产业协同,降低下游聚酯生产成本。化纤方面,公司以高端DTY为主,主攻差别化纤维。2020-2021年公司差别化丝平均价格为8586元/吨和10895元/吨,分别高于市场日均价格2155元/吨和2956元/吨。新材料方面,公司收购斯尔邦100%股权,具备30万吨/年光伏级EVA产能,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光伏级EVA生产商,2021年光伏级EVA产品毛利率高达44%,随着光伏行业持续高景气叠加较高的技术壁垒,光伏EVA前景向好,公司作为行业龙头或将持续受益。 投资逻辑 以大炼化为原料平台,增强产品结构协同,提高业绩稳定性。公司大炼化项目顺利投产,具备炼油能力1600万吨/年,配套280万吨/年PX和110万吨/年乙烯装置,打通“原油-PX-PTA-长丝”产业链,获取全产业链利润,有效增强公司议价和抗风险能力,在油价和上游原料高企时,稳定公司业绩。 光伏行业持续高景气,公司作为光伏EVA龙头将长期受益。公司收购斯尔邦100%股权,获得20万吨/年光伏级EVA产能,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光伏级EVA生产商,2021年光伏级EVA产品毛利率高达44%,随着光伏行业持续高景气,预计2022-2025年全球光伏级EVA需求量为105/108/122/138万吨,叠加较高的技术壁垒,光伏EVA前景向好,公司作为其龙头或将持续受益。 “金九银十”+“需求复苏”,长丝行业或将迎来底部反转。我国疫情已基本得到控制,消费终端需求有望持续复苏,同时传统消费旺季即将到来,下半年长丝有望迎来底部反弹。公司以高端DTY为主,主攻差别化纤维。2020-2021年公司差别化丝平均价格为8586元/吨和10895元/吨,分别高于市场日均价格2155元/吨和2956元/吨。 估值与盈利预测 预计2022/2023/20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63.71/130.67/145.57亿元,同比增长40%/105%/11%,EPS分别为1.03/2.1/2.34元。以2022年8月24日收盘价计算,PE20.5X/10.0X/9.0X。炼化一体化项目完全投产将强化公司协同能力,降低下游产品成本并增强公司抗风险能力,光伏EVA高景气或将持续拉动公司业绩,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以聚酯长丝为起点,构建“炼化+聚酯+新材料”全产业链布 局 1.1公司简介:30年化纤发展历程,构建炼油、石化、化纤之间协同发展 化纤龙头30年发展史,打造“原油炼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纤”全产业链。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化纤行业龙头公司之一,公司主营业务为民用涤纶长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以及PTA、热电的生产。盛虹股份控股公司盛虹集团成立于1992年,前身是江苏吴江盛泽镇盛虹洗沙厂。2003年,公司成立江苏盛虹化纤有限公司,建设20万吨熔体直纺项目,正式进军化纤行业。2010年,盛虹集团与连云港徐圩新区管委会成功签约,次年虹港石化150万吨PTA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公司成功开拓产业链上游石化业务。2018年底,盛虹(连云港)1600万吨/年炼化一体化项目正式签约,再次向产业链上游扩展,待项目投产后,公司将打造成为完整的“原油炼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纤”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发展模式,实现炼油、石化、化纤之间协同发展。 图表1:从化纤龙头向全产业链迈进 1.2股权结构:股权架构稳定,缪汉根、朱红梅夫妇为实控人 缪汉根、朱红梅夫妇为实控人。截止2022年6月30日,公司控股股东为江苏盛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公司46.55%的股份。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缪汉根、朱红梅夫妇,二人间接持有公司36.41%的股份,公司控股股东盛虹科技及其一致行动人盛虹石化集团、盛虹(苏州)集团、连云港博虹实业合计持有上市公司70.87%的股份。东方盛虹为东方市场与国望高科重组而成。2018年,盛虹科技借壳上市,将旗下子公司国望高科并入东方市场,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由吴江区国资办变更为缪汉根、朱红梅夫妇。公司完成重组后,更名为江苏东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更名为“东方盛虹”。反向重组将子公司国望高科的化纤业务并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由重组前的电力热能变更为民用涤纶长丝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图表2:公司实际控制人为缪汉根、朱红梅 1.3业务介绍:以聚酯化纤为起点,不断深化完善全产业链布局 公司以聚酯化纤为起点,不断深化完善全产业链布局。从下游聚酯化纤,到中游PTA再向上游石化、炼化,逐步布局“原油炼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纤”全产业链一体化经营发展的架构。2021年实施重大资产重组并购斯尔邦100%股权,主营业务进一步拓展高附加值烯烃衍生物,增加多元石化及新能源新材料化学品,标志着公司不仅拥有“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全产业链布局,还切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形成“炼化+聚酯+新材料”的产业矩阵。 炼化板块是下游产品链的原料保障平台。从产业链上下游关系来看,公司大炼化项目是聚酯化纤产业、新材料产业的原料保障平台。公司将以盛虹炼化一体化项目的大宗石化原料为平台保障基础,实施“1+N”的战略,进一步横向拓展新能源、新材料业务,形成核心原料平台+新能源、新材料等多元化产业链条的“一体化”业务格局。 图表3:公司形成“炼化+聚酯+新材料”产业矩阵 炼化板块:生产基地位于“国家七大石化基地”之一的连云港徐圩新区,经营主体包括虹港石化和盛虹炼化,虹港石化拥有390万吨/年PTA产能,盛虹炼化具有原油加工能力1,600万吨/年,PX装置规模280万吨/年,乙烯裂解装置规模110万吨/年,具备较高的基础大宗化学品产能。 新能源新材料板块:以斯尔邦为经营主体,MTO装置设计生产能力约为240万吨/年,同时拥有78万吨/年丙烯腈产能、30万吨/年EVA产能(包含20万吨/年光伏级产品)、17万吨/年MMA产能、20万吨/年EO产能。 聚酯化纤板块:公司分别在苏州吴江、宿迁泗阳设立化纤生产基地,截至2022年中期,拥有260万吨/年差别化纤维产能,其中包括超30万吨/年再生纤维产能,以高端DTY产品为主。经营主体包括国望高科及其下属企业,以及位于泗阳地区的国望宿迁、芮邦科技。 图表4:公司产品结构 1.4盈利情况:收购斯尔邦,新材料助力业绩增长 业务重组、收购斯尔邦,公司业绩发生飞跃。2018年公司实现业务重组,上市公司主营业务由电力、热能及房地产租赁变更为化纤业务和PTA业务,随后公司营收稳定增长。2020年,受全球公共卫生事件影响,化纤行业景气度持续低位,公司营业收入227.8亿元,同比-8.5%。 2021年,公司收购斯尔邦,并且国内疫情基本稳定,海外开始大规模接种疫苗,下游需求有所好转,公司全年实现营收517.22亿元,同比大幅增加53%。2022上半年,国际油价高位震荡,产品端价格随油价上行,2022H1公司实现营收302.42亿元,同比增加15.7%。 净利润方面,2018年公司重组后计提商誉减值损失近6亿元,当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8.47亿元,同比下降41%;2019年公司业绩恢复,2020年受疫情影响,公司业绩大幅缩水80.4%,全年归母净利润仅为3.16亿元;2021年,行业景气复苏同时公司合并斯尔邦业绩,实现归母净利润45.44亿元,同比增加493%,创造历史最佳业绩。2022H1,受国内京沪等地疫情反复,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4%,为16.4亿元。 图表5:2021公司营业收入大幅增加 图表6:2021公司营业业绩大幅增加 聚酯纤维是公司主营业务,DTY营收占比最大。2018年公司重组后,聚酯纤维和PTA成为公司主营业务,其中DTY为公司贡献营收最大,2020年DTY、POY、FDY、PTA产品实现营业收入为90.42亿元、24.82亿元、22.24亿元、27.59亿元,占比分别为40%、11%、10%、12%,DTY/POY/FDY三大聚酯纤维合计贡献占比超过60%。 收购斯尔邦,新增EVA、丙烯腈等新材料产品。2021年,公司收购斯尔邦后,公司变更产品统计口径,新增丙烯腈、EVA等新材料产品。 同时公司营收格局发生变化,2021年,公司前四大营收产品为DTY、丙烯腈、EVA和PTA,实现营业收入106.80亿元、68.74亿元、63.96亿元、71.17亿元,占比分别为21%/13%/12%/14%,DTY和其他化纤产品合计占比38%。 图表7:2020年公司营收分布 图表8:2021年公司营收分布 新材料提高公司毛利水平,EVA为公司贡献最多利润。2021年,公司实现毛利86.49亿元,同比增加538%,一方面由于疫情褪去,下游需求复苏,行业景气上行;另一方面由于公司新增具有高利润水平的EVA、丙烯腈等产品,2021年EVA和丙烯腈毛利率分别为44%和31%,远超2021年公司平均毛利水平17%。由于其较高的毛利率水平,EVA和丙烯腈成为当年为公司贡献利润最大的两种产品,2021年EVA、丙烯腈、DTY分别实现毛利28.23亿元、21.64亿元和20.42亿元,占比33%/25%/24%。 图表9:公司毛利及毛利率 图表10:2021年公司毛利分布 图表11:EVA、丙烯腈等产品提高公司毛利率水